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常吃磷脂亞麻酸,一輩子遠離中風心梗,養血化瘀

常吃磷脂亞麻酸,一輩子遠離中風心梗,養血化瘀

新出爐的《中國心血管病報告 2016》顯示,2015 年,我國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首位,高於腫瘤及其他疾病,是威脅我國民眾健康的「頭號殺手」。

而在所有心血管病患者中,腦卒中患病人數是最多的,約 1300 萬。

腦卒中,即常說的中風,有著患病風險高,致死風險高,致殘風險高,存活機會低和生活質量低的特點,一旦罹患腦中風,患者及其家屬都要承受巨大的痛苦。

因此,及時發現並儘早就醫顯得十分重要。

中風的 7 個預警徵兆

能分辨中風的徵兆,可以幫助我們儘早發現中風,及時聯繫醫療救治。

萬一出現了以下 7 種表現,要留神,這可能意味著中風發作了,要重視,別耽誤,立即去醫院確認。

一側肢體麻木,活動不靈活;

口角向一側歪斜;

說話不清楚,或理解語言有問題;

看東西旋轉、走路不穩;

陣發性的頭痛和頭暈,並越來越劇烈;

間斷出現癱瘓或口不能言;

昏睡,不能喚醒或呼之不應。

除此之外,有的患者還會出現劇烈嘔吐、抽搐、大小便失禁等情況。

此時,爭取時間,越早確診,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避開這 4 個誤區

雖然時常提到中風,但不少朋友對這類疾病的認知卻存在很多誤區,為此,我們羅列了常見的 4 個。正確認識,才能做到正確應對。

1.只要運動,就能預防中風?

臨床上,晨練時突發半身不遂的,不算少見。

早起後,血壓會有一個上升期,此時,不恰當的運動反而會增加中風風險。

所以,中老年朋友要注意清晨血壓狀況,且運動量要適中,不要過於劇烈,循序漸進。

2.降壓要降得快一點、低一點?

高血壓會增加中風風險。但慢性高血壓患者的大腦,已經適應了偏高的血壓水平,若血壓降低太快,反而可能導致腦缺血、腦梗死的發生。

所以,降血壓要緩慢平穩。遵醫囑服藥,不要自行增減藥量,能把血壓控制在平穩的水平。

3.治療比康復更重要?

很多中風患者只注重於急性期的治療,卻忽視了後期的康復。誠然,及時妥善的急性期治療很重要,但康復期同樣需要老友們重視。

要知道,腦血管病的治療是長期的、系統的,絕不僅限於單一的醫院治療。

病人出院後的康復階段,要建立起長期服藥的意識,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降壓、降糖、穩定斑塊、調脂、抗凝等,積極進行理療和身體機能的恢復,還要記得定期複查。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中風更是這樣,患者和家人都要做好長期應對的心理準備。

多食磷脂亞麻酸

我們來看哪些營養,可以維護血管健康。第一個,我覺得最重要的卵磷脂,它是肝臟研發的,專門用來清潔血管的養路工人。

可以將大血管垃圾分解成小的,防止血管堵塞,毒害血管的第一兇手是油脂,卵磷脂,尤其能搞定大分子脂肪團。

它是降血脂的利器,血脂一高,血液流動就吃力,卵磷脂將脂肪變成小分子,就可以透過血管內皮細胞間的縫隙,進入到血管外的內環境,血管就乾淨不少。

血管喜歡吃的第二個營養,應該是多不飽和脂肪酸,這個營養可不簡單。傳說中的磷脂亞麻酸,就是這個家族出產的。

脂肪有三個關鍵:

