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851爆發了規模龐大的農民起義,太平天國運動

1851爆發了規模龐大的農民起義,太平天國運動

早在鴉片戰爭之前,清政府已經相當腐敗了,中國國內的各種矛盾也已經十分尖銳。鴉片戰爭失敗後,中國的大門被西方列強的炮艦打穿了5個窟窿,鴉片和各種洋貨源源地涌了進來,而中國的白銀卻大量地流出,幾千年維持不變的中國封建的自然經濟結構開始逐漸解體。鴉片戰爭後,為了支付巨額的軍費和賠款,清政府瘋狂地向人民搜刮、榨取,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更為深重的災難,人民的生活進一步惡化,與封建統治者的矛盾也比戰前更為尖銳。龔自珍很早就預言的「山中之民的反抗鬥爭,在鴉片戰爭以後可謂是層出不窮。據《清實錄》等清代官方文獻的保守記載,從1843到1850年間,各地各族人民的反抗暴動達七十多起,而南方諸省尤甚。隨著人民與清王朝之間鬥爭的日益激化終於在1851年爆發了規模龐大的農民起義——太平天國運動

眾所周知,太平天國的締造者是洪秀全,從1851年9月發動金田起義,到1864年6月天京陷落前夕病逝,洪秀全始終是太平天國最主要的領袖。所以,我們就從洪秀全說起

洪秀全(1814~1864)原名仁坤,是廣東花縣(今廣東省花都市)人,花縣屬於說古中原話的客家人的縣份。洪秀全出生於一個中農家庭,其父兄都以耕田謀生,他卻從7歲起就入私塾讀書,接受了比較正規和系統的文化教育,尤其是傳統儒學的教育。後來由於家境的限制他曾一度輟學在家,幫助父兄們種地,但很快就受聘成為本村的私墊教師。與當時一般的讀書人一樣,洪秀全也有志於通過科舉考試進入仕途,以謀得一官半職而耀祖光宗、封妻蔭子。從16歲開始,洪秀全曾3次赴省城廣州應試,可是他的考運一直很差,每次都是名落孫山,連科舉中最低級的秀才也沒能考上。科場的屢試不第,對洪秀全的心理打

擊很大,但他還沒有完全灰心,決心再作最後一搏。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他又赴廣州應試,但結果仍與前3次相同。這次失敗,使洪秀全徹底喪失了對科舉的信心,同時內心深處也產生一種強烈的屈辱感和挫折感,這使他追憶起1837年(道光十七年)第三次科舉落榜後的段心路歷程

837年,洪秀全第三次到廣州去應科舉考試時,他曾從在廣州的傳教士那裡得到了一部名叫《勸世良言》的基督教宣傳品,當時他對這本「勸道」的小冊子並不在意。後來落榜回家,他得了一場大病,在病中有一種幻覺,天上有位老人和一位中年人,贈給他寶劍和書,要他斬除「妖魔」,還對他說:你還有幾年不會清醒,但不要緊,你有一本書這本書會告訴你怎麼去做,你只要照書上說的去做就行了。後來他病好了,一直到1843年應試之前,洪秀全對此事沒有認真對待過。但這次考試的失敗,使精神嚴重壓抑的洪秀全回想起了這場大夢,並找出《勸世良言》來認真地閱讀

勸世良言》共9卷,其作者是個中國人,名叫梁發,廣東高明縣人,曾當過雕版印刷工人,1816年(嘉慶二十一年)他接受洗禮成為基督教徒,後來又被立為牧師、傳教士。《勸世良言》的內容,多半是集《聖經》中的章節而成,而又以東方的語言來描述一個陌生的西方神話,其內容神秘,詞句晦澀,按照當時中國人的認知經驗和思維方式完全會把此書當作類似《五公經》、《應劫書》、《推背圖》等一樣的民間神秘宗教的書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洪秀全 的精彩文章:

帝王秘史 | 身受3357刀,太平天國最後一個皇帝16歲走完悲催一生
天平天國東王楊秀清,真的是謀反嗎

TAG:洪秀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