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有一種拖延症,叫王家衛

有一種拖延症,叫王家衛

有一種拖延症,叫王家衛

有一種拖延症,叫王家衛

拾遺物語

有人說學會長大的第一件事,

就是背叛自己的童年夢想,

可也有人,一直拖延長大,

不願從自己的夢中醒來,

這個人,是王家衛。

1958年,一個叫王家衛的孩子,

在上海灘呱呱墜地。

父親是海員,社團背景。

外公是著名的園林設計師,

上海法租界的花園,

都以請到他外公設計為榮。

打小,父母就培養他的審美能力,

把他放在外公身邊接受熏陶。

父母也已經替他規劃好了人生藍圖:

"成為跟外公一樣偉大的設計師。"

五歲那年,他隨父母移居香港。

而這次移居,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他學粵語拖拖拉拉,直到13歲才會說。

"我只會說上海話,

沒有朋友,每天都是獨自一個人。"

為了排遣他的孤獨,

母親只好經常帶他去看電影。

看完電影回家,每每經過一個"重慶大廈",

母親就會說:"那個地方太複雜,你不能進去。"

此時任誰都不會想到——

20多年後,他進入這個童年禁區,

帶著影帝、歌后,偷拍了《重慶森林》,

獲得四座金像獎。

有一種拖延症,叫王家衛

▲ 童年的王家衛和家人

有一年,王家衛看了電影《法外之徒》,

他的眼裡,一下燃起了火苗。

"我要成為戈達爾這樣的導演。"

母親笑得樂不可支:"你就省省吧!"

當時的王家衛如何回應不得而知,

或可把《東邪西毒》中的一句台詞視為王家衛跨越時空的回應:

"每個人都會堅持自己的信念,

在別人來看是浪費時間,她卻覺得很重要。"

從此,琢磨電影佔據了他大部分時間。

他會帶著錄音機到電影院,

邊看電影邊錄下自己的觀感,

同時記下電影的精彩對白,

回家後又重寫一次。

一次數學課,老師走到王家衛課桌前,

拿起他的筆記本:"這是什麼?"

"你的課太無聊,這是我寫的電影劇本。"

老師把筆記本一摔:"出去!"

有一種拖延症,叫王家衛

▲ 青年時代的王家衛

考大學,王家衛要報考導演系。

父母給他兩個選擇:

第一個:繼承外祖父的職業,成為設計師。

第二個:報考導演系,自己掙錢上學。

"那時的香港不像現在可以隨便打工。"

不得已,

他只能報考香港理工大學平面設計系。

但事實證明,這是王家衛的一次暗度陳倉——

兩年後,王家衛放棄學業,

偷偷報考了TVB第一期編導培訓班,

培訓結束,被安排了助理編導職位。

王家衛很賣力,

一個人負責了幾乎所有劇集的瑣碎事。

那時製作費極低,身心疲倦又常遭責罵,

王家衛活得甚至比雜工還卑微:

"在當時,沒有任何證據顯示,

我有機會成為導演。"

有一種拖延症,叫王家衛

一年後,王家衛選擇離開TVB,

加入當年最牛的新藝城影業,當編劇。

幾個月後的一天,新藝城的老闆黃百鳴,

突然發現,公司有個叫"王家衛"的編劇,

從來不到公司上班,

也從來沒給公司交過劇本,

但是薪水照領不誤,

已經持續了好幾個月。

打電話詢問負責他那組的鄭則仕,

鄭則仕也很鬱悶:

"對呀!我們現在整組人還在等他的劇本。"

黃百鳴讓人把王家衛找來,

讓他解釋不上班不交稿的原因,

王家衛氣定神閑地說:

"我需要安靜,不被打擾,

我要寫出一個偉大的劇本。"

"兄弟,坐在你面前的不是制衣廠老闆,

我也是編劇!

