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心理學,做自己的心理治療師,拒絕心理從業者的心理操控!
作者:周雲騫,一位不願意稱自己為心理諮詢師的心理社會工作者,心理學院研究生,後現代主義綜融心理與社會學者,我的理想是為成為一名具有靈性特質的心理治療師,一輩子安靜讀書寫作的心靈作家,為社會弱勢群體提供公益的心理與社會援助服務。
剖得越深、活得越真。我是你們的心理學好朋友周雲騫。到今天為止,我已經把美國最好的心理學教材心理學津巴多的《探索心理學》26集的教程全部剪輯發布完畢,每一集都有標集數,每一個視頻我都是逐句重聽以後把關鍵詞提煉出來,方便大家學習。因為完美主義強迫症,經常弄到凌晨才能完成。很少有自媒體人會這樣做,因為對他們來說,粉絲和閱讀量才是王道!這種專業的內容,受眾面小,短期不會有利益!這套視頻,是非心理學專業和心理學專業共同喜愛的視頻。因為每個人基礎不一樣,理解起來會有深度不一,但是沒有關係,以後的分享中,我們還會再次學習到裡面的重點內容。對心理學感興趣,但是又不想看書的朋友,可有在閑暇時間看完這部視頻。
為什麼要把頭條號弄得那麼專業,沒辦法呢!我認為能一眼看懂,短期一學就會的所謂心理學,都不是心理學!雖然我喜歡靈魂、潛意識、超能力各種新奇古怪,但是總體上,我是個嚴謹的心理學者。我不想辜負大家對我的厚愛,我只是個引路人,啟迪者,我不是教師,我是陪大家走一程,帶大家建設屬於你自己的心理學體系,而不是接納我的理念和觀點!
雖然我說我要成為靈性特質的心理治療師,其實我終極理想是你們都學會了本領,讓自己失業!你能理解,「我的理想是為了讓自己徹底失業!」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嗎?
從今天晚上或明天開始,我會在《超心理》這個號首發關於心理諮詢和治療的入門內容,因為從8歲上小學開始,我就覺得我挺另類的,就從8歲開始剖,平均每年剖一次,內容名字我暫時想好了,就叫《自剖27刀,回溯我的抑鬱時光,教會你做心理治療師》。我的口號和樂嘉老師的《本色》差不多,叫剖得越深,活得越真。我帶你走進「准心理治療師」、心理社工周雲騫的內心世界,看我是如何自己和自己對話和治療,走出抑鬱,走過人生一道道坎的。還沒有關注《超心理》這個號的朋友記得關注一下。因為我不做收費諮詢,都是免費的。私信給我諮詢關於你個人問題的朋友,你可以把內容編輯好,按照事件的起因、過程、結果、你自己的努力(比如有沒有去悟空問答做過諮詢?),這4個部分寫成段落,發給我。我看到了,一定會抽空回復你。就算我水平不夠,不能解答你,我也會提示你應該讀哪方面的書。讓書中的前輩告訴你。你如果發了「雲騫哥,在嗎?」,我有時候會忙得顧不上。如果你寫大段的文字,我反而能看到。
我不稱呼大家為粉絲,網路那麼大,按照機器的隨機分配原則,我們相識相知,是緣分。我們是朋友,是平等的。我不會操縱你們每個人!發誓絕不做損害朋友利益的事情。這是我的性格測評報告。
MBTI性格測評報告:喜歡的朋友可以百度MBTI做93個題是免費的
我的全腦優勢圖
從上圖,可以吻合MBTI的直覺感性的判斷,擅長右腦功能的人,不太會做出特別出格的事情。兩份測驗同時測出了同樣的特質,說明了測評的有較高的信度。如果測評結果,符合周圍人對你的判斷,那就是說測驗結果有效度。順便把心理統計學的知識,和大家做了個提前預習。
喜歡心理測評的朋友,可以自己百度測驗名稱自己去做,我不做推薦,以免廣告嫌疑
左腦與右腦
