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8歲男童不聽話、總是跟人對著干,醫生卻說非「叛逆」,是「對立違抗性障礙」

8歲男童不聽話、總是跟人對著干,醫生卻說非「叛逆」,是「對立違抗性障礙」

不聽話,不受約束,總是和成人對著干。我們一般認為這是青春叛逆期的典型表現。但是,湖南湘潭年僅8歲的男孩浩浩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難道他提前進入了「叛逆期」?

3月12日,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湖南省腦科醫院)兒少心理科葉海森副教授解釋,浩浩所患的是一種常見於10歲以下孩子的心理問題——對立違抗性障礙。

浩浩的父親李先生回憶,大概一年前,不知什麼時候起,浩浩開始脾氣有點大,在外面玩耍時如果被別人碰了,一定要打回來或要別人給他說對不起

替換高清大圖

(網路圖,僅供參考)

慢慢地,浩浩一有不如意,情緒反應愈加激烈。一次,浩浩在學校與同學發生摩擦,老師批評教育了他,他竟吵著不想讀書了。另一次,在機場過安檢,浩浩亂跑,被保安攔住,他一下就被激怒,動手就朝保安打去,父母花了很大功夫他才平靜。

「現在這孩子脾氣越來越大了,我們什麼都得滿足他,不然他就大哭大鬧,而且在公共場合也這樣,不分對象就罵人,管也管不住,讓我們特別頭痛。」在當地醫院就診效果不理想後,2月下旬,李先生只好帶著浩浩來到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兒少心理科。

他是不是進入青春叛逆期了啊?可別人都說青春期是12、13歲才開始啊?」李先生很是困惑。

(網路圖,僅供參考)

葉海森副教授介紹,根據孩子的病史、癥狀、檢查結果及心理發育情況,確定浩浩不是提前進入青春叛逆期,而是對立違抗性障礙的表現。

葉海森解釋,青春叛逆期一般起病於11-12歲,這個時期我們通常稱為青春期早期。這時期的孩子出現「難以管教」的表現,主要因為擔心外界忽視了自己的獨立存在,從而用頂嘴、吐槽、各種看不慣、熱衷於說網路流行語等各種手段、方法來證明自己是個「大人」了。

對立違抗性障礙多起病於10歲以下,是孩子行為異常的一種表現。通常因為父母不考慮孩子的興趣和意見,對孩子所謂的「不良行為」不斷地進行提醒、責備、懲罰,試圖改變孩子的行為,讓其順從,但這反而增加了孩子不順從的頻率和強度。

(網路圖,僅供參考)

它的基本特徵是違抗、敵意、對立、挑釁、粗野、不合作和破壞行為,伴有情緒障礙。比如大人們常常在吃飯、睡覺或上廁所等方面對孩子提出嚴格的要求,一旦未按照執行,便會遭到嚴厲的批評或懲罰,孩子迫於這種壓力,常常會以出現進食或睡眠障礙、遺尿等來表達反抗。

葉海森介紹,隨著年齡的增長,對立違抗性障礙的兒童有可能合併或發展為焦慮障礙及情感性精神障礙,甚至人格缺陷

因此,建議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上述癥狀表現,影響了孩子的生活、學習或其他社會功能,要及時尋求專業的治療幫助。

(網路圖,僅供參考)

「在孩子的兒童期,父母要對孩子進行正確生活理念的引導,不僅『言傳』,更要『身教』,用尊重、理解、接納和傾聽來有效陪伴孩子成長。」葉海森提醒。

據了解,在兒少心理科住院期間,醫師治療團隊與心理治療師團隊對浩浩開展針對性系統治療,包括家長管理訓練、行為治療、家庭治療以及對症藥物治療等。目前,浩浩已順利出院並在學校適應良好。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 石榮 周曉璇

湖南醫聊每日分享權威、有趣、實用、及時的健康科普資訊,讓我們一起收穫健康,收穫幸福。

(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湖南醫聊 的精彩文章:

六旬留守老人住進醫院,竟是因焦慮「年夜飯」?
益陽成功救治1例高齡危重甲流患者

TAG:湖南醫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