黃百鳴簡直要氣得笑了出來,

"你要知道,《搭錯車》用了48小時,

《靈氣逼人》寫了72小時,甚至破全香港票房紀錄的《最佳拍檔》也不過寫了7天。

你浪費了幾個月居然一個字也寫不出來。

限你兩個星期,趕快把劇本交出來。"

就這樣,王家衛還是又拖了一個月,

劇本才交了出來。

黃百鳴問鄭則仕劇本怎樣?

鄭則仕回答:廢紙一堆。

"炒了他。"

前腳離開新藝城,

後腳王家衛又去了永佳電影公司,仍是編劇。

結果,一個喜劇劇本又拖了9個月,

交稿時,老闆說:

"我們都已經拍完,在拍續集了。"

王家衛又被炒了。

有一種拖延症,叫王家衛

還好,最窘迫的時候,

王家衛認識了劉鎮偉。

劉鎮偉把他介紹給影之傑電影公司,

老闆鄧光榮很猶豫:

"我聽說他不會寫劇本,被炒了幾次魷魚。"

劉鎮偉拍著胸脯,說:

"大佬,信我啦,他行的。"

鄧光榮抱著懷疑的態度同意了。

許是吃一塹長一智,也是不能辜負好友的力薦,

王家衛一改拖延毛病,

很快寫出一部黑幫片《江湖龍虎鬥》,

票房1500多萬港元。

鄧光榮拍拍他的肩膀:"不錯。"

趁熱打鐵,王家衛又寫了一部黑幫片,

說服鄧光榮投資,

找到了正當紅的劉德華主演。

結果,再次大賺。

這部電影的名字叫《旺角卡門》,

口碑與票房齊飛,獲得九項金像獎提名。

整個電影圈都在說:"這個導演有前途。"

後來發生的事證明,面對王家衛的拖延症,

人們還是想像得太天真。

有一種拖延症,叫王家衛

趁勢而上,

王家衛又向鄧光榮講了兩個故事,

希望鄧老闆投資拍成上下集。

他講得生動無比,

鄧老闆聽得熱血沸騰,當即拍出4000萬港幣,

請來當時的六大當紅偶像——

張國榮、梁朝偉、劉德華、張學友、劉嘉玲、張曼玉。

但是,王家衛其實並沒有完全準備好,

甚至沒有一個完整的劇本,

劇本是一邊拍一邊從零寫起。

結果,才拍完上集(《阿飛正傳》)就耗費了3000多萬,導致預算嚴重超支。

可已經上了王家衛這艘賊船,

鄧光榮只能打碎牙和血吞了。

待到上映,《阿飛正傳》正面對陣的是周星馳的《賭俠》,票房慘敗,不到兩星期就慘淡下線,

1000萬港元都未達到。

鄧光榮急火攻心,被連夜送進醫院打點滴。

沒過兩年,公司破產,退出影視圈。

整個電影圈都在說:"這個導演不能碰。"

王晶拿王家衛開涮:"王家衛餓死老闆。"

有一種拖延症,叫王家衛

▲ 王家衛和好友劉鎮偉

寫劇本拖延,被炒魷魚。

拍片拖延,票房沒保證,投資公司倒閉。

整個香港電影圈幾乎"封殺"了王家衛,

沒人敢用他。

"如果失敗之後還能呼吸,

那就不要心灰意冷,再艱難也要振作。

堅持雖然很累,但放棄可能是終生的隱痛。

很多改變就在於我們下一秒的忍耐。"

他不相信電影只有一條路可以走,

"我要自己製作自己發行。"

於是,他和劉鎮偉搭夥,成立了澤東電影公司。

他寫劇本,劉鎮偉出去籌錢。

拍個什麼題材的片子呢?

當時徐克的武俠片《東方不敗》火了。

兩人一合計,請林青霞,拍武俠。

劉鎮偉跟投資方談,

第一筆投資很快就到了。

未料,王家衛的拖延症再次發作,

原計劃三個月拍完,可拍到剛一個月,

王家衛竟全部把劇本作廢,全部推倒重來。

劉鎮偉一看,簡直要氣瘋了:

"哥哥,你這麼干不行啊。"

這時,投資方下了軍令狀,最後通牒:

"不管用什麼方法,要趕上賀歲檔!"

