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善讀論語1.2:人格養成要儘早,善良始於孝悌中

善讀論語1.2:人格養成要儘早,善良始於孝悌中

學而篇1.2 人格養成要儘早,善良始於孝悌中

【原文】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譯文】

有子說:「有仁德者很難會違法亂紀,更不會為害社會。君子行事致力於從根本入手,根本做好了,行事才有成效。行孝悌就是培育仁德的根本啊!」

【解釋】

1、有子:

「有子」是孔子晚年的學生,姓有,名若。《論語》中記載的孔子學生,一般都稱其「字」,只有曾參和有若稱「子」。古時稱「子」是表尊崇,如孔子、孟子等。有若被孔門弟子所推崇,故《論語》中稱其為「有子」。

2、「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弟」即「悌」,音「替」。善事父母謂孝,善事兄弟謂悌;孟子曰: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孝悌為表,仁德為里。故「其為人也孝弟」者,即具有善良人格、有仁德者。

「與人為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為人處世的重要準則。「與人為善」可行之於任何人,行之於父母即為「孝」;行之於兄弟姐妹即為「悌」;行之於子女即為「慈」。中國人的「孝悌慈」就是西方觀念中的「愛家人」,名雖各異,其實則一。

為什麼世界上會有「普世價值」這種東西存在?因為凡是人,皆有善良本性,無論種族文化如何差異,其善良本性都是一樣的,這是普世價值形成的基礎。而基於人類共同的善良本性,自然就會形成類似的價值判斷。如果我們對比所處時代相同、地理完全隔絕、信息完全不通的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和古希臘哲學思想,就會驚奇地發現:在對於世界的思考和認識上,東西方先哲們在很多方面都有著極為驚人的相似之處,這就是所謂的普世價值。比如,儒家講仁、智、勇,西方講善良、理性、勇敢;儒家講禮、義、信,西方講法治、責任、信用。因此,東方的「孝悌慈」和西方的「愛家人」一樣,都屬於普世價值。

「犯上」即冒犯上位之人,比如尊長、上級,地位最高的上位之人就是君主。古代為人治社會,以上位之人的權威來體現社會的規則和秩序。因此,「犯上」實際上就是對社會運行規則的挑戰,其結果將導致社會的無序和混亂。而在現代文明社會中,「法律規則」早已取代了「上位之人」維護社會有序運行的作用和地位。因此在現代社會,「犯上」即等同於「違法亂紀」。如此引申「犯上」之意,方能體現有子維護社會秩序的本意。

有人批評儒家學說反對「犯上」是意在維護當時的封建統治,這其實是一種誤解。這種誤解源於批評者對於時代背景的忽略。比如,古人若說「快馬加鞭去送信」,那就真的是要先去找一匹快馬。因為在古代,馬就是最快的交通工具。可是在現代,當我們說同樣的話時,有誰會真的去找一匹馬呢?人們都明白所謂「快馬加鞭」的要求,不過是「儘快」的一種意思表示,而不是真的讓你去找一匹馬來用,大家只要趕緊打電話就對了。因此,我們能批評古人的「快馬加鞭」是在倡導和維護一種落後的交通通訊方式嗎?

儒家過去確實反對「犯上」,藉以維護社會秩序。但其發心卻是為了行仁,就如同上文的「快馬加鞭」是為了求快一樣,關鍵並不在於形式。因為在古代,比「人治模式」更先進的「現代法治模式」尚未誕生。儒家反對「犯上」的出發點從來都不是君主的利益,而是民眾的福祉,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就是明證。只要是對天下蒼生真正有利之事,儒家從來都是不遺餘力地去推行,以實踐其仁道思想。因此,當晚清儒生王韜等在西方親眼見識了現代法治模式後,才會如獲至寶,並立即將其大力推介到中國(請參見海外著名歷史學家余英時先生的文章《民主﹑人權與儒家文化》)。

「鮮」音「顯」,少、難得之意。《論語》中的「鮮」字,都是如此用法。

「作亂」即攪亂社會的有序運行,各種危害社會的行為以至於造反叛亂,都在此列。其本質上即違法亂紀。

「未之有也」為「未有之也」的倒裝句型。在古漢語中,否定句的賓語若為代詞,一般放在動詞之前。

法紀雖然是整個社會的共同行為守則,但卻只是人的行為底線。而仁德者的行為準則顯然在法紀這個行為底線之上,所以有子才會說「有仁德者很難會違法亂紀,更不會為害社會」。

現代犯罪心理學研究表明,童年的成長經歷和環境與犯罪人格的形成關係巨大。很多罪犯在童年時都未能與家庭成員構建起包括孝悌在內的良好家庭關係,使其在社會化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自私、冷酷、殘暴、缺乏道德和法紀觀念等具有反社會傾向的不良人格特徵。

3、「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何謂「君子」?孟子說:「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用現代語言表述就是:與人為善是君子最重要的為人之道,沒有之一。因此,能做到與人為善的人,就是君子。

