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你還想原地踏步嗎?三個習慣改變你的未來

2018你還想原地踏步嗎?三個習慣改變你的未來

讓你的今年與去年不同!

拒絕慢性自殺嗎?三個習慣改變你的未來

一年前,我還在上學,學校生活常常伴隨著許多不良的習慣。我卻不以為意。少量的運動、飲食不規律、經常性晚上熬夜,那時候的我和室友有一句掛在嘴邊的話。「晚上睡不著,白天醒不了。」就是我們當時生活狀態的真實寫照。那時候經常白天睡覺,晚上異常的精神活躍。什麼垃圾食品也從不顧忌!我總認為,年輕人就應該有年輕人的樣子,生活應該隨心所欲。

工作後,短短半年的工作時光。我卻發現自己的身體狀態開始一些又一些的小問題。雖然是小問題,但我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健康在走下坡路。身體開始臃腫,即使在體重不高的情況下,還是會在肚子上出現游泳圈;一些少量的運動卻會讓我喘氣不停,比如:上樓梯;經常性的晚上失眠,很累很累很想睡覺的狀態下,卻會怎麼都睡不著;白天睏倦,工作效率低下。

我很慶幸,看到這本改變日常行為,讓你走向健康生活的書。也很願意把這本書和書中的觀點分享給大家。

伊凡認為要想完成成長,首先應該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它是我們成長堅實的基石。

良好的習慣帶來的改變是你想像不到的,它是整個生活狀態質的改變。通過三個習慣,我把文章分為三大部分。

友情提醒:以下為乾貨。

第一部分

睡眠充足才能做更多事

健康生活已經開始。。。。

(快速閱讀者,可看精鍊小標題)

1:每個人應睡足8個小時。

2:睡得多不如睡得好。

3:光線與睡眠的關係。

4:睡眠與工作效率。

5:睡眠與人體免疫力。

6:拒絕小睡。

7床被清爽更易睡眠。

8:睡前一小時的好習慣。

9:白噪音利於睡眠。

10:睡眠和生物鐘。

11:睡眠與壓力。

12:把問題留到第二天解決。

1:每個人應睡足8個小時

多少小時的睡眠時間才是最理想的呢?這個問題,因人而異。

但是,研究人員在對完全恢復精力所需要的確切時間進行研究,發現我們當中有95%的人群每晚需要睡7~9個小時。2.5%的人能在睡眠時間少於7小時的前提下完全恢復精力,2.5%的人需要超過9個小時。

根據此項研究和大量的學術研究的基礎人,可以肯定的說,絕大數人都需要8小時的高質量睡眠。

2:睡得多不如睡得好

有的時候我們花費了很長的時間躺在床上,第二天卻仍然狀態不佳,疲憊不堪。

有一段時間,我痴迷於一個手游遊戲,經常會在晚上醒來的時候玩十幾分鐘的遊戲,常常一個晚上會醒來幾次,那一段時間,我的睡眠質量很差,導致第二天的工作狀態也很差。直到我實在無法忍受這種狀態,把遊戲卸載,晚上睡覺的時候把手機放到我不能伸手夠得到的地方。狀態才慢慢好轉,整個人的心情也愉悅起來。

因此,建議你首先關注自己的睡眠質量,在睡眠質量的基礎上再考慮如何延長睡眠時間。而不是只注重睡覺時間的形式感。

監測睡眠質量的狀態有眾多APP,例如:手環、手錶等。

3:光線與睡眠的關係

我們的睡眠和褪黑激素有著密切的關係。

褪黑激素通常會調節你的睡眠和清醒周期時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有研究小組經過研究,得出結論。睡前受到亮光照射會減少褪黑激素的有益作用。

而且藍色為基調的冷光線和自然光會減緩體內褪黑激素的分泌,使你變得更警醒。

所以在卧室或其他供你夜間活動的區域,建議使用「暖色調」燈光。晚上睡眠期間,請拉好窗帘,關閉一切燈光。比如:空調的LED顯示屏燈光。

如果你不習慣漆黑的睡眠空間,可以用一盞暖光的檯燈在桌邊。同時盡量讓光線黯淡。

4:睡眠與工作效率

曾經的我被這種觀點誤導過:睡眠真的是一種時間的浪費。他大約佔了我們生命的1/3。減少睡眠時間,花更多的時間去做其他的事,是一種提高效率,珍惜生命的表現。「與睡眠爭奪時間,表面看上去,我們在真分奪秒,實則是慢性自殺。

這本書中提出:1993年埃里克教授研究得出,工作最佳的人群平均睡眠時間為每天8小時36分鐘。受睡眠不足的影像,每人平均一年的生產力損失達到2000美元。

「少睡一個小時,看似多出了一個小時的時間。實則是毀掉了第二天。「

對於這一點我深有感觸,曾經有段時間,為了一個項目,我連續幾天縮短自己的睡眠時間,感覺自己花更多的時間在工作上就能做出滿意的成績。結果反而是白天狀態都很差,大大拉低了工作效率。而且用了一周的時間精神狀態才緩了過來,感覺那一周整個人都處於一種亞健康的狀態。

