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旅行攝影常見的5個誤區

旅行攝影常見的5個誤區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即便是很優秀的攝影師也難免會出現錯誤,進入攝影誤區,更不要說新手了。

所謂攝影誤區,很多時候都是人云亦云,如果你是一個新入門的菜鳥,經常會有一些半懂不懂又好為人師的所謂老手熱情地向你傳授一些所謂的經驗和門道,小心點,這裡面「坑」特別多,下面就是幾個著名的「大坑」。

01

廣角適合拍風景,長焦適合拍特寫

這是一個最常見的「坑」,大概 70% 以上的人都掉進去過。很多時候一提到廣角鏡頭就是風景照,一提到中長焦就是人像,廠家也有意無意地進行這種宣傳。但事實上,題材和焦段無關。如果多看一些別人拍的照片不難發現,其實許多優秀的風景照片都是用中長焦拍攝的,用廣角甚至超廣角拍的反而沒那麼多。下面這些示例照片都是用 50mm 以上的焦段拍攝的。

50mm | f/8 | 1/200s | ISO100 | 紐西蘭瓦納卡湖

100mm | f/10 | 1/500s | ISO200 | 西藏羊卓雍錯

180mm | f/8 | 25s | ISO 100 |佛羅倫薩聖母百花大教堂

16mm | f/2.8 | 1/1000s | ISO 200 | 拍攝於西班牙科爾多瓦維亞納宮

02

一定要用 M 擋, M 擋最專業,曝光最準確

這個「坑」也不小,雖然跳進去的人相對少一點,但那不過是因為 M 擋實在沒那麼好用,所以跳進去的通常都會幡然醒悟自己爬上來。

其次, M 擋曝光是不是最準確?這句話其實也不能說錯,但漏了一個重要前提,那就是在水平足夠高的人手裡。前面說了,準確的曝光有技術層面和藝術層面之分。相機只能做到技術上準確的曝光,而藝術上準確的曝光,則完全掌握在攝影師的手裡。如果用戶真的將曝光的那些參數組合爛熟於心,知道怎樣設置會出來什麼樣的效果,那用 M 擋確實可以做到準確。但如果達不到這個層次,連技術上準確的曝光都不能做到,那還不如把曝光這件事情交給相機來做。現在的相機已經越來越聰明,自動曝光比起亂掛 M 擋不知道要靠譜多少倍。至於有些人說用 M 擋拍出的東西更有質感之類的,那基本上就等於胡扯了。還記得決定曝光的三個參數嗎?光圈、快門速度和感光度。只要這三樣東西定下來,曝光是不會有任何區別的。

下面是一張用 M 擋拍攝的照片。

36mm | f/2.8 | 384s | ISO 100

這張照片拍攝於秦嶺主峰太白山,曝光時間長達 6 分多鐘,只能用 M 擋來拍,因為自動曝光的快門速度不夠慢而已。總而言之,如無必要,別碰 M 擋。

03

光線暗的地方要開閃光燈才能拍得清楚

這個「坑」也算是一個經典的「坑」了,不光是攝影愛好者,連很多相機的自動曝光程序也會掉進「坑」里。我們可試試把相機的曝光模式設置成全自動( Auto ),然後跑到某個陰暗的角落按一張,看看閃光燈是不是自己彈出來了。

很多人覺得閃光燈就是用來照明的,所以光線暗了自然就開閃光燈把它照亮一點。這個想法聽上去很合理,其實是錯的,錯誤的關鍵在於把相機和人的眼睛搞混了。人眼在光線暗的情況下會看不清東西,這時候開燈加強光線的亮度是有幫助的,但相機的曝光並非取決於場景亮度,而是之前說的那三個參數,光圈、快門速度和感光度。光線比較暗的時候,相機並不一定要靠增強光線維持正常的曝光,還可以靠改變這三個參數中的任何一個來實現,比如放大光圈、放慢快門,或者提高感光度,具體取決於相機的設置。

當然,有些情況下因為光線太暗,相機選擇的自動曝光參數無法滿足拍攝的需求,比如快門速度太慢無法手持拍攝,或者 ISO 值太高嚴重影響畫質。即便在這種時候,我們首選的也不是閃光燈,而是三腳架。儘管閃光燈確實可以增加環境亮度並解決快門速度和感光度的問題,但它會帶來另外的問題。

首先是閃光燈的照射範圍。因為閃光燈的亮度是有限的,只能照亮相機前方一定範圍內的東西,所以如果拍的場景很大,比如風景照一類,閃光燈除了照亮腳下的一塊地面之外,沒有任何效果。而如果拍的東西比較近,比如人像之類,那麼儘管前景的對象可以被閃光燈照得很亮,背景中的東西卻因為距離太遠而依舊很暗,如此一來會造成前景的東西亮到發白而背景一片漆黑。這時候需要使用夜景人像模式或慢速閃光同步,讓相機根據環境的亮度而不是前景閃光的亮度來確定快門速度。

