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植樹節來了!未來你家門前的綠地都可以發電?

植樹節來了!未來你家門前的綠地都可以發電?

今天是3月12日,植樹節,一個遠沒有雙十一能讓大部分人心潮澎湃的節日。

曾經,我們對植樹節的映像是這樣的

如今,我們對植樹節的映像已經變成了表情包

可能有人會覺得,植樹節更多地是一個傳統,大家為了美化環境、過濾空氣,組織起來植樹護林。

其實,植樹節的本身意義也就在於其對綠化和美化家園、擴大山林資源、防止水土流失等生態保護方面所起的引導性、提示性作用。

但在這個手指輕輕一點便可以知曉天下事的科技爆發的時代,總有一些人、一些奇思妙想、一些技術發現讓一些傳統變得新鮮!

你知道嗎?未來植物也可以發電!對於植物發電,現在證明可行的理論有兩種。


我們從生物課本上學到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它可以把水分解為氫和氧。

近年,日本科學家發現,綠色植物中的葉綠素還可以將氫分解為帶正負電荷的粒子,也就是直接把太陽能轉換成電能。他們嘗試著把從菠菜葉內提取的葉綠素與卵磷脂混合,塗抹在透明的氧化錫結晶片上,用它作為電池的正極。實驗證明,當該「植物電池」被太陽光照射時,就會有電流產生。並且,通過對實驗數據的比較分析,證明了這種電池對太陽能的轉換率能達到30%,而我們目前常見的硅太陽能電池僅能達到10%。

中國是竹子的主要分布區,我們的研究人員也在嘗試從竹子中收集電能


一些研究人員認為植物發電的本質其實是利用土壤中的微生物發電。而之所以稱為植物發電,而沒有歸類為微生物發電,是因為發電過程中主要的能源物質其實是來源於植物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

GIF

這些有機物大部分會通過植物的根系分泌到土壤環境中。而存在於土壤中的一些特定的「產電」微生物可以有效地利用這部分有機物,經過細胞內部的新陳代謝作用將其氧化,並把該過程中產生的電子通過細胞的呼吸鏈傳遞到細胞外部。如果在土壤中放入電路的陰極和陽極,那麼這些電子最終將被陽極接收,人工收取電能。

瓦赫寧根大學Plant-e公司的植物發電小創意——發電盆栽

雖然目前這項技術還面臨諸多物質易分解、功率較低、成本大、難收集等問題,但小編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人類會通過各種創新,將這種節能理論落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豪佳股份 的精彩文章:

TAG:豪佳股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