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生氣傷五臟,疏肝理氣用中醫簡易推拿

生氣傷五臟,疏肝理氣用中醫簡易推拿

生一次氣毀一次健康,生氣導致的疾病與由風寒暑濕等外因導致的疾病不同,會直接損傷五臟功能,後果更加嚴重。

肝主疏泄條達,肝氣既不能抑鬱,也不可亢盛,應保持一種活潑靈動的生機,這樣才能氣機調暢、氣血和平、心情舒暢,生理功能和諧。

中醫專家分析:生氣動怒,肝氣生髮太過,不止傷肝,肝火亢逆上行,影響及肺,木火刑金,則肺失清肅,從而形成肝火犯肺的病變。

若肝鬱氣滯,疏泄失職,肝氣犯胃,則胃失和降,從而形成肝胃不和的病變,出現脅痛、胃脘脹滿疼痛、消化不良、不思飲食、呃逆噯氣、吞酸嘈雜等癥狀。

生氣時情緒激動,心中煩躁,很難靜下心來,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就很難入睡,引發失眠。身體得不到充分休息,不能及時解除疲勞,天長日久,則勢必危害身心健康。誘發心血管疾病,損傷免疫系統,誘發甲亢,加速腦細胞衰老,引發猝死 。

都說「生氣是百病之源」,但人總有按捺不住脾氣,想要發火撒氣的時候。

中醫專家教你簡易穴位推拿,疏肝理氣

1. 肝火上炎型--按揉太沖穴

肝火上炎的主要表現是煩躁不安、頭暈目眩、口苦目赤、性急易怒等。

太沖穴在足背側,在第1跖骨間隙後方凹陷處,用拇指指腹按壓點按該穴3~5分鐘,注意按壓力度可稍大,以有酸脹痛感為佳。

2. 腎水不濟型--按揉湧泉穴及太溪穴

肝火過旺,心血不足,也會導致腎水不濟、虛火上炎,產生腰膝酸軟、眩暈耳鳴、盜汗失眠等問題。

湧泉穴位於足掌心,第2、3跖骨間,蜷足時呈凹陷處。先將右腳架在左腿上,用左手掌摩擦右腳心的湧泉穴,直至腳心發熱。

太溪穴位於足內側,足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盤腿正坐,用左手拇指指腹按壓右側的太溪穴,按順、逆時針方向各按揉20次,然後以相同手法按壓左側的太溪穴。

3. 肝胃不和型--按摩內庭穴及中脘穴

肝氣鬱結,胃失和降,以脘脅脹痛、噯氣吞酸、情緒抑鬱等為主要表現。

內庭穴位於腳底部,足背第2、3跖骨結合部前方凹陷處。彎曲大拇指,用指尖下壓揉按穴位,早晚各1次,先左後右,各揉按3分鐘。

中脘穴位於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用拇指點中脘穴,力度以自己能夠承受為準,堅持10秒鐘,重複數次,直到癥狀減輕。

4. 三焦積熱型--按摩外關穴

當三焦有熱,面紅耳赤、心煩燥熱、口鼻生瘡、大便燥結等現象。

外關穴位於人體的前臂背側,手脖子橫皺紋向上三指寬處。按摩外關穴時,可以一邊緩緩吐氣,用力按壓2秒鐘,反覆5次,再以相同次數按壓對側即可。

快,關注這個公眾號,一起漲姿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福佑中醫 的精彩文章:

常見中藥材之解表葯——紅參
常見中藥材之解表葯——薺菜花

TAG:福佑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