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散文
這幾日迷戀上了《舌尖上的中國1》,看的時候眼睛都不能眨,生怕錯過了一幀畫面而覺遺憾。但我又沒有一口氣把它看完,好像窮人家的糧食,不忍一餐把它吃完,需分餐食之。留著些念想,慢慢回味,一天一點的品嘗,似乎這趣味綿延不斷,無窮無盡。
是什麼讓我對這部紀錄片痴迷?也許是那濃濃的鄉愁與親情,化不開,散不去,還有那溫潤寬厚的大地,默默滋養著我們一代又一代。
常常回想看過的那些文字,有知名作家的,有網路紅人的,也有無名小卒的,而往往是那種尋常百姓寫的最普通平凡的生活感動了我。那些小人物的悲歡離合給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他們是真正活著的人,活過的人。就像這部紀錄片,從泥土裡從大海里從森林裡,捕捉這世間最原始最質樸的感情,通過食物的獲取,製作,烹飪,從舌尖傳遞到我們心裡。不論是食材還是文字,他們的原料都取自最真實的大自然和最平常的生活。沒有精緻優雅,沒有故作深沉,沒有炫技耍酷,有的只是簡陋粗糙與毫不起眼。
而恰恰這簡陋與粗糙正是這個時代所缺乏的。我們習慣了落地窗下的摩卡咖啡,習慣了閃著金光的曳地長裙,習慣了毫無死角的美圖秀秀。唯獨不見泥土裡埋藏的蓮藕膨脹著身軀,菜心裡新抽的嫩葉慵懶的伸展,稻田中潛游的禾花魚自由的灑歡。那些大自然最豐盛的饋贈,我們通通視而不見,轉而求其次那些人造的高級。這種本末倒置的追求還自詡為時代的進步。
曾經寫作也讓我迷茫,該寫怎樣的文字,才能存放得更久一點?經得起歲月的流逝和推敲,多年以後讀來依稀感動。這時代的文字太喧囂。販熱點,販勵志,販狗血,各種噱頭,推陳出新,依舊逃離不了固化的幾招,如跳樑小丑,只為吸引人氣,已不顧任何價值與意義。可是寫的人看的人最後都迷失了方向。我們每天享用著看似精緻的快餐,實際毫無營養,最終我們的軀體也變成了一堆快餐。我們不是在享用快餐,而是被快餐享用了。我們不是在品味生活,而是被生活操了,被操的人還自得其樂。
要說《舌尖上的中國1》到底好在哪兒?我覺得最大的特點不過是真實和生動。而這兩點又是生活和藝術最應該堅守的原則。離開它們,任何生活與藝術都走不遠。哪怕世人賦予它們的高端高到雲層里去,最後都要摔回地面,粉身碎骨。
近來看許多人氣爆棚的微信公眾號,已經只能看標題了,無需打開看內容。因為標題已經告訴你了一切。就像你走到肯德基門口看都不看便知道它要給你吃什麼。有一種看到就飽腹的感覺。就像街邊一群塗脂抹粉的艷麗女子搔首弄姿,只消一眼就知道她內心在想什麼,你連舉都不能舉了。
而最近看到史鐵生的《我與地壇》時,那平凡樸實真摯的文字,不華麗,不高端,不喧囂,像扎在泥土裡的根,因為擁有了大地的哺育與供給,才有更多的營養輸送到地上的莖和葉,才能開花結果,流芳百世。這種文字讓我的脈搏才有了起伏,心跳才有了加速,荷爾蒙都開始升高。我也越來越意識到,我要尋找的寫作出口不在別處,就在腳下海拔一千多米的雲貴高原上,就在身上爬滿虱子的袍袖中,就在眼前看似苟且的生活里。撕開這苟且,你才能看到遠方。
我所期盼的生活不過是坐在牆壁黝黑的農家小院,屋內響著柴火燃燒的噼啪聲,吊腳鍋內水聲沸騰,我捧著殘缺的瓦罐,輕啜一口最土的雞湯。
TAG:堯之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