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生命教育要從娃娃抓起

生命教育要從娃娃抓起

生命教育是個很大的課題。

生命教育的定義是: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問題的教育。進行生命教育首要問題就是要教會兒童如何科學合理地理解生命。讓兒童體會生命的無常,珍惜自己,關懷別人。

有一次,我聽到甜甜自言自語地說:

爸爸的爸爸是爺爺,爸爸的媽媽是奶奶;

媽媽的爸爸是外公,媽媽的媽媽是外婆。

說完,她停了一會兒,若有所思的樣子,然後問我:「媽媽,外婆的爸爸呢?」

「外婆的爸爸不在這個世上了。」我如實告訴她。

「為什麼不在了?」她疑惑。

「因為人會經歷生、老、病、死四個過程,人老了就會死,就會離開這個世界,就不在了。」我很認真地對她說。

接著,甜甜憂心地問:「媽媽老了嗎?」

「我還沒老。」我抱緊她。

「媽媽老了就不在了嗎?」她小心翼翼地問。

我的心像麻繩一樣纏繞成一團,我多麼希望自己能永遠陪伴孩子左右,這應該是每個母親的心聲。但是,我必須誠實地告訴她,「是的,我老了就會不在的。」

話音剛落,甜甜的眼圈就紅了,她扁著嘴,似乎在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她用雙手圍著我的脖子,把頭緊貼我的胸口,兩條腿盤在我腰間,緊緊地抱著我很久、很久。

眾所周知,中國人十分避忌談論死亡的話題。但我知道,如果我像普通母親那樣告訴她:媽媽永遠在你身邊。這樣,會誤導她。

我小的時候,身邊的大人談論到死亡時聲音自動調成小聲,他們還說:「小孩子別聽!」這句話的魔力相信很多人都領教到,越是不讓聽越感興趣,雖然我們在另一邊玩,但我們的耳朵都豎起來,大人們的話也聽得清清楚楚,從他們的語氣、聲調、表情得知,他們談論的事情是我們都不喜歡的,覺得它是不吉利的,是可怕的,是結束,是別離,是淚水,如果有可能,希望它永遠不要到來。

人們為死亡蒙上了一層神秘而恐懼的面紗。

我想,從現在開始,我們應該為孩子摘掉隱藏死亡的那層面紗,讓孩子明白生命是有盡頭的,如何好好活著是多麼重要的事。

體驗死亡工作坊的創始人紀慈恩說:

死亡只是一次考試,這一生,你活成什麼樣,在臨終的時候,你會全部呈現出來:如果你不想死,說明你還沒有活夠,你沒有活夠,或許是你未曾真正做你自己,你未曾做過自己,才會對這個世界有愧疚,死亡才變得沉重。

我們從來到這個世界的那天起就是為了在某一天死去,那我們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活在當下,也是一種能力。

喜歡本文嗎?那就點個贊吧,別忘了分享到朋友圈哦

戳二維碼關注我,讓生活變得更甜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家甜媽 的精彩文章:

TAG:家家甜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