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冷酷無情的雍正對一個小兄弟情如父子,比嬛嬛的果郡王還受寵!

冷酷無情的雍正對一個小兄弟情如父子,比嬛嬛的果郡王還受寵!

雍正皇帝是清朝一位毀譽參半的帝王,歷史記載他冷酷無情、刻薄寡恩,尤其歷經九子奪嫡的他對自己的兄弟特別狠,參與九子奪嫡的兄弟們幾乎都被圈禁至死。「總攬天下事」的鐵帽子怡親王十三爺胤祥自然不必多說,甄嬛的姘頭相好果郡王胤禮也算善終的一個,還有一個就是康熙皇帝皇二十四子誠親王胤秘

胤秘

喏,胤秘就是上圖裡面這個小屁孩!看過《雍正王朝》都知道這個小屁孩,他出現在九子奪嫡結局落幕的那一段,康熙皇帝咽氣後老八老九老十跟老四因為康熙的遺言含糊不清而起了爭執,當時用稚嫩的聲音力挺老四的這個小皇子就是胤秘,當時生於康熙55年的他還不到6歲。另一位看起來稍大一點的大孩子就是果郡王胤禮,他同樣支持了老四!他們兩個再加上十三爺胤祥,就是康熙24個兒子中為數不多的善終者!

果郡王和甄嬛

在《甄嬛傳》中,雍正兄弟的戲份90%都是果郡王承擔的,歷史上果郡王確實很受雍正的待見,但究竟是不是因為康熙臨死前的力挺四爺而得寵就不清楚了,因為電視劇上這一段是根據民間傳說杜撰的,如此慘烈的奪嫡事件是不可能寫在紙上流傳下來的。根據歷史的記載,這位果郡王並不受他爸爸康熙的喜愛,康熙三十六年出生的他到康熙死的時候都沒有任何封號,按照規定,皇子一般在20歲之前就要受封並建府,果郡王一直等待25歲都沒有受封,一直等到雍正元年才獲得第一次受封,而且第一次就是郡王,要知道他們兄弟24個,第一次受封時要麼是貝子要麼是貝勒,直接封王的屈指可數,就算是老四老八他們第一次也是貝勒。可見不受爸爸待見的他還是很得四哥的關照的。雍正二年四哥還讓他管理了漢八旗里的鑲藍旗,後來又兼任了滿八旗的鑲紅旗。後來他竟然同時當了清朝24旗里的4個旗主,蒙古正黃旗、滿洲鑲紅旗、漢軍鑲藍旗、蒙古鑲藍旗(貌似都是雜牌軍啊)。

咱們再說說上面那個小屁孩,由於胤秘這個小兄弟年齡很小,甚至比雍正的寶貝兒子乾隆還小5歲,所以沒有成年的他也是一直沒有受封爵位,但是這個小兄弟的生活都是四哥照顧的,這也是他們情同父子的重要原因。一直到雍正十一年才與他的侄子弘曆和弘晝一同受封,而且第一次受封就直接封為親王,比他的果子哥哥厲害多了。雍正還親自書寫了聖旨(一般皇帝下旨都是大臣起草,皇帝照抄):「朕幼弟允秘秉心忠厚,賦性和平,素為皇考之所鍾愛。數年以來在宮中讀書,學識亦漸增長,朕心喜悅,著封親王」。可見這個小屁孩在爸爸和哥哥眼裡都是很受待見的,而且他的大侄子乾隆對他也很好,可能是因為他跟他的侄子都是雍正親自教導長大的原因吧,畢竟他兒時的玩伴就是他的大侄子們!所以說他受盡了三代皇帝的恩寵一點都不過!

乾隆

由於他四哥死時他還不到20歲,他也沒有在雍正朝獲得什麼官職,所以他的官位都是他大侄子乾隆給的。這個從小就被爸爸、哥哥、大侄子寵愛的孩子長大後有一點驕橫跋扈,甚至有些目中無人,乾隆曾多次下旨訓誡,其中兩次還是因為「無禮」,要知道這在清朝可是大罪,換了其他人肯定是「削除宗籍,罷為庶民」的懲罰。胤秘在數次被罰後給他的懲罰也就是罰俸和下旨訓斥而已,而且還沒有影響到仕途!乾隆五年,大侄子就給了年僅25歲的胤秘一個蒙古鑲白旗都統(旗主),後來又把皇帝親領的滿洲上三旗中的滿洲正白旗交給了他(比他的雜牌軍旗主果子哥哥強多了),還負責御書處的管理。御書處就是管理乾隆皇帝的文房四寶、御制詩、私人印章的地方。再後來就是替乾隆管理宗人府了,宗人府負責的就是皇帝的家族事物,由於皇帝工作忙沒時間管家族事物,這相當於代行皇帝家族族長的職務。歷代管理宗人府的都是皇帝的近親大臣,明朝從朱元璋開始,他的宗人府就是由幾個王爺(朱樉、朱棡、朱棣、朱橚、朱楨)擔任管理,康熙時由他的皇長子大阿哥胤禔擔任。可見,這位小皇子雖然沒有什麼辦事能力,比不上「總攬天下事」的十三哥胤祥,但也做到了「總攬皇家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鬼谷下山 的精彩文章:

溥儀退位後在故宮當「皇帝」時拿走的國寶到底算不算「偷」?
鬼谷子的門生弟子遍布列國的決策層,為什麼一統思想的卻是儒家?

TAG:鬼谷下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