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查理芒格:人類誤判心理學,看懂這個你會少犯一半錯誤

查理芒格:人類誤判心理學,看懂這個你會少犯一半錯誤

股神巴菲特的頂級合伙人查理·芒格以自己的經驗總結出的心理學嘗試,共25條,看完受益匪淺,整理如下:

誤判心理學

1. 獎勵和懲罰超級反應傾向

好的激勵機制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不恰當的激勵機制則能夠導致人們在做壞事的時候覺得自己是正當的。所以非常需要認清自己及他人做事的目的是什麼。

這也可以應用到應對拖延上,每天強迫自己先完成不喜歡然而必要的工作,再獎勵自己去處理那些自己喜歡的任務。

2. 喜歡/熱愛傾向

人類喜歡和熱愛被喜歡和被熱愛。許多情場上的勝負皆因他/她能否表現出額外的關懷和愛護。一般來說,人類終生都會渴望得到許多和他毫無關係的他人的憐惜和欣賞。

喜歡和熱愛是一種心理調節工具,促使人們:(1)忽略其熱愛對象的缺點,對其百依百順;(2)偏愛那些能夠讓自己聯想其熱愛對象的人、物品和行動(愛屋及烏);(3)為了愛而扭曲其他事實。

3. 討厭/憎恨傾向

與「喜歡/熱愛傾向」相反的模式,也會造成與「喜歡/熱愛傾向」相反的心理調節效果。

4. 避免懷疑傾向

人類的大腦有一種儘快做出決定,以此消除懷疑的傾向。這種傾向在困惑和壓力的環境下會尤其容易發生。

所以法庭和陪審團需要休庭討論去抵制這種傾向。而商場購物的衝動情緒會促使你購買許多大量事後發現用不上的東西。

5. 避免不一致性傾向

大腦的抗改變傾向使人們傾向於保留以下幾種東西的原樣:以前的結論、忠誠度、身份、社會認可的角色等。比如工作中,之前做的錯誤報告,為了表現得前後一致而會在原來錯誤的報告基礎上做出錯誤推論。

查理說:「正確的教育應該是一個提高認知能力的漫長過程,以便使我們變得足夠有智慧,能夠摧毀那些因拒絕改變傾向而被保留的錯誤想法。」所以我們需要不斷去檢查那些僵化的結論和態度。

避免不一致傾向帶來的影響有好有壞:

死抱著錯誤觀念不放手

大多數人會選擇表現出與他們的公共責任、新舊公共認同相一致的行為,利於社會穩定

人們在獲取一樣事物的過程中做出的重大犧牲將會提高他們對這一事物的忠誠度(拚命獲得的愛情,哪怕事後相處不滿意也不願意放手)

A對B先在小事上提出需求,然後逐漸提高要求,B即使不願滿足也往往會妥協(比如行賄受賄)

知識傳播和更迭的速度變慢

6. 好奇心傾向

好奇心能使人們在正式教育結束後很久依然擁有許多樂趣和智慧。

7. 康德式公平傾向

康德以其「絕對命令」而聞名,他要求人們遵守某些行為方式,如果所有人都遵守這些方式,那麼就能夠保證社會制度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最好的。人們共同遵守一些約定俗成的規則行事,而更有一些則變成了法律。

康德式公平傾向則是指人們都表現出並期待從別人那裡得到康德所定義的這種公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8. 艷羨/嫉妒傾向

「驅動這個世界的不是貪婪,而是妒忌。」

9. 回饋傾向

人類有以德報德、以怨報怨的傾向。這種傾向明顯能夠促進有利於成員利益的團體合作。(在博弈論中有一個經典的實驗就講這種以德報德、以怨報怨的機制能夠帶來最好的長期博弈結果,似乎也可以論證這是人類社會長期進化的結果)

而化解過激的敵意的標準方法是,延遲自己的反應。「如果你覺得罵人是個好主意,你可以留到明天再罵。」

這種回饋機制也被用到商業推銷中,當別人給你提供一點小禮物,然後要求你買他的東西的時候,你很可能為了報答他而當了冤大頭。(所以原理各種不必要的營銷活動)

10. 受簡單聯想影響的傾向

許多條件反射是由簡單的聯想引發的。比如價格高的東西質量好,廣告中的名人效應,一些所謂的幸運數字和幸運物品,富二代的優渥生活和他們人品之間的關聯等等。

審慎地看待這些關聯,尤其容易引發熱愛或厭惡。

11. 簡單的、避免痛苦的心理否認

現實太過痛苦,令人無法忍受,所以人們會否認現實、會扭曲各種事實,直到它們變得可以接受。我們或多或少都有這種毛病,而這一傾向的極端後果經常會與愛情、死亡和對化學品的依賴有關。(極端的栗子如《穆赫蘭道》,精彩講述一個潦倒女子南柯一夢的故事)

