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可以持佛像佛經至不潔凈處——《學佛行儀簡注》06

不可以持佛像佛經至不潔凈處——《學佛行儀簡注》06

前 言

《學佛行儀》由民國時期善因法師所集,其中講解了佛弟子所應該具備的行事軌式,也可以稱之為佛門弟子規。

由於原文文義淺顯易懂,我們在此不過多解釋,只是對其中重要的地方加以簡單的注釋說明。

簡注所參考的資料主要有清朝書玉律師撰寫的《毗尼日用切要香乳記》和五台山普壽寺如瑞法師講述的《威儀門》。

【原文】若於各處,遇見有佛像、佛經、或一佛字,在不潔凈處,急宜兩手捧持,安於凈處。[1]

[1]對佛的至誠恭敬要先從事相上做起,從行為的清凈、語言的清凈而進入內心的清凈。不可以持佛像到大小便處以及不潔凈的地方,因為大小便處是污穢骯髒的地方。如果不恭敬佛像,將來的果報會生到不清凈骯髒的地方去。現在有些寺院的香花券上印有佛像、法語,居士們也要注意不要隨意丟棄在地上令人踐踏,應該收藏在乾淨的地方。

【原文】若見他人對佛經像有不恭敬者,宜於二人共坐時,細細以正義勸之。

【原文】凡佛像,不得安於卧室內;若安卧室內,則須常坐不卧,縱卧亦不得久卧。

【原文】更不得並置溺器於卧室內,蓋像在即如佛在也,安得不敬。[]

[]我們常說「法身無相、借物彰顯」:試想佛陀已經滅度二千多年了,這個世間上如果沒有佛像和經書,眾生如何得知佛法、學習佛法從而離苦得樂、解脫生死。佛法須從恭敬中求。恭敬才有福,恭敬才能開智慧。我們常常說要培福、培慧,就要從恭敬開始做起。對佛法的至誠恭敬要先從事相上做起,從行為的清凈、語言的清凈而進入內心的清凈。所以我們要好好地恭敬供養三寶,決不能將佛像和經書放置在不潔凈甚至不恰當處。

關注蘇州工業園區積善寺

訂閱號(每日一期)

名稱:蘇州工業園區積善寺

服務號(每月四期)

名稱:蘇州積善寺清涼學院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殊菩提 的精彩文章:

TAG:文殊菩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