一,人體從食物中吸收了多少脂肪,腸道說了算。

二,食物脂肪,合成了多少人體脂肪,肝臟說了算。

三,脂肪最終去了哪裡,血液說了算。

哪一處不合理,哪裡就會出問題。吃的油過多,腸道油就多,就是大肚腩。肝臟處脂肪過多,就是脂肪肝。血液脂肪過多,就是高血脂。

明白了這個過程,就知道怎麼協助身體對付脂肪。

第一步,減少脂肪的吸收。

少吃油。食用油每天不超過30克為好,50克是上限。多吃蔬菜。

蔬菜要多放油才好吃,這說明蔬菜吸油。吃那些吸油的蔬菜,在烹制過程中少放油,比如先用開水一兩分鐘燙熟,在用少量油清炒調味即可。蔬菜中吸油的物質,叫做纖維素。

第二步,保護肝膽。

肝臟,在所有器官中,重量和體積都是最大,這說明肝細胞多。肝細胞的再生能力,也強於其他器官。有這兩個特長,肝臟才能和心臟一起,合稱為心肝寶貝。

心臟管生命,肝臟管健康。肝臟除了自己工作能力出色外,還給自己配了個秘書,這就是膽囊。肝膽相照,互為依賴。

青色入肝,肝臟喜歡兩種草,一種叫奶薊,一種叫蒲公英。奶薊的提取物,製成的護肝片,在歐美非常盛行。

蒲公英葯食兩用,即可泡茶,又可炒菜,還可入葯。這兩樣在春天生長旺盛,合乎春季養肝主旨。

此外,葆苾康護肝片(茶薊椰橄片),全面的肝臟養護配方,蘊含多種強力抗氧化劑;朝鮮薊提取物提供雙重作用:刺激肝酵素和加強對抗氧化壓力;含有來自綠茶、橄欖和薑黃的抗氧化劑,進一步提供抗氧化保護。

除這些外,常見的青色蔬菜、水果、雜糧,含有維生素A、葉酸、維生素C、維生素B和纖維素,都對肝臟有好處。強調一下,進化論決定,人體內環境規律,要順應自然外環境規律,有肝病的人,應當善用春季,裡應外合,肝病恢復的可能性會大大提高。

第三步,平衡血脂。

血脂一般看幾個指標:總膽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載脂蛋白a1和載脂蛋白b等。其實還有一個指標也很重要,叫做卵磷脂小體。

甘油三脂,就是俗稱的脂肪,其他的都是類脂。總膽固醇和甘油三脂兩個指標,任何一個升高都可以看作是血脂高。另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載脂蛋白b如果升高,代表著血液中壞脂肪過多。

吃點好油,如橄欖油、茶籽油、亞麻籽油、月見草油、深海魚油,有助於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這幾種油的功效成分是Ω-3和Ω-6。

補充磷脂亞麻酸,可以幫助分解血液中大分子脂肪團,有利於降低血脂,緩解脂肪肝。高卵磷脂的食物,有大豆、雞蛋、動物肝臟等。但這三樣膽固醇和脂肪含量都很高,所以這是一個矛盾。

尤其是卵磷脂的治療劑量,每天需要吃到10克左右,這相當於20公斤黃豆,根本不可能吃夠。不得不說,營養補充劑在食療方面,確有優勢。

除這些外,維生素C和E可防止血脂被氧化,沉積在動脈血管壁上,變成粥樣硬化。油吃得多,對應的維生素E也需要更多。

蛋白質和維生素C,負責維護血管的正常結構和彈性,防止血管疲軟引起血管空間縮小。綜上所述,心血管、脂肪肝病人,需要的幾個關鍵營養,是維生素E、維生素C、維生素B和維生素A、蛋白質、纖維素、優質脂肪、卵磷脂等。

應對中風的 3 個原則

1.防患於未然

健康者要戒煙,避免過量飲酒,健康飲食。

積極防治動脈硬化、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和高脂血症等。

了解中風,避免誤區,重視預防。

2.小心「死灰復燃」

如果曾經發生過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腦梗死患者,應提高緊惕,聽從醫生建議,規範、積極地處理,避免第二次發作。

重視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複發。但也要擦亮眼睛,不要相信所謂「輸液通血管」的說法。

3.一旦發作,儘早治療

腦血管病發作,應建立「時間就是生命」的觀念。如果出現異常情況,不要耽誤,及時去醫院,越早處理結果越好,切記切記!

識別中風的 7 個徵兆、避開 4 個誤區、牢記 3 個原則。

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各位讀者的血管通暢健康,身體棒。也記得提醒自己的親朋好友,重視心腦血管的日常養護,掌握科學的醫療知識,真正享受健康生活。

如果覺得好,別忘了點贊喲。

歡迎關注公眾號健康者指南,我們的宗旨是:有趣、有料、有健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風 的精彩文章:

專家坐診「楚天名醫」:中風後遺症康復切勿「見好就收」
和李小龍師出同門的巨星,57歲中風遭前妻掠奪家產,比李連杰還慘

TAG:中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