每一篇文章我都必須經過驗證合理性,不做標題黨,不搬運雞湯和剽竊他人文章。引用內容,標註出處!分享的知識,即使是個人經驗也盡量找到心理學,社會學,哲學原理與之匹配,而非我一人情緒宣洩。做到客觀公正。
《探索心理學》視頻是《心理學與生活》配套視頻
津巴多:著名心理學家
社工是恪守利他主義者價值觀最徹底的一群人,因為他們會經歷比較長的時間的無薪和低薪的學習實習時間,心理社工開自媒體是為了幫助他人,而非個人獲益!即使他們在自媒體里獲得了收益,我想大部分社工也會和我一樣,扣除自己的生活費把餘款捐給社會中更有需要的群體。所以,一個特別關心粉絲和經濟回報的心理社工是不合格的,討好那些對心理不感興趣的人,粗製濫造文章,博人眼球,是有損社工形象的。
寫有深度、有溫度的文章去啟發和積極影響他人,尊重讀者自決,不對讀者、求助者行為操縱和道德綁架。因為感同身受,因為助人自助的使命感,我會竭盡所能,幫助像曾經的自己一樣的現在仍處於痛苦掙扎中朋友,能通過自學心理治療的途徑,告別藥物依賴,醫生、諮詢師的依賴,擺脫不良居心的心理從業者的家長作風、控制和操縱。
做自己的心理治療師
在一次北大心理博士的分享課上,我聽到他說在美國有20%的心理從業者和案主有不正當的性關係,我感到十分震驚!在當今中國心理諮詢和治療界,因為學位教育少,商業的培訓不到位,操縱案主的行為的比例應該比美國更嚴重!表現為家長作風、好為人師、刻意延長治療時間,曖昧關係,人身與行為控制。
話又說回來,心理諮詢師能從幫助案主的活動中獲益,就一定違反職業倫理嗎?北大心理學徐博士認為:諮詢治療師從諮詢和治療活動中獲得滿足自身情感和經濟需求,並不構成違反倫理,但是把諮詢師、治療師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案主的利益放在第二位,就構成了違反職業倫理。
這就是周雲騫為什麼要做心理學知識、心理諮詢與治療知識的普及這一個公益活動的主要動機。因為諮詢治療師也是人,是人就有人性,包括我自己,也很難保證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一定不發生損害案主利益的事情。要想真正防止這樣的事情發生,除了心理諮詢師、治療師自己恪守職業道德以外,還需要案主自己的努力!除非實現我這個腦洞大開的「幻想」,讓心理治療的本領走進千家萬戶,像吃飯說話一樣,成為一種本能,就徹底解決這個倫理難題!案主自己在家裡,在親密家人的幫助下,自己實現自我心理諮詢與治療。
這個夢才剛剛開始。我們學完了《探索心理學》的視頻,其實就是《心理學入門的300本必讀書籍》的第二本書《心理學與生活》的視頻版。我們學的第一本書還記得嗎?有的同學已經忘記了,是《對偽心理學說不》。
心理學必讀300本書籍
小白到達人的六部曲,我們才剛剛開始
在接下去的時間裡,我會分兩步走,第一步就是基礎知識部分,繼續按順序講。第二步就是把心理諮詢和治療的內容提前,同步進行,因為畢竟時間不等人,我們的很多小夥伴,是急需這個知識治療自己身上的各種奇怪問題。
好了,就寫到這裡,關於心理諮詢師的職業倫理問題,你有沒有遇到一些問題,歡迎你在下方參與討論。我的觀點是遵照案主自決,反對心理諮詢師滔滔不絕好為人師的操縱。實際上,操縱對那些沒有能力做決定的案主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你怎麼看?


※老天給了你智慧錦囊,可惜你卻讀不懂天書!性格先知者論天生優勢
TAG:超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