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槍桿霸氣,筆桿硬氣!

槍桿霸氣,筆桿硬氣!

GIF

朱德書法

朱德(1886—1976),原名代珍,字玉階,四川儀隴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締造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中央軍委副主席、全國人大委員長等職。

朱德若干「最後一次」

最後一次賦詩酬唱毛澤東

1976年元旦前夕,康克清帶上家人把朱德從醫院接回家中。

元旦這天,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送了毛澤東新發表的兩首詞。第一首是《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第二首是《念奴嬌·鳥兒問答》。

一臉病容、身體仍未康復的朱德,一聽到這兩首詞的播音,頓時精神起來,不禁讚歎道:「毛主席的詞寫得真好啊!」

體質虛弱的朱德眼裡泛起了連日來少有的光亮,他興奮地告訴家人說:「主席這兩首詞,頭一首是他1965年5月到井岡山視察時寫的。這是他1929年1月離開井岡山後第一次回去,距1927年率秋收起義部隊上井岡山,已有38年了,故有『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句……」

那幾天,朱德一有空就給家人講解這兩首詞的內容,介紹有關井岡山的情況。有時,還叫工作人員反覆朗讀給他聽。此時,儘管朱德不能見到毛澤東,但是,他仍時常挂念與他共事50年的老戰友。

毛主席的詞激發了朱德的無限感慨,他情不自禁詩意勃發,反覆推敲,用一個多星期,終於寫下了《喜讀主席詞二首》,後刊登在《詩刊》1976年二、三合期(總第82期)上。朱德為這兩首詞作小引說:「毛主席詞二首發表,聆讀再三,欣然不寐。吟詠有感,草成二首。《詩刊》索句,因以付之。」

下面是《喜讀主席詞二首》中的第一首:

昔日上井崗,革命得搖籃。千流歸大海,奔騰涌巨瀾。

羅霄大旗舉,紅透半邊天。路線成眾志,工農有政權。

無產者必勝,領袖砥柱堅。幾度危難急,賴之轉為安。

布下星星火,南北東西燃。而今勢更望,能不憶當年。

風雷興未艾,快馬再加鞭。全黨團結緊,險峰敢登攀。

和第二首一起,落款為「1976年3月10日」。

這是朱德生前的最後詩作,也是他和毛澤東最後一次詩詞酬唱。

鄧穎超曾建議《人民日報》轉載朱德的這兩首詩,然而卻遭到了姚文元的蠻橫拒絕。在「四人幫」反黨集團被粉碎以後,《人民日報》為紀念毛主席誕辰83周年,於1976年12月26日特地轉載了朱德的這兩首詩。這是雨過天晴、烏雲散盡時對與世長辭的毛主席的深沉悼念,也是驅除四害、朝暉映照後對永眠九泉的朱德的親切告慰,更是在戰旗翻飛、吼聲如雷中對禍國殃民的「四人幫」的有力批判和討伐。

1966年,已80高齡的朱德,也未能避免 「文化大革命」炮火的攻擊。由於朱德功勛卓著,德高望重,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從「文化大革命」一開始就不肯放過他,儘管他已耄耋之年,仍將他視為篡黨奪權的障礙。他們唆使「造反派」對朱德貼造謠、誣陷的大字報,喊「打倒、炮轟」的口號。面對接踵而來的誣陷和迫害,朱德始終像紅軍時期毛澤東對他的評價那樣「肚量大如海,意志堅如鐵」。他鎮定自如地對夫人康克清說:「第一,歷史是公正的;第二,主席和恩來最了解我,有他們在我擔心什麼?」朱德不僅意志堅定,而且敢于堅持真理,實事求是。

與毛澤東的最後一次見面

1973年12月21日,朱德參加了中央軍委會議,毛澤東在他的住所會見了參加會議的人員。當毛澤東見到朱德這位許久未見面的老戰友時,要站起身來迎接。穿著一身深色中山裝的朱德見狀,趕緊加快步伐走到他的面前……

兩位巨人又見面了,又像井岡山會師時那樣,兩雙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

毛澤東拍著身邊的沙發,請朱德緊挨著自己坐下。這時,毛澤東滿懷深情地向朱德問候道:「紅司令,紅司令你可好嗎?」朱德仍用他慣用的四川話,興奮地回答:「主席,我很好。」

毛澤東拿起一支煙,劃火柴時似乎思考了一下,深深吸了一口之後,高聲對朱德說:「有人說你是黑司令,我不高興,我說是紅司令,紅司令。」毛澤東意味深長而詼諧幽默的話,惹得在場的人都不由自主地點起了頭。接著,毛澤東又風趣地說:「沒有朱哪有毛,朱毛,朱毛,朱在先嘛。」

