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送你一棵「如意樹」

送你一棵「如意樹」

今天是植樹節。

俗話說,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一百多年前,麥彭仁波切就為後學者種下了一棵「如意樹」。

這棵「如意樹」,集聚了眾多教言的精華,依此行持,不論世間的暫時利益,還是出世間的無漏功德,都能自然而然地圓滿獲得。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這棵如意寶般的人生之樹。

學佛首先應具備賢良人格,若人格不善,不要說學佛,連世間法都很難成辦。

而人格之好壞,完全可以從他的行為中看出來。人格很好的正士總是恆時行持高尚之行,至於高尚之行則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下文即以如意樹為喻,大略宣說一番。

大樹之生長要依賴樹根吸取營養成份,若樹根已壞則整株大樹必定枯死,如是正士之根本則為妙慧與穩重;再看樹莖,它在大樹的成長過程中,扮演的是輸送養料的角色;而樹枝挺直才有利於樹木生長,所以我們也應該正直公平且需要有慚愧心;有了愧心還需不放逸而行;除此之外,正直之士還需當面與背後之行為相同,且誓言堅定,不會輕易改變,就似樹枝輕易難以彎曲一般;至於枝葉則可遮擋陽光,我們也應知他人之恩德,並且行利他之事業;樹花喻應該具有信心,經常發放布施。以上十種品性為做人之根本,後即以樹果喻安樂及聲譽,指若如上所說行持下去,定會獲得安樂與聲譽。

妙慧即是指智慧,也就是指無誤取捨善惡因果的能力。能進行取捨之智慧就如同人的眼睛一樣極其重要,是人最根本的稟性之一,若沒有智慧,則其他功德也不會具足。

所謂穩重者即指正直、可信者。他們為人處事非常公平正直,且內心坦誠,足以信任。如果不具備穩重這種殊勝功德,則其他功德即便暫時具有,亦會如水面漣漪一般,不可能長久存在。

所謂有愧即是指對那些下劣諸輩及其所行之惡劣事情,生起極大的憂愁心與厭煩心。有愧的確堪為佛法與世法二規中最殊勝的妙衣。而無愧者則定會為眾人譏笑不已,他們無論如何修法都不可能獲致成就。

不論是行持世間法,還是修持佛法,都應依靠不放逸之行為,即以正知正念來護持身口意三門,小心謹慎、精心抉擇,不使三門散亂於外境。若不謹慎,只知隨心所欲、為所欲為,則會招致諸多過患。

所謂正直,也即公正坦率;正直的人則叫正士。正直從大的方面來講,是指這人做事很公平,性格很直率,比較老實可信。

什麼叫做誓言堅定呢?如果他人有交付於自己的事情,自己也做了承許答應,那麼在完成此事的過程中,不管耗時多長,遇到多麼大的困難,自己也不應改變初衷,一定要爭取完成此事,這就叫做誓言堅定。

若思維此人對於我等,乃是經常利濟的恩人,如是了知其恩德並報恩,此為高尚行為之門。

若對於他眾精勤饒益,此人自己也會漸臻圓滿之因,因廣大財富與勝妙功德皆從利益他人而生出。

如果對於具德三寶、以及苦集滅道四諦與無欺之因果法則,生起了一定的信解,這就叫具足信心。

雖然積累了很多資財受用,但死亡之時,這些東西必定會留於此世間;故當生起布施財物之心,勤修今生來世圓滿之果。

今生、來世,乃至生生世世之間都可獲得長壽、無病、悅意安寧、財富廣大、受眾人恭敬讚頌、福祿增上、威德廣聞、超勝四方、事業興盛、勢力猶如山火遇風般愈加旺盛等殊勝果報。也即是說,一切安樂與福德,無需希求自然就會於自己面前安住。

所獲得之榮譽、聲望就猶如天鼓之聲,自然周遍於此世間。就像真正的高僧大德,如法王如意寶等人,因已圓滿具足以上所說之諸種功德,故其名聲早已傳遍海內外。

恭錄於:索達吉堪布《二規教言論淺釋》

友情提醒

回復"1":學會「面向未來」招生簡章

回復"2":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略傳

回復"3":門措上師略傳

回復"4":索達吉堪布簡介

回復"5":智悲講堂聞法房間

回復"6":本周課程安排;

回復"7":《放生儀軌甘露妙藥》

回復"8":《轉經輪的功德》

回復"9":招聘發心人員

回復"10":《助念往生儀軌》

回復"0000":綜合導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悲講堂 的精彩文章:

面對不美好,你該怎麼做?

TAG:智悲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