兩人連夜開緊急會議,

王家衛接著寫原來的劇本。

劉鎮偉帶著原班人馬,現編一部新電影。

最後,劉鎮偉的《東成西就》一個月拍完,

票房大捷。

王家衛的《東邪西毒》拍了兩年,

票房慘不忍睹。

不過,此片獲得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影片,張國榮一舉拿下最佳男主角。

自此香港電影圈流傳開這句話:

"拿獎找王家衛,賺錢找劉鎮偉。"

有一種拖延症,叫王家衛

▲ 《東邪西毒》劇照

那時,很多人不懂王家衛如此任性的拖延,

放著掙錢的商業片不去拍,

為什麼一直跟自己較勁?

其實在他第一次執導的《旺角卡門》中,

他已借主角說出了答案:

我寧願做一天的英雄,

也不要成世做條蟲。

他已經向人們證明了自己在商業片的能力,

現在他想證明的是自己兒時那個被媽媽嘲笑的夢想。

如果說長大是背叛自己兒時夢想的過程,

王家衛一直在拖延長大。

王家衛曾說:"要拍所謂的商業電影,我行。

但是按照這樣的標準拍下去,

我頂多是一個優秀導演,

而不是獨一無二的導演。"

他沒有小目標,他的拖延,

其實是一種延遲滿足感,

因為他有更大的目標。

有一種拖延症,叫王家衛

更大的目標,意味著更誇張的拖延。

《2046》拍攝長達五年。

《一代宗師》,甚至被調侃為"一代失蹤"--

籌備13年,拍攝又歷經3年。

有人問:這麼長時間裡,你在幹什麼?

"我在想怎麼把民國武林打造出來,

要足夠地理解造型、衣服、生活習慣,

北方人吃什麼,南方人吃什麼,

一個月賺多少錢,花多少錢……

做不好功課,我捨不得拍攝。"

拍戲時,編劇怕他。

每一場,即使已經寫好了劇本,

畫完了分鏡,可一到了現場,

王家衛還是會翻來覆去地折騰。

每次拍片,鄒靜之都緊張得要死:

"王導隨時隨地都會推翻剛寫好的,

問有沒有什麼更好的想法。

我不知為此揪掉了多少頭髮。

給他寫劇本耗費十倍精力時間。"

不管是表演、服裝、對白、調色、音效,

甚至是當地的空氣、景象、節奏,

都一定要符合他的要求才行。

直到他說:"哎,這個感覺對了!"

所有人都在抱怨,他拍攝太拖延,

"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建了組打草稿,

拍了兩個月可以不要,管你掙錢不掙錢,

管你演員罵不罵,管你對得起對不起誰,

我就是要這口。"

然而王家衛說:"我沒覺得拖延,我是仔細,我比很多人都快。"

《一代宗師》上映,獲得奧斯卡三項提名。

對王家衛來說,做電影和做人一樣,

要有自己的節奏。

一部電影從開始到最終完成,

每一幀每一秒都要做到極致。

有一種拖延症,叫王家衛

▲ 梁朝偉和王家衛

王家衛的拖延還表現在:不斷的NG及NG。

"既然喜歡拍電影,

所以每一個細節都要做到精彩絕倫。"

拍《阿飛正傳》時,拍梁朝偉吃個梨,

拍了27次。

王家衛一直跟梁朝偉說:

"不行、不行,重來、重來。

你以為演電視劇呢,把你那套收起來。"

梁朝偉大受打擊,回家就拖地,

一邊拖一邊哭,足足哭了一個禮拜。

然後,跑去問王家衛:

"我是不是真的那麼差?"

