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深讀兩會:「學前教育」有爭議?不妨先從基礎抓起

深讀兩會:「學前教育」有爭議?不妨先從基礎抓起

有位全國人大代表,連續三年建議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他就是宇華教育集團董事長李光宇。

「幼兒園入園難、入園貴,根本原因是優質的學前教育資源太少、太搶手。只有把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範圍,大幅提升國家對學前教育的財政性經費投入,才能從根本上破解這一難題。」

李代表說的不無道理。據統計,我國0至6歲的兒童人數超過1億。近年來,我國學前教育發展迅速,然而入托難、入園難仍是各地面臨的共性問題。特別是「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後,本就「產能不足」的學前教育將面臨更大的壓力。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周洪宇認為,一種教育是否能納入義務教育,一是要符合義務教育的基本屬性,二是要符合義務教育的條件屬性。義務教育的基本屬性是公共性,條件屬性是普及性、免費性和強迫性。只有四種屬性都符合,才應該而且有可能納入義務教育。我國憲法和相關法律都明確規定了適齡兒童、少年、未成年人享有接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法定監護人有送適齡兒童、少年、未成年人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的法定義務。義務還是不義務,這是個大問題。

爭議尚存的狀態下,不妨先從基礎抓起。

怎麼夯實基礎,對症才能下藥?3月10日,全國政協委員、教育部原副部長、總督學,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劉利民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的記者會上就給出了方向。

「如果從整個教育體系來看,學前教育仍然是其中的一個短板,是發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矛盾集中領域。」劉利民介紹說,2009年,當時學前教育三年普及率是50.9%,在世界上處於一個低水平。通過政府兩期的三年提升計劃,使學前教育三年普及率從50.9%提升到了79.6%。

這麼快的發展為什麼還不夠?主要是我們底子薄、欠帳多。

「現在如果描述學前教育的狀況,那就是公辦園少、民辦園多、無證園亂。」 劉利民說。

事實上,政府部門已經注意到了這一現象。去年5月,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社部四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的意見》,為了解決「入園難、入園貴」,《意見》特彆強調,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2020年要達到80%左右。

而在劉利民看來,未來一個時期怎麼做,就是12個字:擴資源、增普惠、強監管、提質量。

具體來看,增加或者是拓展學前教育的資源供給,加大對普惠園的扶持力度;增加學前教育投入,中央財政和地方政府都要下大力氣;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把好入門關,提高待遇,加強師德、法制的培養;更要加快立法,用立法的方式來明確各級政府在發展學前教育過程中所履行的責任;同時,要加強對幼兒園的監管。除了加強人防、物防、技防,家長更應積极參与到管理中,加強溝通和聯動。

可喜的是,教育部門已經在進行相應的部署。在教育部2018的工作計劃中,學前教育相關的內容佔了相當大的一塊,在立法、隊伍和監管等方面,都提出了一些具體的舉措。

更為令人欣喜的是,「運用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加強對兒童托育全過程監管,一定要讓家長放心安心」的表述,已被明確寫入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未來,學前教育的安全監管將得到全社會前所未有的重視。

我們期待,改變「學前教育」的短板,腳步邁得再大些、再穩些,讓祖國的花朵們在步入社會的第一站,就能夠沐浴著溫暖的陽光,更加健康、快樂地綻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網 的精彩文章:

「兩會預熱」:6組數據夯實中國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信心
進入改革的「兩會」時間

TAG: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