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Q娃全明星風雲錄(四):廣告代理商的能量

Q娃全明星風雲錄(四):廣告代理商的能量

圖片來源:《魔女子小惠》

第四章 系譜篇:融合與轉生(前篇)廣告代理商的能量

《Q娃全明星風雲錄》,前回發生的三件故事:

其一,日本教育電視台=今天的朝日電視台星期六晚上七點半的《假面騎士》,取得超人氣在日本捲起「變身風潮」後,收視率苦戰的星期六晚上八點也走超級英雄變身戰鬥題材兒童片的路線。八點鐘播出東映電視製片廠製作、石森章太郎原案設計的《人造人機械士》,八點半播出東映動畫製作、永井豪原案設計的《惡魔人》,整個一小時節目檔合稱《變身大會》。

其二,有賀健與永井企劃的可駕駛巨大機器人構想《魔神Z》,被渡邊亮德用來給廣告代理商旭通信社,作為富士電視台星期日晚上七點檔的新節目。於是「變身風潮」之後捲起「機器人動畫風潮」,這是東映與旭通信社的第一次合作,這條系譜我稱呼為抱碳線。

其三,藥師寺線對新作的企劃實行競爭挑選,一個是《奇蹟少女小理美》,一個是勝田稔男與永井企劃的《美人兒甜心》。最後被選中的是《小理美》,但《甜心》也移到《變身大會》的後半檔播出,兩作在同一季度開播。《甜心》是繼《魔女老師》之後,動畫方面史上初的女主角、變身、戰鬥三要素合一的作品。

現在能使用的系譜,有六條。

來看各條線的進展,野乃線,《猛烈阿太郎》之後進入七十年代,日本教育電視台又把這裡搞成半放置狀態了。本來之前出《改造人〇〇九》和《河童三平 妖怪大作戰》這些作品時,就已經是半推半就狀態。確實有個可用的就上上,沒有就算了也無所謂,這麼個態度。

因為這些人氣節目都沒改變本質核心的原因,就是星期五晚上七點半這個時間段本身太尷尬。七點鐘還算是兒童片的時間,但播的不是兒童片。八點鐘已經不是兒童片的時間了,播的更不是兒童片。那中間夾的七點半,單獨播個兒童片效果也不容易好,沒有個相互照應的效果。行啊,那把七點鐘也播兒童片,整個一小時的節目檔不就能前後照應了,就像《變身大會》一樣。

沒那麼便宜的事,七點鐘是什麼時段,那是東京放送電視台在播第二期奧特系列的地帶。自古以來誰正面跟奧特系列懟有好結果啊,富士電視台是奧特系列誕生後最初的受害者,所以只有他總喜歡變著法上大招去跟奧特系列死磕。沒那個能力你還硬要死磕,日本教育電視台雖然也沒能力,但表示我不像富士電視台那樣沒智商,惹不起我躲得起。聯播關係的小夥伴每日放送電視台,就不信邪,仗著自己搞的《假面騎士》意外火了,就弄個「時代劇版假面騎士」《變身忍者 嵐》。放星期五晚上七點鐘去跟《艾斯奧特曼》正面對磕,結果還是被人家光線射得鼻青臉腫回老家來了。

所以七點鐘無解,那七點半也難解。但日本教育電視台提不起勁,自有人看得上這個檔。還是老話,不要忽略廣告代理商的能量,這回盯上電視台荒地的廣告代理商是萬年社。萬年社是日本最古老的廣告代理商,比宣弘社還古老,比旭通信社更不在話下,是當年最初的動畫版《鐵臂阿童木》的廣告代理商。

萬年社從日本教育電視台手上拿下這個檔,怎麼經營呢。當時不是「變身風潮」正當紅嗎,很好,來製作特攝兒童片。不但曉得不跟奧特系列死磕,而且還要借奧特系列那樣的水準,直接找大boss東寶。於是由六十年代東寶特殊技術課的圓谷英二特技監督手下的,一把手特殊攝影技師有川貞昌擔任特技監督的《愛之戰士 彩虹人》,三把手特殊攝影技師真野田陽一擔任特技監督的《光之戰士 鑽石眼》,繼續取得最高收視率超過二十個百分點的大人氣。

但是過兩年「變身風潮」也該過氣了,加上萬年社作了個死。找東寶找了兩次,換一家電影行業的大佬,找日活,結果吃癟了。廣告代理商還是好辦的,什麼行我就上哪個,不行了我就換。但電視台不行啊,節目檔時間段是擺那裡的死的,你沒法隨意換隨意丟,就是放置玩法至少你也得處理它。結果日本教育電視台又開始了七八年前做的同樣的事,商討這個檔到底怎麼辦,議案換一個又一個覺得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最後結論也是老樣子,外事不決問東映,內事不決……還問東映。

緊急需要一個新節目的企劃案,喜劇兒童片最好,有木有?!大晚上的平山亨製片人就接到這種電話,哎呀真是問對人了,平山大喜,拿著一本雪藏三年的企劃書就奔日本教育電視台去了。日本教育電視台那邊,《小理美》的製片人小澤英輔對這個企劃非常滿意,好就用這個!