張學友演一個舉頭表情,做了60多次。

最後,王家衛說了一句"算了",便離開了。

張學友"心裡非常不舒服",從此分道揚鑣。

有人問:你可以NG很多很多次,直到演員崩潰?

王家衛:對,直到他們崩潰。

在王家衛心裡,電影的標準不能降低,

所有人員和工作都要到達目標。

有一種拖延症,叫王家衛

拾壹

為了拍好電影,他絕不會有任何妥協,

不管對方是哪位大腕。

拍《春光乍泄》時,

邀請張國榮去阿根廷拍戲。

等了三個星期沒開工,張國榮每天都會腹瀉。

頭一天,兩人本已研究好怎麼拍,

但他一覺醒來,

把沒拍的和已拍的都否定了,

全部都要重拍,而且每次都這樣。

有一天,張國榮終於忍無可忍,大罵:

"我跟家衛多年交情,他實在太過分了。"

兩人就此鬧翻,再沒有合作過。

杜可風在《春光乍泄》攝影手記中說:

"劇組的每個人都很羨慕張國榮,

每個人都待不下去了想走,

但是每個人都做不了張國榮。"

拍《一代宗師》時,

有場十分鐘的戲"雨夜對決",

梁朝偉每天晚上7點開始,泡在水裡,

到早上七點不斷NG,連續了30個通宵。

梁朝偉跑去跟王家衛說:導演我不行了。

王家衛不管,接著拍。

"後來,照X光,是氣管炎,

在床上躺了5天。"

王家衛覺得為了電影,

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大家最重的是人情,最怕負的是義氣;

王家衛最重的是電影,最怕負的是戲。

有一種拖延症,叫王家衛

▲ 《花樣年華》劇照

拾貳

但這些被王家衛得罪的人,

總會在某些時候特別懷念他。

因為在王家衛的電影里,

他們塑造了一生最經典的橋段:

《花樣年華》里,

張曼玉穿著旗袍和梁朝偉在樓梯間的相遇。

《春光乍泄》里,張國榮那段獨舞。

《重慶森林》里,

王菲在咖啡店邊工作邊聽搖滾的樣子。

《一代宗師》里,梁朝偉雨中打鬥的場景。

在王家衛的電影里,他們大放異彩。

梁朝偉在其他人的片子里也抽煙,

張國榮在其他人的片子里也跳舞,

但只有在王家衛的電影里,

才能把煙抽得這麼有格調,

把舞跳得這般妖嬈。

在他的電影里,

一個鏡頭拍上百次是常事便飯。

為了拍好每個鏡頭,

他不惜任何代價榨乾演員。

他寧願得罪投資人、演員,

但不願辜負他的夢。

有一種拖延症,叫王家衛

▲ 王家衛和太太陳以靳

拾叄

所有人都會抱怨王家衛的拖延症。

唯有一人懂他,一直在身邊支持他。

這個人的名字,

永遠出現在演職員表上第一位,

她,就是陳以靳。

王家衛和陳以靳在TVB相識,

當時她是TVB監製,

兩人經常在一起討論電影。

王家衛當時籍籍無名,前途未卜。

陳以靳家境殷實,事業有成。

但陳以靳不顧家人反對,

主動向王家衛求婚。

很多年後,陳以靳講述了這麼一個場景:

婚後,一個夏夜,停電。

王家衛拿著手稿,躲進了浴缸中。

未久,陳以靳推開浴室門,

發現勞累過度的王家衛睡著了,

身邊,撒了一地凌亂的手稿。

王家衛曾說:

"電影是第一個夢,也是最後一個夢。"

這個夢,他一直不急於醒來。

END

· 有一種愛叫點贊 ·

歡迎轉發朋友圈。

公號轉載須經授權,並不得用於微信外平台。

法律顧問 | 重慶沁山律師事務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遺 的精彩文章:

湯蘭蘭案:為了崇高目的是否可以採用卑鄙手段?
你拒絕過的東西,才是你的價值

TAG:拾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