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田士勛:唐詩的四個階段

田士勛:唐詩的四個階段

唐朝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朝代,這個時期經濟繁榮,社會安定,文化藝術取得輝煌的成就,特別是古典詩歌處於極盛時期。

詩歌創作在唐代已成為社會文化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朝廷的科舉制度也由寫論文取士改變為詩賦取士。在流傳下來的文學典籍《全唐詩》中,就輯錄了兩千三百多位詩人的近五萬首詩歌。

在詩歌史上,一般把唐代詩歌分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個階段。

初唐,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至唐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12年)這近一百年的時期。如果以重大歷史事件劃分的話就是從唐高祖李淵建立大唐開始到第三次玄武門之變(唐玄宗李隆基的奪門,並非李世民的奪門,參看下邊的附錄)以前。

初唐詩歌仍未擺脫陳隋時期風格,太宗李世民及周圍的文人詩作浮艷柔麗。上官體綺錯婉媚。只有魏徵、王績、王梵志等少數人能自拔於流俗,但他們仍未擺脫六朝後期「采麗競繁」的影響。

直到初唐四傑,詩歌的內容和形式才有所開拓。可以這樣說,初唐詩壇,最有代表性的是陳子昂及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初唐四傑的逐漸完成了詩歌的聲律化,奠定了中國詩歌中律詩的形式。使唐代詩歌呈現出自己的面貌。經過他們的努力,詩歌的題材從宮廷的奢靡走向社會的大眾生活,風格也從纖柔卑弱轉變為明快清新。雖然有如此大的改變,但仍未完全擺脫齊梁之風,真正廓清梁陳詩風影響的,是武后時期的陳子昂。他提倡「漢魏風骨」,以復古為革新,抵制浮靡詩風,主張恢復詩歌反映現實生活的優良傳統。他的詩歌剛健樸素,為唐詩的發展開拓了道路。

另外,初唐還有沈佺期、宋之問和文章四友(李嶠、崔融、蘇味道、杜審言),他們的作品多是奉和應制、點綴昇平,但他們其他題材詩中,也有一些佳作,尤其是杜審言的詩。但他們的主要貢獻在律體完成方面。沈、宋、杜三人被後世稱為五、七言律詩定型的奠基人。

盛唐,從唐玄宗開元元年(公元713年)至唐代宗永泰二年(公元766年)。如果以大的歷史事件劃分的話就是唐玄宗的玄武門之變以後到安史之亂(大致這麼劃分,安史之亂時期,直到結束之後三兩年,詩歌依然繁榮)。這時期是唐朝詩歌最為繁榮,成就最高的時期。

盛唐詩人在陳子昂、四傑、沈、宋的基礎上,進一步把正確的方向和完美的形式結合起來。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詩歌全面繁榮,名家大量出現。

盛唐詩歌題材豐富,風格各異,有人歌頌自然,有人嚮往邊塞,有人高歌英雄主義,有人發出失意的嘆息。眾多的詩人,在浪漫的氛圍中自由地創作,因此,他們的作品精麗華美、雄健清新、形象超妙、韻律和諧,表現了時代共同的藝術特色,共同營造出震撼後世的「盛唐氣象」。

邊塞詩和田園山水詩在盛唐詩中比重很大。邊塞詩派以高適、岑參、李頎、王昌齡為代表,他們的作品氣氛濃郁、情調悲壯,多用七言歌行或七絕。其中,岑參以寫邊塞詩見長,高適的詩歌較能反映民間的疾苦。田園山水詩人以王維、孟浩然、儲光羲、常建最知名,他們的詩多反映閑適、退隱的思想情緒,色彩清淡,意境深幽,多用五言律絕和五言古體。這派詩人在發掘自然美方面比六朝人前進了一大步,其中以王維成就最高。真正能代表盛唐詩壇的大詩人當推「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他們的詩歌對中國後世的詩歌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們的詩歌,是盛唐詩歌最高成就的標誌。李白的名作,以安史之亂前為多。內容、題材豐富,氣勢雄放,想像豐富,風格飄逸,多側面、多層次地反映唐朝時期的社會生活和時代心理。杜甫的詩則是動亂時代的詩史,忠實地記錄了國家的變亂和人民的苦難;博大精深,沉鬱頓挫;開新樂府運動先聲。在詩歌語言、格律、技巧等方面,他善於轉益多師,廣泛地吸取前人和並世作者的經驗,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為後世詩歌發展開闢了眾多途徑。另外,元結、沈千運、孟雲卿等人也是此期較有特色的詩人。