「未必有希望才能夠堅持」,能過做到這一點的人是非常可敬的。

12. 自視過高的傾向

人們會高估自己,就像90%的司機都覺得他們的駕駛技術在平均水平之上。自視過高的傾嚮往往使人們偏愛那些和自己相似的人,而相似的人組成的團體總是容易走向極端。自視更高也會使人們以為自己有很大的主動權而做出衝動的決定。

解決方法——客觀。這一條很難去糾偏的原因在於自己已經走偏了,而且還會為此而尋找借口。所以可能更好的辦法是找一些真誠的朋友提供反饋,接受建議。

13. 過度樂觀的傾向

人們不但會表現出簡單的、避免痛苦的心理否認,而且甚至在已經做的非常好的時候,還會表現的過度的樂觀。

解決愚蠢的樂觀主義的正確方法是通過學習,習慣性地應用費馬和帕斯卡的概率論。(11、12和13想表達的都是要客觀看待現實世界)

14. 被剝奪超級反應的傾向

失去造成的傷害比得到帶來的快樂多得多;如果有個人即將得到某樣他非常渴望的東西,而這樣東西卻在最後一刻飛走了,那麼他的反應會像這件東西他已經擁有了卻突然被奪走了一樣。這兩種對損失已有的好處和損失即將擁有的好處的反應,就是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這些損失可以是財產、愛情、友誼、勢力範圍、機會、身份或者其他任何有價值的東西。

比如,一戶人家本來已經有很大的住房面積,卻因為鄰居稍微的侵犯就大發雷霆;賭徒也會在輸錢後表現出更加急躁的心理;投資者則會更加關注那些糟糕的項目而做出錯誤的挽救措施。

15. 社會認同傾向

人類有自動根據他看到的周邊人們的思考和行為方式去思考和行動的傾向,也會受到別人不行動的誤導。例如,青少年特別容易由於社會認同傾向而出現認知錯誤,所以某種程度上購買學區房是有道理的。

對人類社會而言,下面兩種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在壞行為散播之前阻止它

倡導和展現所有的好行為

16. 對比錯誤反應傾向

因為人類的神經系統並不是精密的科學儀器,所以它必須依靠某些更為簡單的東西,比如通過對比來捕捉信息,這就造成了人類的對比錯誤反應傾向。

人們會在前後兩個物品的對比中做出不符合事實的判斷,比如著名的同樣一杯溫水,手先放入熱水和冰水中再放入這杯溫水就會得出不一樣的結論;或者商店的打折促銷,先提高原價再打折的伎倆。

17. 壓力影響傾向

突然的壓力,會導致人體內部的腎上腺素激增,推動更快、更極端的反應。

壓力有時會和社會認可傾向、避免不一致傾向等共同作用讓人做出不理智的判斷,不過,適度的壓力是能夠改善人們的表現的。

18. 錯誤衡量易得性傾向

人類的大腦是有限和不完美的,它很容易滿足於容易得到的東西,受這種影響人類會高估容易得到的東西的重要性,因而展現出易得性——錯誤衡量傾向。這種傾向的一個後果是,那些及其鮮明的形象,由於便於被記住,因而容易被認知,因此在綜合判斷的時候應該有意低估它們的重要性,而有意高估那些不那麼形象的證據的重要性。

在一些重要事情的判斷上,最好有檢查清單把每一項都做到位,而不是根據快速得到的一些信息就做結論。

19. 不用就忘傾向

大概不用解釋。

「明智的人會終身操練他全部有用然而很少用得上的、大多數來自其他學科的技能,並把這當作是一種自我提高的責任。」

20. 化學物質錯誤影響傾向

這裡指一些酒、毒品等。

21. 衰老-錯誤影響傾向

年齡的增長會造成認知衰退,而每個人認知衰退的時間早晚和速度快慢不盡相同,帶著快樂不斷地思考和學習在某種程度上能夠延緩不可避免的衰退過程。

22. 權威-錯誤影響傾向

人類社會的權利結構增強了人類天生就有的追隨領袖的傾向,因而容易迷信權威。

23. 廢話傾向

有些人可能只是不知道如何表達,但「讓那些啰哩啰唆、喜歡說廢話的人遠離嚴肅的工作」。

24. 重視理由傾向

人天生就熱愛準確的認知,以及獲取準確認知中的到的樂趣。所以傳授知識的時候最好的講明推理過程,吩咐工作的時候最好能講明原因。

如果人們畢生致力於將他們直接和間接的經驗懸掛在一個解釋「為什麼」的理論框架之上,那麼他們對知識的吸收和使用會變得更加容易。

有趣的是,萬一一個人給出的理由哪怕是毫無意義的或者是不準確的,也能使他的命令和要求更容易得到遵從。

25. lollapalooza傾向——數種心理傾向共同作用造成極端後果的傾向

我們在分析一件事時,很難把它完全歸入某一個心理學傾向里去,更多的是多種傾向複合作用、相互影響的結果。所以也需要有全面的認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掌盟Studio 的精彩文章:

華為為何拒交專利費,高通與華為就和解專利糾紛進行磋商,有望數周內達成
互聯網賺錢的新路數,人工智慧催生出的眾包平台

TAG:掌盟Studi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