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科大21歲博士一天連發兩篇Nature:實現石墨烯超導重大突破!

中科大21歲博士一天連發兩篇Nature:實現石墨烯超導重大突破!

石墨烯似乎總能輕而易舉地成為最吸引眼球的「超級材料」。2018年3月5日,國際頂級期刊《Nature》主刊在其網站連發兩篇長文,對美國麻省(MIT)Jarillo-Herrero教授課題組有關石墨烯超導的最新成果予以報道。更值得注意的是,這兩篇重磅級文章的第一作者均為來自中國的21歲博士生曹原。

出生於四川的曹原年僅14歲即以669分的成績考入聲名赫赫的中科大少年班學院, 併入選「嚴濟慈物理英才班」。自小受益於「超常教育」的他僅用3年時間讀完了小學、初中與高中的全部課程,並在大學獲得本科生最高榮譽獎——郭沫若獎學金。可以說,年僅21歲的曹原獲此成就並不是意外。

Pablo Jarillo-Herrero(左)和Yuan Cao(右)

石墨和鑽石都是C的同素異形體,完全由碳原子構成,但二者內部原子排列方式的不同使它們擁有了不同的特性。 石墨烯是一種以碳原子組成的六角形呈蜂巢晶格的平面薄膜,是一種厚度只有一個碳原子大的二維材料。自石墨烯被發現以來,其諸多優異屬性一直令人印象深刻:它比鐵還要堅固,比銅的導電性還要好等等。

前段時間發表在《Nature Nanotechnology》上的研究結果就揭示到,當把兩層石墨烯相疊加後,所形成的雙層石墨烯在受到壓力時瞬間表現出令人驚奇的硬度。(厚度是A4紙的1/100萬,卻可輕鬆抵擋子彈穿射!硬度超過金剛石)

電子在單層石墨烯內運動所需的能量大約為eV量級。Herrero教授與曹原開創性地發現,通過將兩層自然狀態下的二維石墨烯材料相堆疊,並控制兩層間的扭曲角度,即可構建成為性能出色的零電阻超導體。此時,電子在雙層石墨烯材料間所需的能量量級則降低至meV,令人稱奇!

這一研究中最為關鍵之處在於雙層石墨烯材料的扭曲角度。當扭曲角度達到被稱為「魔角」的1.1°時,石墨烯層中的電子能帶結構不再對稱,超導性質也隨之顯現。其實,早有理論預測將2D材料層中的原子扭轉1.1°會呈現出一些有趣的現象,但這還是科學家們頭一次見證這一理論帶來的震撼之處。

在扭轉雙層石墨烯中的旋轉效應:a. 當雙層石墨烯被扭曲時,上層薄片被旋轉使得無法與下層薄片對齊,從而讓元胞(unit cell)得到擴展(紅色)。b. 對於小角度的旋轉,就會出現所謂的「摩爾紋」(moiré pattern),其中局部堆疊的排列呈周期性變化。

關於石墨烯材料導電能力的研究並不少見。實際上就在去年,科學家通過摻雜鈣(Ca)原子同樣激發了石墨烯的超導能力。然而,此次研究是第一次在不改變石墨烯組成的的情況下實現其超導特性,更可能實現P波超導性。

石墨烯材料作為一種非常規超導體,可能成為開發室溫超導體的關鍵之處。傳統超導體分為高溫超導與低溫超導,但這裡的「高溫」指的是在-196℃的液氮環境中(最高-140℃),超導所具有的特性,低溫超導則需要在-269℃的液氦環境中實現,成本高昂不適宜大規模應用。如果有哪種材料能夠在室溫下表現出超導電性,就可以為能量傳輸、醫用掃描儀和交通領域帶來革命性的改變。

室溫超導體無疑給未來發展帶來了新的憧憬。其不僅可應用於醫療設施、電網設備、電子產品等生活設施中,更在超級計算機、超級高鐵等前沿科技中大展身手。毫不誇張的說,這項研究打開了非常規超導體研究的大門,或將引發一場超導領域的新革命…

文/朱張航宇

參考文獻:Unconventional superconductivity in magic-angle graphene superlattices, Nature, doi:10.1038/nature26160

聲明

頁面底部的廣告為騰訊公司隨機插入展現,與本公眾號無關。但您的每一次點擊都會給我們帶來微薄的收益,感謝您的支持與厚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科學大觀 的精彩文章:

科學家發警告:毀滅性的火山爆發將更頻繁,人類應及早做好準備!
美科學家:高膽固醇食物使癌細胞生長加速100倍!瘦肉牛奶要少吃

TAG:環球科學大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