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專訪北京8分鐘幕後團隊「黑弓」:用科技、藝術完善實景娛樂

專訪北京8分鐘幕後團隊「黑弓」:用科技、藝術完善實景娛樂

專業的行業新聞及深度報道,不容錯過

━━━━━━

走出影院,體驗更酷炫的實景演藝~

文 | 茉小莉

2018 年 2 月 26 日,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平昌冬奧會閉幕式上,北京 8 分鐘驚艷世界。

這場名為《2022 相約北京》的 8 分鐘表演,由張藝謀擔任總導演、沙曉嵐擔任總製作人,鋒尚文化承擔總製作。數字藝術整合提供商「黑弓 Blackbow」作為主創團隊成員,全程參與多媒體視覺效果方面的創作。

黑弓創始人王志鷗回憶,為了這的 8 分鐘,他們就像經歷了一場 300 多天的「魔鬼高考」。

主考官張藝謀導演、沙曉嵐老師極其嚴苛、敬業、追求完美,為此,僅黑弓的方案手稿就繪製了上百篇。每次開會,一想到面見張導、方案可能出現的問題,他們都緊張到失眠。上次確定的場景、耗費數周完成 3D 建模,隨時面臨全盤推翻、重新策劃。

《2022 相約北京》片段


實景娛樂 2.0 版

前沿科技與藝術融合是北京 8 分鐘的亮點之一,這場 Big Show 應用到不少黑科技:

數字預演系統:通過計算機反覆測算、檢驗創意方案,找到演員與道具間速度和路徑的最佳解決方案,確保現場演出的精準;

光線通透率達85%的冰屏,成像效果晶瑩剔透,據稱該項技術領先世界;

智能機器人,由預先編程的機器人搭載冰屏,配合演員和燈光特效完成舞蹈動作。

冰屏上變換出象徵古老中國的長城、象徵當代中國的「新四大發明」等,激光和 AR 呈現出中國結、龍鳳、熊貓等中國元素。

中國結

而黑弓是國內較早進行「多媒體視覺呈現+影視特效」研究的團隊。自 2010 年成立起,黑弓一直在探索前沿科技與藝術的融合方式,如 CG(計算機動畫)創作、VR、AR、全息投影、機械裝置,結合藝術性的戲劇內容、音樂、舞蹈、空間展示甚至旅遊目的地,為觀眾創造驚艷有趣的沉浸式體驗。

機器人搭載的「冰屏」

具體業務層面,黑弓主要有實景演出、旅遊體驗、互動營銷等幾項業務,並有自主研發創新實驗室。近年來,他們的代表作品不乏:

國家級大型秀演,「一帶一路」國際高峰論壇千年之約晚會、2017 威尼斯雙年展故宮展廳「記憶與當代」,產能為每年 10 部左右;

商業合作項目,如2016 年騰訊 WE 大會·科技藝術主題秀、2017 騰訊全球合作夥伴大會,產能為每年 10 部左右;

旅遊演藝項目,如與李捍忠導演合作的《長恨歌》、《12.12西安事變》等,據悉前者年收入達 1.5 億元;

商業地產改造項目,「中國藍谷」北汽新能源整體園區形象的改造升級;

多媒體交互演唱會,如2017 年咪咕動漫全息偶像「麟犀」演唱會等。

黑弓為騰訊全球合作夥伴大會打造的開場秀

科技不斷進步,文藝娛樂從內容到形式正在被重塑,線下沉浸式娛樂在未來幾年會逐漸成為主流,這是黑弓看到的未來。

據 2016 年瑞信發布的《全球財富報告》顯示,中國中等收入人群近 3 億,他們是消費升級的中堅力量,渴望更獨特、更新潮的、能帶來全新感官體驗的娛樂方式。

黑弓向 36 氪表示,非常看好創意和前沿科技驅動的微創新。在娛樂生活普遍局限於購物、電影院、咖啡館的當下,它對商圈差異化運營、提升用戶體驗感、提高產品價值等方面均有助益。

從市場環境來看,自 2016 年起,前沿科技驅動的沉浸式文娛視聽享受,在中國已經從國家級文藝活動、BAT 級的 Big Show,下沉到旅行地產、演唱會、商場、藝術館、品牌活動以及高端餐廳。

麟犀演唱會片段

麟犀演唱會幕後


泛娛樂領域「新物種」

目前國內很少有類似黑弓這樣專註媒體藝術的團隊,而黑弓也很難定義自己。

王志鷗向 36 氪介紹,和傳統創意策劃公司職級分明、流程化、工業化地加工方案不同,黑弓更看重是否有趣,有沒有創新和自由發揮的空間,認為過度的工業化會扼殺藝術性和創造力,他們採取自由組合的主理人制,由一線創意執行人員直接和需求方對接。給團隊充分的溝通空間、發揮空間,目前其作品的平均生產周期為 3 個月。

團隊方面,黑弓目前有五十多人,和國內避免做重、大量外包的創意公司不同,在這裡MIT的科學家、世博會的設計師、國內知名演出的舞美導演、紐約知名設計學院任教過的90後新媒體藝術家、前4A公司創意總監、會做獨立遊戲的程序員、海歸電影導演等跨界人才。

黑弓團隊

其實近 10 年來,全球多媒體數字影像領域出現了不少好公司,比如:

國內類似的企業有水晶石,成立於 1995 年,是中國最早一批做新媒體活動與展示的機構,曾為北京 2008 年奧運會、倫敦 2012 年奧運會提供圖像設計及影視服務。以及零度智控,在剛剛過去的春晚他們用 300 架無人機組成了一隻立體白海豚躍過港珠澳大橋上空,但零度智控更專註無人機製造和無人機表演秀。

全球知名的日本的科技藝術團體 teamLab 成立於 2001 年,善於將日本傳統文化與數字科技手段融合,用光影和 4D 互動反觀人和宇宙、人性與自我等終極問題。也許你不記得它的名字,但你一定見過它的作品,《花舞森林》、《光球管弦樂團》、《水晶宇宙》等代表作每展一處,必然引發刷屏效應。

teamLab · 水晶宇宙

加拿大的多媒體娛樂工作室 Moment Factory,曾為太陽馬戲團提供視覺特效,擅長結合視頻、燈光、建築、聲音和多媒體特效,打造沉浸式環境。經典案例包括《Lyon 車站超時空體驗》、《魁北克魔法森林》等。

Moment Factory · Lyon 車站

關於未來,黑弓向 36 氪表示,在國內作出更多的頂尖案例後,將研發線下策展產品,對標日本的科技藝術團體 teamLab 打造自有版權的創意 IP,讓觀眾走進有中國文化元素和民族歸屬感的沉浸式場景中。

為此,黑弓已經在《12.12 西安事變》中做出了初步的嘗試,觀眾走進 3D 特效與實景搭建的場景中,和頭頂呼嘯而過的轟炸機、耳邊飛竄的槍彈形成深度交互。

但長遠來看,要打造一個沉浸式 IP,除了特效驚艷,還需要有故事性線索、場景化體驗和文化內涵。在感官震撼之外,如何與觀眾產生情感共鳴、保有持續的衝擊力?這是黑弓需要思考和嘗試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用跳台玩法做io遊戲,Jumpball.io獲蘋果App Store全球同步推薦
8年未見,這款渾身都是謎題的日本遊戲終於發布了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