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個有趣的靈魂,多麼重要

一個有趣的靈魂,多麼重要

又是開學日。重新回歸一種生活,上學,讀書,散學,只要你喜歡,總可以找到快樂的源泉。而生活的瑣屑,從來都是如影隨形,忙裡偷閒,自得其樂,方可在不自由的生命里覓得一脈清泉,渴,飲之,蒙塵,濯洗之。

第一周。從上周周六就開始了,漫長的七日。再次見到朝夕相處的同事,日光之下無新鮮事,互道安好,簡短敘事。開會,領備課本,備課,周而復始的日子,看似重複單調,其實都是不同的,恰如我們的思想,今日之我已非昨日之思,所讀書目,目之所遇,耳之所聞,皆是新的,即使一冊舊書,一部舊電影,再看已生髮出新的意義和感悟,不同時光,不同閱歷,萬事萬物的投影不再相同。

依舊是忙碌。最初的工作開始總是頭緒紛雜。銜接了去年的工作,是2017至2018學年度的下學期。所承擔的工作還是相同的,連課程表都不曾改變。先周備課,語文十個教案,書法、初一初二音樂教案各二,共十八個教案。教學工作總結四個。馬不停蹄的書寫和思考。寫在紙上的,印在心間的,上課時,如呼吸一樣沛然而出的引導,都需要精心準備。安於當下每一件小事,從中獲得愉悅。

第一二天,語文書還沒有來。我把初三下冊的古詩文嘗試歌吟,居然每一首都如舊歌,或婉轉,或悲壯,都各得其趣。找出初中文言文全解,從初一的篇目開始歌唱,妙趣橫生。

第一堂語文課。我開了《經典詠流傳》第一期視頻,我想把學生帶入詩詞的意境,帶入那種經典文化的浸染中,讓他們也可以把每一首詩詞、甚至文言文都歌之、吟之、舞之、蹈之,想來是多麼風雅和美好之事。每一篇詩文,從初讀到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吟唱出來,這是理解和體悟的過程,思想感情的把握,重音輕音的掌控,音調的拉長和短促,都需要用心,可一會不可言傳的意蘊就在輕歌慢吟中領會。

翻開書卷,泛黃的書頁溢出新的光輝,《明日歌》、《臨江仙》、《苔》、《墨梅》、《銅官窯瓷器題詩》,關於時光的,關於歷史的,關於生命的,關於風骨的,關於愛情的,一一打開,傳承和發揚,深情和投入,我看到孩子們用心傾聽,特別欣慰。我希望課間,路上聽到孩子們口中清唱著,不再是網路遊戲等。

我唱著: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唱: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唱: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唱: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心君不知。慢慢找到感情的著落處,心中的歡喜就一層一層溢出來,像是泉水汩汩,在初春的風裡,是為清歡。

遺憾的是,我不會簡譜。想古人,皆是妙通音律,寫出一首詩詞,即可自譜自唱,古代的詩書禮樂的確給人浪漫和各方面的培養。而今,精通音律者,除了專門學音樂的,也很少見了。如我,若是可以譜曲,就可以把我思量出來的每一首詩文,都記下來,傳唱,可惜,只能一聲嘆息。呼籲中國的教育不要再以應試來殘害孩子,各門課,尤其是音樂和美術,都應該從一年級就開始真正普及,讓孩子從題海中逃逸出來,如自然的野草茂然生長。

多麼期待我所接的每一個初一孩子,都會一門樂器,可以即興演唱,可以活潑如天地間的精靈。我害怕看到一張木然的愁眉苦臉,害怕聽到讀一首詩詞讀到嚼成了煎餅湯。我需要花費一千倍的力氣,也無力把他們拉回到春風旖旎的山路上,看陌上花開,感受青青子衿,呦呦鹿鳴。

確幸的是,每節課,無論語文、音樂還是書法,我都可以在課前和孩子們一起唱起來。我先唱給他們聽,「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或者:「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還有:「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長煙落日孤城閉……」然後讓他們自己去感悟詩詞的意蘊,用自己喜歡的旋律唱出來。

第二天,我給大家唱了。叫起來很多人,能夠張開嘴唱的竟不多。可喜的是,李越的演唱的《武陵春》:「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最後一句,緩緩盪開,愁之有形,愁之沉重,在歌吟中,慢慢道出。語文素養,有時候真的不是語文老師可以掌控的,它和你的家庭教育,和你的讀書修養,息息相關,最重要的是,關乎心靈,敏感的、孤傲的,豐盈的靈魂中,才會有逸興橫飛,才會有飛星傳恨,才會有良辰美景虛設,才會有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才會有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在浩瀚的歷史中,在卑微如螻蟻、如滄海一粟的一生中,在奔波輾轉,暫寄浮生的單程旅行中,一個有趣的靈魂,多麼重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止於水 的精彩文章:

在薄情的世界深情活著之一往情深

TAG:雲止於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