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十窯九不成,黃金有價鈞無價

十窯九不成,黃金有價鈞無價

鈞窯是北宋著名瓷窯之一。窯址在今河南省禹縣城內的八卦洞。鈞窯利用鐵、銅呈色的不同特點,燒出藍中帶紅、紫斑或純天青、純月白等多種釉色,以蛋白石光澤的青色為基調,具有乳濁而不透明的效果。

鈞瓷的又一特徵是釉面上常出現不規則的流動狀的細線,稱「蚯蚓走泥紋」。北宋鈞瓷的器形主要有花盆、盆托、洗、盤、爐、缽、碗、尊等。花盆、盆托、尊等器物底部往往刻有一至十的數目字,表示一套器物的大小序號,還有的刻有「奉華」等字樣。


高8.2cm,口徑19cm,足徑5.7cm

碗斂口,深弧壁,圈足。通體及圈足內均施天藍色釉,足底無釉。

鈞窯地處今河南省禹州,在宋、金對峙時期這裡屬於金代統治範圍。此碗在碗形、釉色、底足處理等方面與典型的宋代鈞窯有一定差異,或為金代鈞窯製品。


高7.2cm,口徑7.9cm,足距5cm

爐圓口,折沿,直頸,鼓腹,底下承以三足。施天藍色釉,里施半釉,外壁滿釉。口部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鈞窯燒造做工考究的陳設用瓷,如花盆、花盆托、鼓釘洗、出戟尊等。這類陳設用瓷在清宮中多有收藏,被稱為傳世鈞瓷。除此之外,鈞窯也生產碗、盤、瓶、爐等日用品,產品多施天藍色釉。


高16.7cm,口徑4.8cm,足徑4.7cm

瓶撇口,細長頸,溜肩,垂腹,圈足,足心內凹。通體施天藍色釉,近底處垂釉明顯。圈足內素胎無釉。

鈞窯素被認為有「官」、「民」之分,「官鈞」多燒造宮廷陳設用瓷,以供御賞;「民鈞」則大量燒造碗、盤、瓶、罐等日用生活用瓷,深受北方民間百姓的廣泛喜愛。

玉壺春

以「玉壺先春」得名,指造型為撇口、細頸、碩腹、圈足的瓶式。玉壺春瓶以隨時代變化而不同的弧線構成柔和勻稱的瓶體,時代特徵明顯。隋代已經出現。宋代定窯、龍泉窯、景德鎮窯、汝窯、耀州窯、鈞窯都有燒制。玉壺春瓶亦有帶蓋者。與早期相比,明、清景德鎮窯製品胎薄體輕,釉色瑩潤,有青花、釉里紅、五彩、鬥彩、粉彩、素三彩諸多品種,非常精美。宋至元代玉壺春瓶用做酒器,明、清時漸變為陳設瓷。


通高9cm,口徑6.2cm,足徑4.8cm

罐斂口、鼓腹,圈足。狀如雞心,故名「雞心罐」。 附平頂圓蓋,蓋頂置圓鈕。外施天藍色釉,邊緣釉薄處呈醬黃色。

鈞瓷通常釉質乳光晶瑩、肥厚玉潤,類翠、似玉、賽瑪瑙,有巧奪天工之美。


高14.6cm,口徑17.9cm,底徑7.9cm

缸斂口,鼓腹,圈足。通體施天藍色釉,口沿、足邊呈醬色。

由於鈞窯聲名遠播,致使仿鈞之風遍及北方各地。據考古調查,目前發現燒造鈞瓷的窯口已有4省27個縣、市,河南除禹州外, 汝州、郟縣、許昌、新密、登封、寶豐、魯山、內鄉、宜陽、新安、焦作、輝縣、淇縣、浚縣、鶴壁、安陽、林州等地均有燒造。

在河北磁縣、山西渾源縣和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等地也燒造鈞瓷。


高4.9cm,口徑6.1cm,足距3.5cm

爐唇口出沿,短頸,鼓腹,腹下漸收,底下承以三足。附後配銅蓋。通體施天藍色釉,足上施醬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廣文化 的精彩文章:

龍山文化,四千年前燒制出薄如蛋殼的陶器
無畏的畫者,用筆墨高歌

TAG:正廣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