何謂「務本」?務,致力於;本,根本,意指根本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以農夫耕種為例,要想讓種子發芽、開花、結果,農夫就要把功夫都用在鬆土、除草、澆水、施肥這些田間地頭的工作上,這就是「務本」。

「君子務本」也是現代人通行的行事邏輯,這與我們慣常主張的「治本」是一個道理。

何謂「本立」?就是把根本的事情做好。好比農夫把鬆土、除草、澆水、施肥等農家本分之事做好。

何謂「道」?在諸子百家中,道有多種含義。那何為儒學之「道」呢?我們先看「儒」字。「儒」字由「人」和「需」組成,也就是說,儒學講的是為人處世所需的學問,即「為人之道」。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就是說,行仁於為人處世,即為「道」。因此,孔子所教導的「為人之道」就是「仁道」。

儒學經典《大學》開篇的第一句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因此對於儒學而言,「仁道」的終極目標在「止於至善」。也就是說,「仁道」是人世間的「至善」。

「生」即產生,生成。在這裡引申為「實現、實行」。

「道生」好比農夫收穫成果。從通常意義上說,就是所行之事收穫成效;從儒家對仁道的實踐上說,就是仁道得以實行或實現。

4、「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為」即造,作,引申為培育。

「仁」即仁心。孟子曰:「仁,人心也」。就是說,仁是人的善良本性。另外,從字形結構上看,「仁」是由「人」和「二」組成,即「仁」體現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人為善」即為「仁」;同時,仁字的「二」,其上下兩畫也可分別代表「天」和「地」,這樣,「仁」就象徵著人立於天地之間,體現的是人與天地自然的關係,與天地自然為善即為「仁」。所以,「仁」實際上體現的是人與世間萬物的關係。

人的善良本性——「仁心」乃與生俱來,無需後天習得,故儒家講「人之初,性本善」。但是「仁心」易被後天的不良習氣所染污、蒙蔽,如果不學習、不受教,不懂得為人之道,就容易形成不良人格,進而在不良人格的驅使下做錯事,從而表現出所謂的「人性之惡」,亦即「苟不教,性乃遷」。

人通過不斷地學習、受教,就可以漸漸祛除染污、明心見性,將「仁心」逐漸修養培育成不易受後天習氣影響的清凈無染的善良人格——「仁德」。這一過程,就是曾子在《大學》開篇中所描述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因此,這一句中的「為仁」,就是培育仁德。以現代語言表述,就是建構善良人格。

「與」即「歟」,音「余」,古漢語中用於句末的語氣助詞,表示疑問、感嘆和反詰等語氣。反詰(音「節」)有反問的意思,但又不同於反問,它還含有追問、責問的意味。反詰是用疑問的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以加強語氣。「與」在本句表感嘆和反詰都可以。論語中的「歟」都寫作「與」。

為什麼說行孝悌是培育仁德的根本呢?因為人從一出生,便開始受到後天環境的影響。根據世界著名的義大利現代幼兒教育家蒙台梭利的「吸收性心智」理論,兒童可以不加分辨地從環境中吸收一切,無論是善的還是惡的,並將其內化為自身人格的一部分。這一過程甚至早在兒童可以運用語言之前就已經開始。

對於兒童而言,其最早的後天環境無疑就是家庭,而孝悌就是仁在家庭關係中的體現。如果兒童的家庭環境中呈現出孝悌的氛圍,那麼兒童就會自然地將孝悌之心加以吸收、內化,進而建構起善良的人格。

等到兒童漸長至有行動力時,父母再教之以孝悌之道,兒童便可以在家庭環境中時常練習行仁,進而將「仁心」逐漸培育成清凈無染的「仁德」。只有這樣,當兒童長大步入社會時,才能以其堅固的仁德抵禦各種社會不良風氣,成為出污泥而不染的君子;才能將孝悌之道推而廣之為通行於天下的仁義大道。

一個能自覺真誠行孝悌者,必定是一個仁德養成之人。這也是我們將本章首句「其為人也孝弟」引申為「有仁德者」的原因所在。

童年之於人生,有如一年四季之春。而兒童天真爛漫,「仁心」受後天習氣的染污極少。若此時能行以孝悌之道,則如春雨潤物,正當其時,「仁心」這顆種子也就極易生髮而成「仁德」之果,故此時培育仁德實乃事半功倍的自然之道。若等到年長進入社會,則「仁心」之種恐早已被後天習氣重重包裹,彼時即便夏雨滂沱,但不當其時,欲浸潤生髮「仁心」之種也是難上加難,雖「事倍」亦難收「功半」之效了。

家庭是人最早的學校,行孝悌即是培育仁德的務本之舉,其理至此已然甚明。

在前言中,我們曾介紹了福山對美國政治弊端的剖析。美國問題的根源,在於一部分社會精英和利益集團遊走於制度縫隙之間,為了滿足一己私利,不惜「作亂」損害社會公眾利益。因此,唯有以仁德彌補制度縫隙,方是對美國乃至現代民主病的治本之道。

