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由日本近日爆發鰻魚危機,想到曾經涵江的鰻魚場

由日本近日爆發鰻魚危機,想到曾經涵江的鰻魚場

鰻魚危機

今年年初,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鰻苗正在遭遇罕見的魚荒,數據顯示,日本靜岡縣2017年整個12月捕撈到的日本鰻苗只有184g,與往年對比,此數據僅佔去年的1%,從地區捕撈量嚴重下滑導致多方媒體紛紛預測,日本鰻多年的食材危機在2018年可能會集中爆發。

最新的《日本養殖新聞》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月2日,東亞地區累計捕撈鰻苗2040kg。其中,中國大陸累計捕撈鰻苗1150kg,佔總量的56.4%;日本累計捕撈鰻苗450kg,佔總量的22.1%;台灣地區捕撈鰻苗440kg,佔總量的21.6%。

說起起涵江的養鰻史,那可是要比莆田建市都還早的!據莆田史記載,1979年中國改革開放初期,為了增加國家外匯,商務部與日本採用補償貿易的形式,在涵江建立了大規模的養鰻場,在當年出口日本的鰻魚就達12噸之多。那時在涵江的養鰻場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來,只要手頭有點小本錢再加勤快點,小規模的養殖場就能搞起來!涵江那邊最具規模的養鰻場就在白塘那邊,許多鄉親就是因為靠這個產業的上下游成了村裡的土豪萬元戶!

因為鰻魚這個品類比較特殊,目前為止還只能「養」而不能「繁殖」,因此導致了所有的養殖場都需要從野外捕撈鰻魚幼苗再養大。同時,鰻魚的繁殖也太過於特別,據相關資料顯示,「死腦筋」的日本鰻非要到五千公里之外的馬里亞納群島海域才能產卵,孵化之後的魚苗隨著洋流漂泊,吃的食物也是洋流中所特有。

在鰻魚的天性和習慣限制之下,日本鰻從產卵到孵化再到發育,所需要的環境極為特殊而且多樣。早期的時候,日本花了巨大的精力,如今也只能在技術上勉強完成鰻鱺幼苗的繁育,據說,第一條人工養殖到成功繁殖的鰻魚付出的總體成本,在那時可以抵一套三線城市商品房的價格,即使身處養殖業越來越發達的當下,鰻魚的養殖成本依然居高不下,但更令人絕望的是,它的產量還不足以滿足消費市場的需求。

就是這貨一條兩個點60塊軟妹幣

外牆的水泥被歲月無情的脫落下來,裸露出猩紅的磚塊,從質量上看,這應該在當年是一個還算規模的養殖場。

場內的雜草已有兩人那麼高,一看就是荒廢了許久了。

因為養殖場好好的一塊空地就這樣荒廢著實可惜,村裡想方設法利用這塊地改造做成村裡的陵園!

只是加個了牌面,原先的養殖場圍牆都被完全利用了起來。

雖然養殖場荒草叢生,但還是能看到有人用木板做成的道路,應該是後人祭拜先人的吧。

本想繼續前行,但這裡畢竟是個是非之地,我還是斷了繼續拍攝的念頭,對著大地深鞠一躬以表歉意。

這個雜草叢生的養殖場只是涵江養鰻場一個小縮影,它見證了莆田改革開放初期那個特定的經濟時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城市莆田 的精彩文章:

急!莆田涵江又一高齡產婦產後羊水栓塞出血,而O型血庫存緊張!

TAG:城市莆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