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猴:克隆人的前途是喜是憂?
克隆猴「中中」和「華華」
2018年1月25日,上海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召開記者會,展示克隆猴「中中」和「華華」。此項研究成果,發表在了國際著名的《細胞雜誌》(Cell,2/8/2018)上。
中國官方媒體大力宣傳:「這項由中國科學家獨立完成的科研成果,被譽為『世界生命科學領域裡程碑式突破』。」
因為猴的生理和人非常接近,所以猴實驗所應用的技術,很容易拿去應用在人的身上。比起克隆羊,克隆猴的成功,使克隆人更成為可能。
1
體細胞核移植技術
1996年7月,蘇格蘭成功克隆(即複製)出一隻雌性綿羊,多莉(Dolly)。這是世界上第一隻克隆成功的動物。
多莉是如何複製的呢?科學家將一隻母羊的乳腺細胞,移植到被摘除細胞核的卵子細胞(來自另一隻母羊)中,組成含有新遺傳物質的卵細胞。此卵細胞在試管中不斷分裂,形成胚胎,再植入代孕母羊(第三隻羊)的子宮內發育,最終分娩。該技術成功率甚低,多莉是當時277個胚胎中唯一發育成功的。
多莉在2003年因肺病和關節炎而死亡,只活了不到7歲,而綿羊的正常壽命是12年左右。有科學家認為,克隆體的基因染色體會產生微小的缺陷,導致克隆體死亡。亦有科學家聲稱,沒有證據顯示多莉的癌症與克隆有關,很可能是多莉長期在實驗室內圈養造成的。
2010年。美國俄勒岡靈長類研究中心成功移植了克隆猴胚胎,但最終以流產告終。
近年來,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改進了體細胞核移植技術(SCNT, 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使用了「表觀遺傳修飾」(epigenetic modification)。研究所進行了兩組實驗,一組使用猴胎兒的成纖維細胞(fibroblast),另外一組使用成年猴體的卵丘細胞(cumulus) ,均成功誕生了克隆猴。
不過,使用胎兒成纖維細胞產生的克隆猴是健康的,而使用成年卵丘細胞產生的克隆猴,只在出生後短暫存活即夭折。
整個克隆過程,效率非常低——用了127個卵子,最終才得到兩隻活的小猴子。
克隆羊多莉
2
克隆猴的醫學應用
猴的生理和人非常接近,同屬靈長類動物。黑猩猩和獼猴的某些基因圖案,與人類極其相似。1950年後,實驗室中已普遍使用靈長類動物。人類脊髓灰質炎疫苗即因此得以研製成功。
使用靈長類動物有助於包括下列的研究:
1.生理學研究:獼猴可以用來研究人類腦功能、血液循環、呼吸生理、內分泌、生殖生理和老年學。
2.傳染性疾病研究:獼猴可以感染人類所特有的傳染病,可以作為病症與療程的模型。
3.藥理學和毒理學研究:雖然不同的靈長類動物,對藥物反應有些差異,但總體而言,在猴子身上診斷癥狀比較明顯,而且易於觀察。因此,猴子已成為新葯(例如新鎮痛劑)進入臨床試用前必須的試驗物。
4.複製人類疾病模型:因為猴與人的情況很近似,其正常血脂、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性質和部位、臨床癥狀以及各種藥品的療效關係等,都與人體非常相似。
5.寄生蟲學的研究:靈長動物感染寄生蟲發病過程與對藥物的反應性,和人近似。可用於篩選有效的藥物。
6.研究人類器官移植:人類器官移植的最大障礙,是免疫基因相異,引致移植排斥。獼猴的免疫基因位點排列,同人類有相關性,故此成為研究移植排斥的重要動物模型。
現今科學家更可以選用基因編輯過的猴胎兒的成纖維細胞,規避「難以辨識靶標」這類的問題,製造具有統一的遺傳背景的克隆猴。這對開發具有確定的遺傳缺陷的人類疾病的猴模型,尤為重要。該模型可用於研究疾病機制和檢測潛在的治療方法。
3
倫理挑戰
中國一直走在生物工程科技的最前沿。2015年4月18日,廣州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發表了第一篇改造人類胚胎基因的論文,引起輿論的普遍注意。2017年11月和12月,中國又成功地製造了克隆猴。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蒲慕明介紹,體細胞克隆猴技術的突破,已經去除了克隆人的技術障礙。克隆猴的目的是為了建立動物模式,幫助科學家了解人的大腦,治療人的各種疾病,為人類的健康和醫療做貢獻。
蒲所長認為,沒有必要進行克隆人的研究,而且社會倫理道德也不允許這方面的發展。他還說:「倫理問題不是科研工作者能夠解決的問題。全社會必須探索正確的選擇。」
那麼,究竟什麼是克隆人的倫理標準?