5:睡眠與人體免疫力

有這樣一項研究,該項研究的調查參與者,在報告了連續14個晚上的睡眠質量後,被隔離開來,滴入含有鼻病毒的滴鼻液(即普通流感)。在5天內,觀察他們是否患上感冒。結果標明,那些典型的睡眠不足7個小時的參與者在接觸鼻病毒之前,與睡眠充足的參與者相比,患上感冒的概率接近3倍。

現在的我,很重視睡眠時間和睡眠質量,從不做法西斯,剝奪睡眠的時間。當朋友生病或者不舒服時,相比吃藥。我更多的也是勸誡他關掉手機,多休息。

6:拒絕小睡

有很多人喜歡在鬧鐘響了之後,再睡十幾分鐘的習慣。這種起床氣的習慣很普遍,看起來也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這是一種很不好的習慣。

我們都知道睡眠是從淺到深的一個持續性過程。小睡卻把睡眠拆分成幾個清醒和睡著的狀態。這就像我們夜裡會醒來玩手機一樣,拉低了睡眠的效率。並不能被計入睡眠的總時間。

建議:可以直接把鬧鐘設置成你最晚起床的時間。當鬧鐘響的時候,就是你馬上起床的時間。

7:床被清爽更易睡眠

人們通常習慣在一個黑暗、涼爽而不是溫暖的房間里睡覺,人體內的自然生物鐘能夠控制我們的核心溫度,溫度上的波動則會提醒我們什麼時候睡覺什麼時候應該醒來。

建議你試著睡在一個比白天的習慣溫度低幾度的房間里,這微小的改變能夠激發你的睡意。實驗證明,研究人員為失眠證患者戴上「涼爽帽」,帶來的睡眠成效竟然是安眠藥的三倍。

睡眠溫度應該設置在比你白天所適應的溫度低二至四度,不管春夏秋冬均是如此。

8:睡前一小時的好習慣

睡前一小時是睡眠障礙中最關鍵的因素之一,不管是查看你的消息,還是和你的愛人或者朋友爭吵,所有的這些都會給你帶來一定的壓力。其他一些直接的身體因素同樣會給你的睡眠帶來不良影響,例如:喝了過多液體,攝入食物造成胃灼熱等。

晚上9點後的所有事情都可以等到第二天早晨再去做。

不妨試著睡前閱讀一本書或者聆聽音樂,達到輕鬆愉悅的目的。

9:白噪音利於睡眠

我個人是一位淺睡眠者,每當晚上有一些門響、腳步聲就會醒來。正如我們睡眠的環境並不能保證絕對的安靜。

科學家研究發現經常使用同一背景雜訊能夠顯著提高人的睡眠質量。實驗證明,與睡在安靜房間里的對照相比,在一個持續噪音的房間里睡覺的實驗組顯然睡得更香。同時腦電圖表明,持續噪音房間里的實驗組擁有更高質量的睡眠模式。

使用白噪音與耳塞相比,還有一個額外的好處是?在擁有高睡眠質量的同時,一樣能夠保持警惕。

只需要找到合適的閥值,將不想聽到的噪音驅逐,同時又不過於大聲,掩蓋了煙霧報警器等其他重要作用的聲音。

10:睡眠和生物鐘

每個人身體里都有一個24小時的生物鐘,又被稱為生理節律,主要負責調解人們睡眠和清醒的周期。

當生物鐘被打亂時(出於飛機時差、工作上的新改變或者飲食上的不規律等原因)會造成一系列的健康問題,人處於亞健康狀態。患病的幾率也成倍的增加。

保持同一時間睡覺,同一時間醒來。即使在旅行期間,也請儘力避免作息時間上的大幅度改變。

11:睡眠與壓力

長期積累的壓力會導致人們損失不少的睡眠,但是我們又常常很難在睡前關閉這些讓人夜不能寐的壓力源。

不管壓力大小,建議你好好找到壓力來源的原因,並去解決這些壓力,相比壓力,對待壓力的方式更為重要,以的心態去面對壓力、解決壓力,勇於接受已經發生的事情,並以積極的心態去態度,是良好的策略。

同時,當你決定好好睡上一覺時,就能擺脫來自前一天的壓力,從而更好的迎接新的一天。即使第二天早晨仍未回歸到「正常狀態」,也會比前一天晚上睡覺前好的多。所以睡眠也是適當壓力的一種方式。

12:把問題留到第二天解決

當你需要做出一項重大決定時,不妨在美美地睡上一覺之後再做打算。一項實驗表明,睡完一覺做出的決定好過睡前決定的四倍。

所以當你又一次需要解決某個棘手的問題或做出人生的某個重大決定時,清確保自己有足夠的時間和睡眠進行思考。

理性

建議

此文章為第一部分,後面還有倆大章節。

願各位從生活中的小細節小細節發生改變。養成良好的習慣,達成優性循環,會發現生活的美妙遠不於此,受益無窮。

圖文 | 成長的伊凡

編輯 | 成長的伊凡

立志不斷成長改變自己,分享個人成長的感悟和過程。從生活、情感、學習各個方面,我們一起進步,一起前進。

無人生為智者,我願從零做起。 ——伊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成長的伊凡 的精彩文章:

TAG:成長的伊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