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小說中經常出現的金丹、元嬰等詞,出自哪裡?

小說中經常出現的金丹、元嬰等詞,出自哪裡?

愛看小說的同學們對修真等說法,肯定不陌生,尤其是對金丹、元嬰等等描述,也是耳熟能詳,因為幾乎所有修真類小說都採用類似的設定。

我們知道,修真、修仙類小說,是我們中國特色的一個類別,這是因為涉及到大量的中國傳統文化和本土道教文化元素,不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萬萬是寫不出來,也看不太明白的。

當然小說難免有瞎編亂造的嫌疑,這也使得很多人產生誤解,認為其中金丹、元嬰等修仙元素也是瞎編亂造的,其實不然,這些都是正經八百的道教概念,並且歷史悠久。那麼問題來了,小說中經常出現的這些術語,是誰發明的?出自哪裡?有什麼根據?

道教中,學道修行,求得真我,去偽存真為「修真」,所以修鍊有成的人被稱為真人,這是一個古老的概念,真人最早出自《莊子》,甚至比道教的歷史還要悠久。

而金丹一詞出自晉代著名道學家,葛洪的《抱朴子·金丹》:夫金丹之為物,燒之愈久,變化愈妙;黃金入火,百鍊不消,埋之,畢天不朽。服此二物,煉人身體,故能令人不老不死。

當然葛洪說的這個金丹,是一種外丹,也就是道士燒煉的不死葯,這種理論已經沒落了,而小說中說的金丹,一般是指內丹,內丹的概念也很古老,是指以身體為鼎爐,精氣神為藥物,注重周天火候煉藥,而在體內凝練結丹,從宋代開始成為道教主流,著名的全真派就是以修鍊內丹聞名。

而元嬰這個詞最晚在唐代的《長生胎元神用經》中就有提及,道教中不常說元嬰這個詞,最早老子經常說的概念叫做嬰兒,或者赤子,也是一種修行境界,所以實際中元嬰這個詞出現的遠比金丹要晚。

道教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漢代,但目前的道教修鍊體系大概也就是元明時期才完善的,可見道教的修鍊方法也一直在完善和摸索之中,並沒有像小說中描述的那樣有一個非常清晰明確的過程。

這也說明小說中只是借用的道教術語,除此之外的修鍊境界和方法的描寫,肯定是不存在的,誰也不敢說怎麼怎麼練就一定能成仙之類的,這一點上道士怕是要羨慕小說中的世界了。

目前內丹派的修鍊分為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四個境界,最終的成就是修鍊出「陽神」,但陽神距離成仙還有差距,就算如此也沒見誰煉成,都是理論而已。

所以說道教也並非無所不能,都有自身的局限性,不過道教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其理論依據和文化內涵,是現代幾本小說比不了的,如果能多了解一下肯定會有所受益。

我是鹹魚道長,感謝您的支持。

中國本土神話中的創世神有幾位?除了盤古你還知道誰?

盤點中國神話中的四大九首神獸,看起來都不好惹

中國本土神話沒有六道輪迴,人死後都去哪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鹹魚道長 的精彩文章:

一副千古絕對,讓女子成了尼姑,男子吐血而亡
史上最好學的人,相傳他有七十二位老師

TAG:鹹魚道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