筆者認為,我們應當重點考慮以下問題:
1.人權從受精卵開始
筆者認為,從卵子受精開始, 即當享有人權。有聖經經節為證,可作為現代社會倫理標準的參考:
「我在暗中受造,在地的深處被聯絡,那時,我的形體並不向你隱藏。我未成形的體質,你的眼早已看見了。」(《詩篇》139:15-16)
「耶和華的話臨到我說:『我未將你造在腹中,我已曉得你;你未出母胎,我已分別你為聖。」(參《耶利米書》1:4-5)
聖經強調,孩子是上帝所賜的產業(參《詩篇》127:3)。因此,用不孕夫婦的性細胞,體外受精後植入妻子的子宮,也可算是上帝賜的禮物。然而,克隆猴用了猴胎兒的「成纖維細胞」改造胚胎。這種大量引起受精卵死亡的技術(體細胞克隆胚胎的發育效率極低,絕大多數克隆胚胎都會死亡),若是應用在克隆人上,是對胎兒人權的侵犯!
2.保護弱勢族群問題
改造性細胞或胚胎,雖然出自根治遺傳病的良好動機,但採取的手段是以受精卵為實驗工具,違反「本份」論的人權標準。2001年,梵蒂岡即對此發表宣言:
「雖然從事人類胚胎克隆行業的人宣稱,他們此等驚人的治療方法,是基於人道意圖,但是,平心靜氣地衡量這技術的道德涵義,使得我們對此做出毫不含糊的否定。那些人雖打著人類健康和福祉的旗號,卻行歧視之實:人按著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了不同的價值——胚胎次於胎兒,胎兒次於兒童,兒童次於成人。這是顛覆了我們的道德訓令:就是給那些最軟弱、不能保護自己的人,最多的照顧和尊敬,以保障人類本質上的尊嚴!」
確實,克隆人顛覆了人類的道德訓令,就是給那些最軟弱,不能保護自己的人,最多的照顧和尊敬,以保障人類本質上的尊嚴!
3.克隆人究竟算不算真正的人?
克隆人究竟算不算真正的人?克隆人的心理能否健康?
譬如,一女子的父親意外死亡。她愛父心切,以自己的卵子接受父親細胞中的基因,再植入自己的子宮,生育出一個克隆人,盼望以此技術克隆父親。然而這樣生出的人,究竟是她的父親,還是她的兒子?這樣的克隆人,心理又能否健康?
如果真的可以克隆人,還可能產生一個所謂的「優生社會」。執政者可藉著「改良」人種,淘汰「不適應」的人群。貪婪的企業家和有野心的政治家,可以藉著操縱基因,控制市場,改變政治……
美國前任總統小布希,在2005年推動聯合國通過了一項聲明:克隆人與「人的尊嚴和人權的保護不能兼容」。然而繼任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卻取消了布希政府對胚胎幹細胞研究的禁令,並且要取消醫護人員因「良知」而拒絕給人墮胎等自由。雖然現任總統特朗普仍未對此發表意見,但毋庸置疑,這仍是美國政壇上的敏感議題。
結 語
克隆猴是一項醫學創舉,有助於改善人類健康。然而如果將這技術引入克隆人,卻沒有堅固的倫理基礎和妥善處理的方案,後果可能不堪設想。對此,有識之士不可輕視。
參考資料:
1.Zhen Liu, et al., "Cloning of Macaque Monkeys by 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 Cell, Volume 172, Issue 4, p881–887.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18.01.020
2.VOA《克隆猴的喜與憂》。 https://www.voachinese.com/a/news-clone-monkeys-and-its-worries-20180129/4229753.html
IOS端打賞
長按右側二維碼,即可在蘋果端讚賞該文作者
用心靈行走·與生命對話
故事 | 觀點 | 福音 | 文藝 | 青春 | 生活
ID:OverseasCampus
(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關注)


TAG: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