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除了植樹,這些請了解一下

除了植樹,這些請了解一下

原標題:除了植樹,這些請了解一下




從亞馬遜到婆羅洲再到剛果的熱帶雨林


森林與人類文明的發展總是息息相關

中國第四十個植樹節到來之際


不妨讓我們再次走入森林與植物的奇妙世界




《我們的森林》



森林對德意志民族到底有多重要呢?在二戰剛結束,柏林人民都吃不飽肚子的時候,英美運來的不是糧食,而是一整機一整機的樹苗。


我們的森林共三集,詳細介紹了德國森林,探索林中奧秘。畫面唯美,特效令人驚嘆。


這套去年推出的德國紀錄片,用135分鐘充滿詩意的鏡頭描繪了德國廣袤而神秘的森林以及與森林相關的一切生命。


其中有「五百年的老橡樹、啄木鳥和貓頭鷹」,還有形形色色的人。這些了不起的生命,陪著德國人度過了戰爭後的寂寥與艱辛,共同見證著國家的復興。

片子的鏡頭和特效都很棒


有人評論說每一幀畫面


都可以拿來用作電腦桌面



《植物私生活》



大衛運用了能將時間濃縮的攝影技術,來為我們展視生動的植物生活情況;用了極美麗的鏡頭去捕捉世界上最大,最鮮艷、最怪誕的植物。植物的遊歷,成長,成花及與其它植物和動物鬥爭求存種種適應環境的奮鬥歷程。


由有二百九十呎高的加州松樹、利用殘忍的螞蟻作保鏢的「赤藤」,以至婆羅洲上面吞食昆蟲甚至老鼠的「瓶子草」


大衛運用了能將時間濃縮的攝影技術,為我們展視生動的植物生活情況;用了極美麗的鏡頭去捕捉世界上最大最鮮艷最怪誕的植物。



《森林之歌》



《森林之歌》是我國中央電視台歷時4年精心打造的11小時自然生態類紀錄片。


攝製組從2004年開始深入中國現有的典型林區,拍攝點遍布中國各主要森林分布地區,如:東北森林、秦嶺、塔克拉瑪干沙漠、藏東南林區、神農架、橫斷山脈、海南熱帶雨林、南海紅樹林等。


用精美的畫面展示了森林的神奇與美麗,以及人、動物和森林的和諧共生關係。


還有那些圍繞森林生活的人們,他們的生活方式以及文明流變也會是《森林之歌》中的響亮音符。生動、寫實,又不失浪漫的拍攝風格,精彩、奇妙,又不失深度的內容,將讓世界了解到中國真實的生態文明。




《樹之女皇》


樹女皇不是一棵普通的樹,她是一個小生態鏈中的「女家長」。通過精妙絕倫的拍攝,動人的音樂,全面深入的剖析和研究,以及這對成就非凡的拍攝者全身心地投入,影片生動地為我們展現出這棵生長在非洲的無花果樹生命輪迴的故事。


一棵無花果樹本身就是一個小小的生態圈,有生,有死,有性,有爭鬥。


這些元素為這部影片增加了劇情片的特質:蜜蜂搶佔犀鳥巢穴的段落充滿懸念和暴力;有猴子出現的地方是喜劇;花螞蚱和螳螂的正面遭遇是動作片;小黃蜂在顯微鏡頭前交配,生殖器官畢現,動作溫柔緩慢;一棵100歲的無花果樹,它的果實被大象吃掉,糞便中沒被消化掉的種子會在幾十公里以外生根發芽,生命在延續,這又象史詩。




《神話的森林》



又一部德國人拍攝的「神作」。


以顯微鏡式的鏡頭,配合慢放與視角切換,把森林一年四季的情景細緻地重現了一遍。

早春,配合著輕快的音樂,草類植物種子跳著舞發芽了;花朵盛開,雄花花粉隨著風飄向雌花;狐狸寶寶在狐狸媽媽懷裡撒嬌,狐狸媽媽慈愛的看著它們;蜜蜂亮出尖刺,趕跑了正在窩裡休息的懷孕的母鼠,母鼠只好另覓棲息地;蟻山上的螞蟻正在忙碌的把熱量傳回洞中;野豬媽媽帶著小野豬在河邊淤泥洗澡




《亞馬遜的眼淚》



在劇集和綜藝絕對主宰的韓國電視屏幕上,自然生態類紀錄片始終是不怎麼起眼的存在。


不過,這部2010年製作的《亞馬遜的眼淚》卻是一個例外。這部片子被稱為「韓國有史以來最成功的紀錄片」,不僅電視收視率奇高,還被剪成電影版在劇場播放。


整部片子都是在南美亞馬遜叢林取景,不過,與其他紀錄片關注雨林動植物的角度不同,《亞馬遜的眼淚》的主要拍攝對象卻是生活在亞馬遜流域的兩個原始部落。


攝製組用250天的時間深入了土著們的生活,記錄下他們的生活習俗、社會分工、分配製度、倫理關係等,從中可以一窺人類文明可怕的影響力,原來哪怕是生活在原始森林裡的土著部落都不能倖免於全球化浪潮的碰撞和衝擊。


環境保護和我們人類息息相關

誰都不想生活在風起沙揚的環境中


在中國


人們已經意識到了樹木的重要性


從阿拉善沙漠的綠色覆蓋


到身邊的城市植樹美化


綠色的未來


即將悄然而至


編輯:實習生吳觀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掌中安徽 的精彩文章:

這些「最美書店」,你去過嗎?

TAG:掌中安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