中唐,唐代宗大曆元年(公元766年)至唐文宗大和九年(公元835年),如果以歷史事件劃分,大概是安史之亂以後到宦官干政,即牛李黨爭時期(唐文宗是宦官擁立的,牛李黨爭持續時間也很長,不多說)。

中唐之初,國家衰落,詩壇也不景氣。劉長卿和大曆十才子詩學王維,精緻秀潤,但內容多浮淺。盧綸、李益有部分蒼涼傷感、意境雄渾的邊塞絕句。此期較傑出者是韋應物,其田園山水詩高雅閑淡,而其樂府歌行則於婉麗流美中頗寄諷喻。此外,戎昱、顧況、戴叔倫等也有反映民生疾苦的佳篇。永貞革新和元和中興使詩壇重新活躍。

白居易、元稹、李紳、張籍、王建一派倡導新樂府運動,寫下大量廣泛反映現實、批評時政的政治諷喻詩,風格舒徐坦易。白居易以諷喻詩見長,他在詩歌中諷刺橫徵暴斂,反對黷武戰爭,攻擊豪門權貴,另外白居易努力使自己的詩歌語言更加通俗、流暢,生動感人,因而也為廣大讀者所喜愛。而韓愈、孟郊、李賀、賈島一派則以奇險峭刻見長。但韓詩氣豪,孟詩思深,李詩幽麗,賈詩清苦。李賀是一個短命的詩人,但只活了二十餘年,他生活窮困潦倒,仕途不順,但他的詩歌想像豐富,立意新奇,構思精巧,用詞瑰麗,富有浪漫主義色彩和較濃厚的唯美傾向、傷感情緒。此外,姚合詩清奇僻苦,盧仝、劉叉等人以奇崛見長。兩大派之外,柳宗元的詩或澹泊雅麗,或哀怨激越。劉禹錫的詩精練含蓄,意境優美,韻律和諧。這一時期,詩人們的創新精神和個性風格是異常突出的。

由上可知,中唐詩人中的佼佼者有白居易、元稹和李賀等。

晚唐,是唐文宗開成元年(公元836年)至唐哀宗天佑四年(公元907年),就是宦官干政即牛李黨爭以後。這一段時期,皇帝的權利旁落,節度使逐漸發展壯大,隨之而來的是詩歌也走向沒落。雖然也有幾個不錯的詩人,基本上算是迴光返照,不復盛唐氣象了。

晚唐詩歌,與五代詩風相近,漸趨纖巧。雖有過在文學史上產生重大影響的作者和作品,但總的來說,缺少盛、中唐的闊大氣魄與渾融境界。傑出詩人李商隱、杜牧(活躍在晚唐前期)在詩歌藝術上有獨特的貢獻。其詩聲情流美,翰藻醲郁,但傷時憂國,哀怨深沉,有種沒落感。杜牧的詩歌將清新與冷峻熔為一爐,非常適合他在詩歌中表達政治抱負和激情。李商隱則以精心的結構,瑰麗的語言,沉鬱的風格,體現出自己在仕途上歷盡的坎坷,詩歌常流露出傷感的情調。他著名的《無題》詩究竟是愛情之作,還是隱喻政治內容,在詩歌評論界至今還有爭論。溫庭筠才思清綺,詞采穠麗,但格調低。他也是有佳篇秀句而總體風格輕淺纖微。此後詩家多是效法前人,藝術上無重大突破。

另外,晚唐較有名的詩人還有皮日休、陸龜蒙、聶夷中、杜荀鶴、羅隱、韓偓等人。

上邊提到的唐詩四個階段的劃分,只是個大概劃分,並不十分嚴格。

附錄:唐朝的三次玄武門之變

第一次是李世民於626年6月4日發動的,殺死太子李建成,成功奪權,8月登上帝位。

第二次是由太子李重俊於707年發動的,終被誅殺,導致韋後一門權傾朝野。

第三次是李隆基與太平公主於710年發動的,成功誅殺韋後及其黨羽安樂公主、上官婉兒等人,李隆基正式走上政治舞台。並於712年,接受其父唐睿宗李旦的讓位,登上帝位。後太平公主與李隆基發生不可調和的矛盾,太上皇求情也不管用,被殺。

如果要展開說,文中任何一個節點或事件,都是長篇大論,不展開說了。

Mar 30th,2017

本人的公號如下:

酹月誰邊

詩詞歌賦對聯,書法,小故事等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酹月誰邉 的精彩文章:

TAG:酹月誰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