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絕跡30年,這舉世無雙之作再現拍場!

絕跡30年,這舉世無雙之作再現拍場!

在本月初(3月1日),香港蘇富比中國藝術品春拍三大重點拍品亮相了媒體預展。

其中有一件拍品備受矚目,就是被稱為絕跡市場三十年的舉世無雙、登峰造極之作——亨利奈特典藏清康熙御制粉紅地琺琅彩開光花卉碗。

這件拍品,被認為有望刷新中國瓷器世界拍賣紀錄,估計成交價逾2億港元!

那麼這件拍品是何來頭?為何得此驚嘆和圍觀?

我們知道,琺琅彩瓷是清代瓷器燒造的一個重要成就。

琺琅彩原料從西洋進口,價格昂貴,康熙年間才使用這種琺琅彩顏料燒制瓷器。

先要在景德鎮官窯中燒制精美的素胎,再送至宮廷,由宮廷畫師繪製琺琅彩後,再在宮中第二次入窯。

可以說,琺琅彩集中西風韻於一身,畫盡了皇家身份的高貴與榮華。

琺琅彩繪的發展有各自的時代特點。

當時琺琅彩是專供清朝最高統治者賞玩的御用品,因此康熙時期的琺琅彩瓷很少見。

清 乾隆 琺琅彩描金纏枝花卉蒜頭瓶

在琺琅彩中,多見於紅、黃、藍、綠、胭脂等色地,康熙時候的琺琅彩繪大都仿照銅胎畫琺琅時的色彩圖案。

內容方面多為纏枝牡丹、纏枝西蕃蓮、纏枝秋葵,也有寫生花卉。

但此御制琺琅彩花卉碗,罕見地以粉紅作地,以五瓣花朵式開光,內繪花卉,色彩艷麗,筆觸細膩。

底蓋粉紅色「康熙御制」楷款,加雙方框。

碗上的花卉圖案是較為西式的設計,所以猜測是宮中傳教士執筆畫彩,受到了西洋畫影響。

另外,中國台北故宮也有收藏一隻色調、布局與此碗匹配的琺琅彩碗。

但是花卉的圖案並不相同,可能是由兩名不同畫師同坊並繪,一爐燒制而成。

除了本身的做工精細,它遞藏記錄也清晰有緒,可上溯至三十年代上海收藏,更曾為亨利奈特典蓄。

因此來源顯赫,過去三十載,深藏未露,如今得見,難能可貴。

來源:

K.K. Chow,上海,1930/31年

Bluett & Sons,倫敦,1931年

Martin Erdmann 收藏,購於1931年

倫敦佳士得1937年11月17日,編號73(其一)

Bluett & Sons,倫敦

亨利奈特(1971年卒)收藏,荷蘭海牙,購於1938年

香港蘇富比1986年5月20日,編號123

東京出光美術館收藏

琺琅彩瓷器稱得上是清三代御瓷中最為名貴的品種,存世稀少,而且存世所見,絕大多數都在中國兩岸故宮等國家博物館中。

所以一旦出現在拍賣場上,便一鳴驚人!

縱觀近10年來,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的琺琅彩瓷器拍賣價不斷飆升,並且跨越億元關口。

清康熙 御制胭脂紅地琺琅彩蓮花圖碗

如2013年香港蘇富比春季拍賣會上,清康熙御制胭脂紅地琺琅彩蓮花圖碗拍出7404萬港元;

清乾隆 琺琅彩御制題詩花石錦雞圖雙耳瓶

2005年10月,在蘇富比拍賣行舉行的秋季單件專品拍賣會上,清乾隆琺琅彩御制題詩花石錦雞圖雙耳瓶以1.1548億港元成交;

清乾隆 御制琺琅彩杏林春燕圖碗

在2006年11月香港佳士得中國瓷器及工藝品秋季拍賣會上,以1.5123億港元成交的清乾隆御制琺琅彩杏林春燕圖碗。

所以這件絕跡市場30年的琺琅彩碗拍出2億港幣不是沒有可能!

但最後成交價是否如估價般,讓我們拭目以待將於4月初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的香港蘇富比中國藝術品2018年春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懂點收藏 的精彩文章:

千年古墓,一句話好虐心:墓有重開之日,人無再少之顏
老照片探秘!明清太監的養老院

TAG:懂點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