其次是色溫的問題。閃光燈的光線色彩幾乎是全白的,而拍攝環境里有可能有許多不同的色彩。

那麼閃光燈到底是用來幹什麼的呢?說起來很簡單,就是補光用的

所謂補光,不一定是在光線不足的時候,也可以用在光線太強的時候。或者說背景光線太強,而主體亮度不足的時候,典型的情況(也是旅行中常遇見的情況之一)是拍逆光的人像時。

下面這張風景 + 人像的照片,如果不用閃光燈,人臉會非常黑,因為面部的光線比起背景的要弱許多,而閃光燈的補光正是用在這種情況下。其實如果不說,很難看出這張照片用了閃光燈,這正體現出使用閃光燈的重要原則——既要發揮作用,又要讓人感覺不到。

24mm | f/3.2 |1/800s | ISO 125

再來說說另一種需要補光的題材,那就是之前提過好幾次的夜景人像。夜景人像使用閃光燈一般需要用快門慢速同步,這個功能在不同的機器上有不同的設置方法,有些是通過專門的閃光模式選項,有些則是通過按下自動曝光鎖定( AEL )按鈕來實現的(半按快門按鈕之後按住曝光鎖定按鈕,然後再把快門按鈕按到底)。

使用快門慢速同步的時候,因為使用的快門速度是按照環境光來設定的,所以背景中的景物都能有足夠的亮度,同時因為開了閃光燈,前景的人物在閃光的一瞬間也能得到充足的曝光而不會因為快門速度慢而變得模糊。

在旅行的途中,能用到閃光燈的不外乎這兩種場景。其他時候即便光線再暗,也別把閃光燈打開。

04

拍好照片一定要用好相機

這是許多人腦子裡根深蒂固的想法。至於什麼是好相機,基本上等同於貴的或者大的相機。

為什麼說這是個誤區呢?因為好的照片具備多方面的特徵,評價一張照片的好壞有許多的維度。筆者個人會從以下幾個維度來評判。

( 1 ) 畫質——色彩、噪點、銳度等硬指標。

( 2 ) 技巧運用——構圖、曝光。

( 3 ) 表現手法——視角、視覺衝擊力等。

( 4 ) 思想——創意、故事性、給人的聯想等。

對於一般人來講做到前三點就已經很不錯了,就( 2 )、( 3 )兩點而言,即便用手機也可以做得很好。

24mm | f/3.2 | 1/800s | ISO 125

28mm | f/1.9 | 1/241s | ISO 40 (手機拍攝),西班牙格拉納達俯瞰

以上兩張照片都是用手機拍的,儘管談不上非常出色,但對於旅行而言,也算是不錯的產出了。

話說回來,不同的題材對器材的要求是不一樣的。比如風光、人像對器材的要求就比較高,而人文小品相對而言就要低一些。只要善用手裡的器材,用手機出好片也不是夢。

05

只有景點才值得拍攝

如果是跟團游,可能只有在景點才能拍到一點照片,其他時候基本上不是在旅館就是在坐大巴車。如果是自由行,那麼真的可以有許多的東西可以拍。很多時候真正有趣的照片往往並不是在景點,而是在那些想也想不到的地方拍到的。

90mm | f/2.8 | 1/60s | ISO 1600

這是張具有紀實風格的照片,很容易在火車站下來放風的時候拍到,只要在買雞腿、玉米、速食麵之餘稍微細心觀察一下就行了。而像青藏鐵路這樣的線路上,能拍的東西就更多了。

另外,現在大家出門常坐飛機。有不少人喜歡坐在靠窗的位置,起飛降落的時候掏出相機噼里啪啦地拍一通。說實話飛機上拍照不如火車上自由,但如果窗外真的有好看的東西,也完全可以拍出出色的效果。

16mm | f/8 | 1/80s | ISO 200

下面這張照片是在去西班牙的航班降落前大概十幾分鐘拍的,夕陽、雲層,還有湖光山色。坐飛機的一大好處是視角比較獨特,有些風景站在地面上絕對拍不到。要記得把機翼拍進去,只要構圖安排得當,機翼會增加畫面的趣味性。

63mm | f/4 | 1/500s | ISO 125

以上內容摘選自人民郵電出版社

《旅行的路上拍大片!超實用旅遊攝影書》

作者:王逸飛

還沒看夠?看這裡!

免!費!直!播!

今晚8點

王逸飛老師開講

捕捉生活美好瞬間

——讓你的日常隨拍引爆朋友圈

零距離學攝影

筆記本準備好了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ptpress攝影客 的精彩文章:

4個拍攝方案讓你輕鬆搞定昆蟲攝影
1招後期技巧,透亮你的天空

TAG:ptpress攝影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