當時的氣氛十分融洽。可是,誰也未曾想到,這竟然成了朱德和毛澤東的最後一次見面。

與周總理最後一次相見

1975年7月11日,朱德正準備到北戴河休養,身體稍稍恢復的周恩來一邊在病房內做「八段錦」運動,一邊讓衛士高振普打電話,請朱老總在去北戴河之前先來見見。

幾天前,朱德曾經想去看總理,但因為總理當時的身體不太好,不願讓年近九旬的朱老總看到他在病榻上的樣子,就沒有去請他。當時,朱德也不想影響總理的正常治療。當得知朱德去北戴河需兩個多月才能回來,周恩來擔心到那時自己的身體條件不會比現在好,於是熱情地向朱德發出了邀請。

這天下午5時50分,朱德走進總理的會客廳時,看見周恩來已經換下了病號服,並且遠遠地迎了過來。

朱德緊緊握住周恩來的手,聲音有些顫抖:「你好嗎?」

周恩來回答說:「還好,咱們坐下來談吧。」

朱德的動作有些遲緩,當衛士走過來扶他坐到沙發上時,周恩來關切地問:「要不要換一個高一點的椅子?」

朱德說:「這個可以。」

朱德同周恩來交談了20多分鐘。周恩來知道患有糖尿病的朱德有按時吃飯的習慣,為了不耽誤朱德吃飯,6時15分,兩位老人依依不捨地握手告別了。警衛員攙扶朱德上車後,周恩來一直深情地目送汽車遠去。

1976年1月8日,為黨和人民鞠躬盡瘁的周總理病逝了。

當時,朱德的身體也不好,才出院不久。組織上怕朱德悲傷過度,沒有立即告訴他總理病逝的消息。

當天下午,朱德還接見外賓,接受比利時新任駐華特命全權大使舒馬克遞交國書。回來後,康克清想讓他對總理逝世有個思想準備,便慢慢地對他說:「總理病情最近又有惡化。」朱德聽了後,沉默了一會兒,說:「不會吧,他的手術做得很成功,怎麼會這麼快就惡化了呢?」

到了晚上8點,收音機里播出周恩來逝世的訃告,朱德驚呆了。儘管他已經知道周恩來病情惡化了,但還是無法接受總理逝世的事實。聽著收音機里不斷傳出的哀樂,看到家人個個淚流滿面的樣子,他才肯定這一切是真的了。眼淚從他那飽經風霜的臉上流了下來,滴落在衣襟上。他坐在沙發上,沉默了很久……

工作人員告訴朱德,總理臨終遺言是要把骨灰撒在祖國的大地和江河裡。這時,朱德說:「過去人們死後要用棺材埋在地里,後來進步了,死後火化,這是一次革命。總理為黨、為國家、為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真是一個真正的徹底的革命家。」他一邊說,一邊流淚,還問:「你們知道總理的革命歷史嗎?」大家說:「知道一點,看了一些別人的回憶。」「你們應該了解總理的革命歷史!」說著,朱德就開始講周恩來革命的一生。當時,家人怕他過分傷心,身體受不了,沒有讓他說很多,但他仍不時自言自語:「你們知道總理的革命歷史嗎?」他陷入深深的回憶之中。

說的最後一句話是「要把生產抓好! 」

在朱德病重住院的日子裡,葉劍英特別關注他的病情,幾乎每天都要讓他的女兒打電話到醫院,詢問治療情況。鄧穎超、聶榮臻等一些老同志也紛紛來到醫院探視朱德。

在醫院裡,朱德仍然關心著國家的命運和前途。7月初,朱德已報病危,但神志還比較清醒。

一天,國務院副總理李先念來看他,朱德本來是閉著眼睛的,聽說是李先念來了,立即睜開,兩人緊緊地握手,朱德輕聲緩緩地說:「生產為什麼不能抓?哪有社會主義不抓生產的道理?」他喘口氣接著鼓勵說:「要抓好!」

7月5日這天,李先念、聶榮臻、王震、鄧穎超、蔡暢等來醫院看望朱德,他吃力地睜開雙眼,看著這些幾十年風雨同舟的老同志,嘴唇翕動著,想和他們說話,但沒有發出聲音,想和他們握手,但胳膊微微動了一下,卻沒有抬起來……

看著當年馳騁疆場、威震敵膽的總司令被病魔折磨得如此虛弱,在場的人都流下了眼淚。

此後,朱德一直處於昏迷狀態……1976年7月6日下午3時1分,朱德那顆為真理、為國家獨立、為民族解放、為社會主義事業跳動了90年的心,永遠地停止了跳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孔見 的精彩文章:

實用文化禮品四寶套裝
書法家必經的五個階段,你到哪裡了?

TAG:書法孔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