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某教授說「書法家故意寫錯字」說起

從某教授說「書法家故意寫錯字」說起

[ 本文共計1909字 · 建議閱讀時間4分鐘 ]

文 |程先進

前兩天晚上看書看的有點興奮,睡不著,於是打開網易公開課。隨手點開了武漢大學一著名教授的《中國文論經典的詩性魅力》公開課。教授說有時候書法家為了留白,為了美觀,會少寫一點或一橫,他是故意寫錯別字的。嚇得小馬懷疑這些年上了假學,第二天上課差點遲到!

以上是緣起。

近幾年總是聽到學文的人在鄙視學書法的人沒文化,寫錯別字是被罵的最狠的一條!

呃……那我們今天就說說寫錯別字。

順帶說一句,錯字是錯字,別字是別字,兩者不是同一概念。

不得不承認,當前寫書法的人即便是所謂全國名家其作品裡也常出現錯字,特別是寫篆書草書的書家。但是,這個全國名校的文學院的著名文學教授也在課堂里充分展現了他的對書法以及文字學的無知!

所以啊,就這一點來說,誰也別笑話誰,半斤八兩罷了,況且學書法的人也沒笑話你們寫的字有多難看啊!

寫書法的人寫作品都用繁體字,其中出錯的多半是繁簡對應比較複雜的字。

繁簡字並非簡單的一一對應,有時一個簡化字對應好幾個繁體字,在一句話中使用的意思不同,其對應的繁體也不同。

例如「里」字,用作長度單位、鄰里等意思的時候,對應的繁體就是「里」;而用作與外相對的內的意思時,其繁體便寫作「裏」或「裡」。如下圖中,某著名書法家便把王維的《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中「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的表居所之意的「里」字寫成了里外的「裏」。

還有很多比這個「里」字對應的繁體不知複雜多少的字,在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

而學文學的人平時寫個文章神馬的用簡化字就ok了,所以寫錯字的概率會小很多。況且據小馬所知,很多學文學的人會寫的繁體字、異體字還沒有學書法的人多!說到草書篆書之類,那就更是呵呵了!

當看到古代書跡中有些字少一橫或少一點的時候,除了有像某著名教授一樣說書法家故意寫錯字的人之外,還有些人則迷之肯定地教育小白「書法無錯字」。

小馬就奇了怪了,憑什麼書法就可以無錯字?是書法家都有「四目」,還是萬歲爺給他們發「免錯字金牌」了?

如下圖的「德」字,用某教授的話說就應該是這麼多一流的書家為了留白不約而同地故意寫錯字,而王羲之老師、柳公權老師偶爾還會忘記故意寫錯字!

其實用現在的簡化字正體去評判古人的書跡的正誤是一件非常無知的事。

說到這,不由地想起前段時間看到一個帖子,有個人用他那連中學語文課本生字表裡的字都還不能認全的文字學知識指出了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里所謂的二十多個錯字!

文字是一種文化現象,具有時代性和歷史性。時代在發展,文字也在變化。新字在不斷產生,不少老字也在陸續退出歷史舞台。

有些字,我們現在不能這麼用,不代表當時不能這麼用。有些字是我們現在所熟知、常用的,而在那個時代卻還沒產生。有的字現在看少了一橫,在當時卻都那麼寫(如上圖的「德」字),只是現在把它歸類到異體里去而你不知道罷了(不信你就翻翻字典,德字在歷史上出現過的寫法多達十幾種)。還有些字是為了避諱而少寫了一筆,你也不知道罷了!

現在簡化漢字規定了一個字只有一個正體,然而那個時代,這個字有七八種寫法都在流行!請回答孔乙己老師的問題——回字有哪幾樣寫法?

那個說《蘭亭序》里寫錯了二十多個字的人跟那個看見駱駝說是馬背腫了的人有什麼區別呢?

小馬有句話是這麼說的,無知不是你的錯,無知還出來唬人就是你的不對了。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古人也有寫錯字的時候,不管是因為一時疏忽寫錯的還是真的就不知道而寫錯了的,那都是寫錯了。我們大可不必為古人找個這麼不負責任的借口——「書法無錯字」!

文字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古人稱之為「小學」。歷代都有很多研究文字的學者。宋朝有個叫作王安石的大佬也想染指,寫了本《字說》,其中對文字的解釋就錯誤百出,至今還留下不少笑話。清朝研究文字學的學者就更多了。當然研究文字學不是研究怎麼不寫錯別字那麼簡單!

再舉個看似很簡單的字為例。去年小馬同學寫個扇面,內容是唐伯虎的詩:儒生作計太痴呆,業在毛錐與硯台。問字昔人皆載酒,寫詩亦望買魚來。

當寫到「呆」字時小馬就呆住了。你若查字典能查出這個字形,然而這個字形是「保」字的異體,而並非呆傻的呆字。請教了好幾位文字學專家才知道呆傻的呆在唐宋時期用「騃」或用「獃」來表示,而「獃」無篆字,只好借用「騃」的篆體。

其中有位教授也不知,但他很明確地回答我,他從沒注意過這個字,也不知道該怎麼處理。

看看,這才是真正的學者,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而不是張口瞎說,欺負小馬是無知小輩!許慎在寫《說文解字》時不也對他不能解釋的字直接「闕疑」么!

在此感謝這幾位給我答疑的教授!

可見寫錯字也不是什麼特別沒文化的事兒,當然我們也不能以此為借口,就說寫錯字就是正常現象!起碼要做到簡單的、常用的字不寫錯,有些字實在是太……

萬一寫錯了,那就爭取下次不寫錯吧

出品人 · 施晗 | 主編 · 柴天鱗

責編 · 李魚 小國寶 聶海燕|美編 · 苗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走尋 的精彩文章:

葉恭綽:寫字的修養,是學問和品格的綜合體現
30歲以上的人,每個記憶里都住著一幅這樣的畫

TAG:走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