這是什麼,這是當年《柔道一直線》之後平山就構想的企劃。在兒童片方面,實景拍攝的片比起動畫片,最不方便的點在於不好商品化。因為商品化事業的精髓,實質是做角色生意,動畫一定是虛擬角色,而實景拍攝是要用演員的。不方便商品化,也就意味著收入源少掉一項。收視率高電視台是高興了,但製片廠這邊就惡性循環了,每多製作一集就多赤字一集。

普通的電視劇倒還好了,一製作特攝那更是虧錢的無底洞。奧特系列那看著是風光,人氣已經高到不可能再高,然而圓谷英二在世時包括奧特系列以外的所有圓谷製片廠作品,沒有一個是黑字的。東映這邊也是一樣,水木茂原作的《惡魔君》就赤字了,《鬼太郎》要做成動畫。橫山光輝原作的《魔法使莎莉》是東映最初展開商品化事業的動畫,賺飽了,而特攝形式的《鐵甲人》就高收視率後以赤字為由砍了。《柔道一直線》完全複製《鐵甲人》的套路,後來的《假面騎士》其實也是一樣。但全靠渡邊亮德在前面罩著,赤字是赤字了,渡邊放話說你等著,總有一天賣到一百億給你看看,於是《假面騎士》是東映最初展開商品化事業的非動畫作品。

《假面騎士》為什麼即使不是動畫也可以實現商品化,還真就因為人家是假面。即使需要演員,也完全無所謂演員,面具後面是誰都沒人在意,那就跟動畫沒什麼兩樣了。所以為什麼總有人說特攝就是皮套人啊,皮套人不過是特攝這種技術中的十牛之一毛。但是這對商業方面起到的效用存在感太高了,後人在這顆參天巨樹下乘涼太久,久到腦子昏了以為全天下是不是只有這一棵樹了。

所以身為當事人的平山想,那把《柔道一直線》轉換成虛擬角色的版本,方便做角色生意的樣子就好了,就不會再出現高收視率也砍掉的杯具了。這樣的角色的經典,那就是機器人,虛構創造出一個機器人,不用演員露臉的就行了。這樣一來,由體育根性風潮的代表性作品《柔道一直線》轉換而生的《加油!!小露寶》就出來了。同樣是符合友情、努力、勝利的主人公,《柔道一直線》原本是體育競技方面的根性,那這個就叫機器人根性。

但是渡邊沒同意這個企劃,就被雪藏了三年。這回找上門來,正好渡邊出差不在這兒呢,平山天賜良機拿著就上了。這回他配了兩個新副手製片人,新出道的鈴木武幸和東映動畫調職過來的熟人齊藤侑。設計和音樂果然還是找上《假面騎士》以來的熟人石森章太郎和菊池俊輔,導向監督是除了《假面騎士》以外當年演出過《柔道一直線》的奧中惇夫。

主筆腳本也是參加過《柔道一直線》的上原正三,上原當年因奧特系列和《怪奇大作戰》而順勢參加《柔道一直線》,但是受邀平山參加《假面騎士》的企劃最後還是為了執筆《歸來的奧特曼》而離開了。到七十年代中期,上原在奧特系列因失去多名老朋友而已經喪失戰意,從此生涯轉戰東映作品為主要施展舞台,平山終於又迎來一名不可多得的人才。當年在圓谷製片廠期間上原就參加過同類型的皮套人兒童片《快獸布斯卡》,《小露寶》是上原在東映戰場完全出人頭地的代表作。上原帶來的輔助腳本也是在奧特系列結交的藤川桂介,當時正在東映動畫執筆《魔神Z》。

《小露寶》一九七四年十月起連續播出長達兩年半,最高收視率29.2%,打破了當時日本教育電視台製作的兒童片中的最高紀錄,《秘密的小亞子》的27.8%。萬代的單體角色商品單年出貨額中,小露寶也是整個七十年代後半的最高紀錄。《小露寶》是讓東映明白了,皮套人形式兒童片的第三類價值的超人氣節目。原來除了怪物怪獸和超級英雄以外,還能有這樣親近型家庭喜劇氛圍的節目形式。而且前兩種形式更容易獲得小男孩的人氣,但《小露寶》卻能達成無論男女,在兒童層整體人氣絕頂的效果。這是系譜的融合結果,從《柔道一直線》到《小露寶》,融合後不再稱野乃線,我稱呼為小花線。