有子此章看似所指淺近,但卻是實踐孔子仁道思想的務本之舉、關鍵所在。

【小知識】

起先,姓、氏、名、字在中國是四種截然不同的東西。直到近代,才歸類為「姓氏」和「名字」兩個單元。

一、姓、氏

「姓」最早是有血緣關係的整個氏族部落的稱號,也叫「族號」。古人以此「別婚姻」、「明世系」、「別種族」。

後來人口增多,部族分成若干分支,各分支再根據封邑、官職等為自己另取一個稱號作為標誌,這就是「氏」。因此,不同姓者也可能有相同的氏。也就是說,同「姓」表示有血緣關係,而同「氏」則未必有血緣關係。因此古人同姓不婚,同氏可婚。

在中國,很多姓氏的族譜都可以上推到一個共同祖先——黃帝。黃帝姓「姬」,姬姓直接演支出周、吳、鄭、王、孫、魯、曹、魏等411個姓,占《百家姓》總數504姓的82%。因此,後人也稱黃帝為中華民族「萬姓之祖」。

至春秋戰國時期,氏開始轉變為姓。戰國以後,平民也開始有姓,百姓遂成為民眾的通稱。秦漢以後,姓與氏合一,遂稱「姓氏」。

二、名、字、號

過去的人在出生後,會先取「名」,以方便長輩稱呼。若非長輩而對人「直呼其名」、「指名道姓」,在傳統上往往會被視為無禮之舉。

當人成年之後將要進入社會時,才會取「字」以及「號」,以方便平輩、晚輩稱呼。

比如,端木賜是孔子的弟子,因此《論語》中,孔子就叫他的名「賜」;而編寫《論語》的人都是端木賜的平輩或晚輩,因此便叫他的字「子貢」以示尊重。

到了現代,很多人已不講究這種禮節了,所以就「名字」合用了。

當然,這只是名、字的大致用法。實際上,傳統上中國人對於姓、名、字、號的使用是有很多禮儀和說法的。

【小知識】

起先,姓、氏、名、字在中國是四種截然不同的東西。直到近代,才歸類為「姓氏」和「名字」兩個單元。

一、姓、氏

「姓」最早是有血緣關係的整個氏族部落的稱號,也叫「族號」。古人以此「別婚姻」、「明世系」、「別種族」。

後來人口增多,部族分成若干分支,各分支再根據封邑、官職等為自己另取一個稱號作為標誌,這就是「氏」。因此,不同姓者也可能有相同的氏。也就是說,同「姓」表示有血緣關係,而同「氏」則未必有血緣關係。因此古人同姓不婚,同氏可婚。

在中國,很多姓氏的族譜都可以上推到一個共同祖先——黃帝。黃帝姓「姬」,姬姓直接演支出周、吳、鄭、王、孫、魯、曹、魏等411個姓,占《百家姓》總數504姓的82%。因此,後人也稱黃帝為中華民族「萬姓之祖」。

至春秋戰國時期,氏開始轉變為姓。戰國以後,平民也開始有姓,百姓遂成為民眾的通稱。秦漢以後,姓與氏合一,遂稱「姓氏」。

二、名、字、號

過去的人在出生後,會先取「名」,以方便長輩稱呼。若非長輩而對人「直呼其名」、「指名道姓」,在傳統上往往會被視為無禮之舉。

當人成年之後將要進入社會時,才會取「字」以及「號」,以方便平輩、晚輩稱呼。

比如,端木賜是孔子的弟子,因此《論語》中,孔子就叫他的名「賜」;而編寫《論語》的人都是端木賜的平輩或晚輩,因此便叫他的字「子貢」以示尊重。

到了現代,很多人已不講究這種禮節了,所以就「名字」合用了。

當然,這只是名、字的大致用法。實際上,傳統上中國人對於姓、名、字、號的使用是有很多禮儀和說法的。

【小故事】

美國八歲男童善事兄弟,帶腦癱弟參加鐵人三項

2014年07月28日15:29中國新聞網(原標題「美國8歲男童帶腦癱弟弟參加鐵人三項」)

2014年7月27日當美國愛達荷州8歲的哥哥Noah聽說他的地區有鐵人三項比賽的時候,他第一時間想到了他要帶上他的弟弟Lucas去參賽。

Noah的弟弟Lucas在出生時就被診斷出患有先天無腦回畸形,這意味著他永遠不會走路,說話,或自己吃東西。

7月12日,哥哥帶著弟弟完成了200米游泳,騎自行車三英里,一英里跑。在游泳時,Noah將弟弟放在氣筏中,在跑步和騎車時,Lucas則是待在一個推車裡。

他(Noah)是一個令人傷腦筋的傢伙,但同時又讓人激動和振奮。」媽媽Alissa Aldrich這樣告訴記者。「作為父母,我為他感到驕傲,這是一件十分不可思議的事情。」

儘管Lucas有先天的缺陷,他的家人還是充滿著活力,他們曾一起飛行,一起滑雪,一起去迪斯尼遊玩。媽媽Alissa Aldrich說:「我們參加這個活動是為了無拘無束的享受生活,當我們把他(Lucas)從水裡抱出來時,他露出了我見過最燦爛的笑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解仁意 的精彩文章:

TAG:善解仁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