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朝的滅亡,天生殘缺、國運不佳才是真正原因

宋朝的滅亡,天生殘缺、國運不佳才是真正原因

唐朝於907年滅亡後,全國四分五裂,其中河北的軍閥為了向位於東北的一個游牧民族國家借兵來打內戰,竟然把今天京津跟山西北部一帶割讓給別人, 就是燕雲十六州那些地,就是日後強大的遼國。

燕雲十六州不是什麼富庶地方,但卻是軍事要衝,長城最重要的山海關、居庸關跟雁門關,都在那裡,這些要塞過後,華北平原再無險可守。游牧民族騎兵十分兇悍,兩千年來中原都是靠這些要塞來抵擋,因此,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別人,等如把你屋企的大門折掉一樣,敵人大可長驅直進。

宋朝第一、二任皇帝趙匡胤、趙匡義兩兄弟,好不容易於976年左右把中原大部分地方統一了,但燕雲十六州打了兩次卻始終拿不回來,趙匡義親征時更受重傷,東北因此還是中門大開。

另外,今天的甘肅省,趙匡胤、趙匡義兩兄弟也降復不了,給一個叫西夏的游牧民族國家盤踞。東北跟西北的草原都沒了,出現了一個很大問題,就是沒有地方養戰馬了。又沒有要塞,又沒有戰馬,宋可謂天生殘缺。

宋朝到第三個皇帝之時,遼國大舉南侵,輕易殺到首都開封對開的黃河北岸,結果宋用錢來買和平,一買就買了一百多年。

宋雖然軍事上沒有唐的輝煌,但經濟文化上卻是歷代之冠。中國很多時代都是重農抑商,因為農民好控制,但強鄰環伺之下,宋政府朝沒有本錢搞封閉高壓的統治,商人於是大展拳腳,首都開封以及運河沿線城市的貿易盛況空前,沿海港口,更是來往各國的商船不絕,如斯鏡像,要到二十世紀初的上海才再次看得見。

北宋時曾經有個宰相,他提出的改革,有些更有現代金融的味道,但始終時機未到,還是實行不了。

至於文化,第一任皇帝曾立下祖訓,不得殺讀書人以及上書言事者,終宋一代,就是這種相對的自由氣氛,造就了蘇東坡跟歐陽修這些連當今的西方學術界也讚嘆不已的奇才。

還有,科舉考試雖然在隋唐已經有,但以此為唯一當大官的途徑的,是宋,再加上跟明清不同,宋的考試比較實用,於是開創了只問成績不問家底這種風氣,跟同時期的歐洲比,先進得多。

宋代皇帝中,雖然沒有天才級的,但整體來說不錯。就這樣,北宋過了百多年繁榮日子。但1115年左右,另一股東北勢力崛起,即女真族的金國。就是他們的後人,在600多年後在建立大清皇朝。

剛崛起的金國火速侵蝕遼國,宋政府一看,以為對遼報仇時機到了,竟然連合金國來滅遼國,結果,不用說,金國吞拼遼國後,當然打宋朝的主意了,不用兩下就於1127年打入開封,捉走宋的太上皇以及皇帝。

宋室只好逃到杭州,以淮河秦嶺為界,南北對峙,是為南宋也。

金國當然希望順勢攻下南方,但南方河川眾多,北方的騎兵發揮不了威力,而且金國魯莽,沒有攻下長江中游就在下游強行渡江南侵,結果幾乎全軍覆沒。及後更有岳飛的北伐,雖然不成功,但南宋總算穩住陣腳,得以在江南繼續過了百多年繁榮的日子。

到1206年,輪到北方的蒙古崛起,火速侵蝕金國,而宋政府竟然犯下同樣的錯誤,為了報仇而幫助蒙古滅金,結果,不用說,蒙古於1234 年滅了金後,下一個就輪到宋了。但宋在長江中游還是堅守了三、四十年,最後才於1279年亡於蒙古。

簡單來說,宋並非一般史書所說的積弱,文化經濟上她其實強得不得了,只不過先天不足,又剛碰上北方游牧民族一個又一個的崛起,可謂國運不佳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 的精彩文章:

燕雲是北宋買下來的
這個朝代真滑稽,至尊的皇位傳不下去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