藥師寺線,休整一段時間後再開的第二期東映魔女子系列,第一作《小理美》還是吃癟了。《甜心》呢也就那樣平平淡淡,本來正面懟的里番組就太強,再加上日本教育電視台你一個堂堂的教育性電視台,在黃金檔明目張胆播這麼色情的兒童片,找死。那就腫么辦,當年屬於競爭對手的兩家,《小理美》和《甜心》的陣容聯合起來,打了一場復仇戰。

原案和製片人是《小理美》的,角色設計和作畫監督、音樂和歌手是《甜心》的。日本教育電視台一邊的製片人也終於不再是宮崎慎一了,是《小露寶》的小澤英輔。《小理美》的時候還在給宮崎做副手,這回獨當一面。兼任角色設計和初回作畫監督的荒木伸吾,除了《甜心》之外在《小理美》前面的《巴比倫二世》也有擔任角色設計的經驗,在七十年代中後期將成為東映動畫作品的一大主力設計師。

演出方面,《莎莉》以來的常客芹川有吾,自從繞道去參加《魔神Z》後,時隔兩年又回來挑大旗了。東映魔女子系列安定的演出家岡崎稔緊隨其後,設樂博在《變身大會》的後半檔連續參加《惡魔人》《玲瓏三勇士》《甜心》之後,也自《莎莉》以來又回到東映魔女子系列。腳本方面,雪室俊一和辻真先兩名大將仍然雷打不動,但是這回主筆腳本起用山浦弘靖。辻同時主筆《小理美》和《甜心》時,藤川桂介從《魔神Z》腳本陣過來支援,然後安利了同在《魔神Z》腳本陣的山浦,山浦與藤川和上原同樣都是早年在奧特系列的現場結識的小夥伴。

新作《魔女子小惠》又是久違的從魔界來的魔女為主角,但是這回有幾點不一樣。第一,不再是單純的日常故事單元劇,隨時就可以結束的結構,而是有階段性的線索構成。第二,也不是主角一個人來了人間就放鬆過豐富的日常生活了,整個魔界的劇情都給牽扯進來了。第三,主角有明確的競爭對手登場。第四,整體有明確的敵役登場。第五,主角不是優等生乖乖女的模板形象了,有一定的符合小孩年齡的搗蛋鬼氣質。

《小惠》從一九七四年四月起連續播出一年半,是自《莎莉》和《小亞子》以來的大人氣作,能進入七十年代幼女片的代表作行列。這些作風不是全部都由《小惠》首創,但是因《小惠》的人氣而產生對話語權的影響。一下子就扭轉了當時為止幼女片的風向,不再各種畏手畏腳瞻前顧後強行塑造女神角色了,敵方也是需要的,競爭心也是需要的。最後第六點悄悄說,要是晚二三十年播肯定會成賣萌宅片的超大熱門作的,無論性格設定上還是畫面演出上。

東映自己也沒想到,這回取得的大人氣卻只是迴光返照。因為《小惠》結束後,別的廣告代理商從日本教育電視台手上包下了這個節目檔,這回的廣告代理商叫大廣。根據大廣的意向,持續將近十年的幼女片路線不玩了,給我換。同時雖然大廣依然有可能找東映動畫下單企劃或製作,但東映東京製作所的也有,完全東映集團以外的也有。這也就意味著,這裡不再是東映動畫的專屬節目檔了,失去了。

【次回預告】

廣告代理商拿走了一個機會,又送來一個機會。《魔神Z》以來合作的旭通信社又找來,緊急需要製作一個新節目!而且這回旭通信社目標的地盤,還在老相好日本教育電視台。

【本回的ED】

http://cdn.animetamashi.cn/e8d598d908d0ac0b/video/ca8b36

【後記】

上回中的觀眾提問:

「偷偷的問一下,現在的電視台深夜檔的商業模式是不是和日間檔的有很大不同啊,是不是深夜檔的檔期沒有固定的贊助商和製作局,而是企劃團隊自己去拉金主和製作委員會找檔期,電視台只負責播放這樣子的啊」

「沒有固定的贊助商和製作局」這點是的,「電視台只負責播放」這點也是的,不過製作委員會自己就是金主,自己就是企劃團隊的情況也占多數。從製作委員會的角度說,製作委員會裡可能有電視台,也可能沒有電視台。如果有,那麼在製作委員會裡的電視台就叫製作局。從電視台的角度說,一個節目的電視台一般有複數個,所有電視台都在製作委員會裡的實屬罕見,所有電視台都不在製作委員會裡的也不算很多見。不在製作委員會裡的電視台,確實就是只負責播放了,記得給夠錢。

「話說為啥叫抱碳線」

唔呣,第一因為三個Q娃的名字用完了,第二因為這個在富士電視台,不在日本教育電視台及其關聯繫列電視台。

精彩內容推薦(請點擊以下圖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nitama 的精彩文章:

主筆腳本香村純子談《快盜戰隊魯邦連者VS警察戰隊巡邏連者》
Anitama新聲:正版電子書網站為什麼那麼不好用?

TAG:Anitam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