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的故鄉我的家

我的故鄉我的家

我的故鄉我的家

2018 火車直達縣城

從省城蘭州到縣城渭源,一個半小時火車直達,縮短的不僅僅是距離,而是和整個大世界的接軌。

列車穿越山嶺,橫貫故鄉,一切恍如離奇的夢境。

2018年3月,通往老家的火車還不足半年,高速公路全線貫通剛剛一年,另有重大消息,2019年,時速350公里的高鐵將開始修建。

高鐵時代,一個封閉了太久的地方,將不知會帶來什麼?

一年前,通往省城的公路,還是一路擁堵,說是公路,倒不如說是農用通道,架子車、三輪車、自行車,拉豬的、趕羊的......

這樣的交通,外面的人誰願進來,就連走出去的人,都怕著回來。

火車一響,黃金萬兩?

關鍵的問題是......

農村人口急劇減少

種地的人越來越少,多少間土屋瓦房,早塌了角,長滿了草,主人至少十年前就離開了這裡,新建的防震房,紅磚青瓦,門前依然掛了鎖,村裡走一圈,冰鍋冷灶,人稀少得讓人心生恐懼。

比起從前,不是條件不好,山頭上早架起了信號塔,柏油路鋪到了家門口,引來了自來水,種地種樹都有了補助金

再好的政策,再多的補助,還是留不住人,男人走了,媳婦帶著孩子進城上學,兒子媳婦走了,老人進城伺候孫子,熟識的人一個帶著一個,把多少輩人的農民,硬是變成了一個個職業工人。

比起前些年,也沒什麼不好,外出的人,城裡有了房,留守女人、兒童、老人的問題,得到了最好的解決。

多變的婚戀

生存方式再變,人的價值觀念再變。

變得最轟轟烈烈的,要算是女孩子們的愛情婚姻觀,曾經,山上女孩們的夢想,就是嫁到川里,種上水地,住上大磚房。

現在的女孩,卻沒心思看你有多少地,蓋了什麼房,而是關心你會不會打工掙錢,能不能在城裡過日子,所以,農村的小伙娶媳婦更有了難度,彩禮也水漲船高。

為了娶到媳婦,十萬、二十萬的彩禮,下了血本,東挪西借,媳婦是娶回了家,但在這個紛紛擾擾的世界,誰願在花開的季節,整日窩在山溝里,風吹日晒,受苦受累。

心裡有了攀比,就有了騷動,婚姻也就變得不那麼慎重,越是年輕的媳婦兒,就越是無法安分守己,手機電話、微信QQ的普及,讓這些早早結婚,又不滿足現狀的年輕媳婦們,有了大有作為的天地。

「跟人走」的事件頻頻發生,由稀奇到見怪不怪,奇葩的是,招了上門女婿的女人,也會跟了別人走,拋下父母和孩子,理由無非還是想過上好日子,只是可憐了幼小的孩子。

一個村裡能出現三個四個的,一個鄉,一個縣,該有這樣多少的不穩定?

感謝黨的好政策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留下來的還得好好地過日子。

村裡人說,農村沒了真正的窮人,至少溫飽不成問題。

大家都在感謝政府,感謝黨的好政策。

說最窮最窮的那幾戶人家,已經都成了村裡的好戶,是玩笑也是事實,各項扶貧幫困,都是優先考慮,沒兒沒女的五保戶,也有了月入千元的工資,就連那個動不就去討飯的蛋蛋,都蓋起了新房,日子過得滋滋潤潤。

也有人也說,扶貧政策確實地好,就是養肥了一些懶人,一位政府工作人員說,他們那鎮上,有一個鐵杆低保戶,吃的油頭光面,一天的工作就是到鄉上領油領面,不給都不行,不幫扶,哪能實現人人奔小康?

扶貧政策還衍生了另一個現象,就是沒兒沒女的五保戶,年輕力壯時,都是其他兄弟們願意接納的對象,可年齡大了,就沒人願搭理,山不轉來水轉,扶貧政策落實了,每月拿上了工資,轉眼又成了香餑餑。

農村的養老

說起孝敬,養老問題是談了幾千年的話題

記得小時候,山上有一對老人,生了八個兒子,可80歲時還自己種地,自己收割,吃水時,兩個老人就去山下抬,那個蹣跚前行的鏡頭,久久的定格在那一條盤旋山路上,想起來,覺得做老人真難。

前些日子,一位輪流吃飯的母親,由於在「爭議」的日子裡,無門可進,寒天雪地里,被活生生的凍死在兒子們的大門口,不知這些新「牆頭記」導演們,是否想過自己也有老去的那一天。

在農村,沿著山路走走,總會看到聽到,兒孫們住著高檐大窗的新磚房,兩鬢白髮老人們,住著風吹雨漏的破棚房,一邊是四菜一湯,一邊是清湯冷麵。

中國古代有一個故事,說是兒子厭倦了扶養耳聾眼瞎的老母親,就裝進了一個小推車,拉到後山裡要扔掉,小孫子也跟了去,回來時,小孫子問:「爸爸,你為啥把車子也扔下了?」這人回答:「一輛破車子有啥用!」小孫子就說:「那等你老人,我用什麼拉著去扔你啊!」

老家有句話,前檐的水往後檐不流,這就是一種傳承。

住進城裡的老人

傳統的農村,孝道畢竟還是主流。

見到老人時,已完全是一位城裡老太太模樣,衣服整潔,面色紅潤,笑容時時掛在嘴角,反覆的說著:「現在的社會太好了,有享不完的福。」

她獨自住著一個兩居室的電梯樓,是四個兒子合力為她租的。

兒子們也在縣城買了房,誰有空就往她哪裡跑,屋子裡,總是兒孫滿堂,都去時少不了帶這帶那,誰家做了好飯就請她過去,她還不想去,說是走樓梯費勁。

接父母進城,不在種地受苦,住上暖氣房,這也成了當下農村人孝敬父母的最新方式,尤其是能給老人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

人走屋空,土地荒蕪,已成當下的一個現狀,但總歸朝著好的方向走,高鐵時代的來臨,願能夠建起梧桐林,引來金鳳凰,還有那些時時想著歸來的遊子。

350公里時速的高鐵時代,省城至縣城半小時可抵達,會不會?能改變故鄉人的另一種生活模式,比如在農村大片閑置的土地上,建起一個個生態園,過膩了城市生活的人們,周一上班,周末回去種一塊地,採摘一些天然綠色蔬菜,養一些生態雞鴨。

那時的農村那時的家,會不會又成了銀窩窩,一切皆有可能。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門獨飲 的精彩文章:

TAG:清門獨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