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被誤讀千年的中醫情志致病「喜傷心」

被誤讀千年的中醫情志致病「喜傷心」

文/曹均璇

中醫理論有一個特別重要的理論:情志致病,但是,情致致病中的特別重要的心主喜,卻一直被誤讀。這嚴重影響了慢性病的康復和人們調理身心健康。

情志致病,出自《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怒傷肝,悲勝怒」、「喜傷心,恐勝喜」、「思傷脾,怒勝思」、「憂傷肺,喜勝憂」、「恐傷腎,思勝恐」。《素問·舉痛論》則指出:「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

這裡的怒、悲、思、恐都好理解。怒是生氣發怒,悲是悲傷消極,思是思慮糾結,恐是擔心害怕。但是傳統上把喜解釋為歡喜讓人非常不解。如《黃帝內經集注》中將喜釋為「心中和樂則喜」。如果百度一下,心主喜,或是喜傷心,基本所有資料,包括論文在內,介紹的都是這個意思:太高興太歡喜了會傷心。

你還會常常看到大家都舉一個小說中例子,就是我們學過的《儒林外史》中的「范進中舉」。范進看到自己中了舉人,大喜,瘋掉了,誰也管不住。這就是「喜傷心」。後來被他一直懼怕的胡屠戶打了一巴掌,嚇了一跳才恢復過來,這就是「恐勝喜」,害怕,恐懼能剋制喜。心屬火主喜,腎屬水主恐,水克火,故恐勝喜。

好像也說得通,有道理。但是,把五種情志對健康的影響放到一起看,就很成問題。怒、悲、思、恐這些情緒都是無論持續或是爆髮式的,都會對臟腑形成很明顯的影響,而且很常見,很有實用性。只有喜特別,持續的和樂歡喜可以說對心有好沒有壞,除非像范進中舉那樣大喜過望才會「過喜傷心」。但是人生有幾次這樣的「過喜」?

在實際臨床中,也可以發現這個問題。楊巧芳的論文《情志致病理論研究》,曾對醫案中的情志致病進行統計。論文以《二續名醫類案》為資料來源庫,對清代中葉到建國初期名醫醫案進行整理分析,以明確記錄有情志病因的醫案為納入標準。結論是,喜作為致病因素在醫案中沒有提及,七情病因相關病例中尤以「怒」志例數最多,「思」、「驚恐」次之,「悲」、「憂」例數最少。「喜傷心」可以說沒有臨床指導意義!

這是因為黃帝內經中的「喜「,從一開始就被誤讀了。這裡的」喜「,不應釋為「心中和樂」,而應釋為「喜愛、喜好」。《史記》的《信陵君竊符救趙》中「公子喜士,名聞天下」,《雜阿含經》第一經中的「正見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這兩處的喜,都作喜愛、喜好解。

「喜」為喜愛、喜歡、想要,這樣就一切都說得通了。無論是對中醫心的定義功能,還是臨床應用。

中醫的心,不只包括西醫所指的心臟,還包括思想意識的功能,「任物者謂之心」。所以《黃帝內經》中說心主神明,為君主之官。心總管人體與外界的信息的交流,是以心主喜——喜歡不喜歡,想要不想要。這才是君主之官的樣子。

如果沒有喜,也就沒有怒、悲、思、恐。正是因為有了喜歡、想要,才會有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因為慾望總是大過現實的,得不到或是失去才是常態。於是,的人會生氣、發怒,走肝,有的人會失望消極,走肺,有的人會思慮糾結,走脾,有的人會擔心害怕,走腎。不同的人表現出來不同病症,而心是根本。

曾有兩個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都出現舌頭上起泡或發熱的好轉反應,一問她們果然都是平時想法比較多、慾望比較強烈的人。

為什麼很多慢性病會反覆發作,很多是因為情志是致病根本因。發病時無論藥石針灸,還是導引食療,都是治身治不了心。病根不去,自然病就會反覆發作。患者無論是肝鬱氣滯或是思慮傷脾等,如果告知他們情志問題的根本在於「心主喜」,慾望一起,則氣緩。這對康復會有很大的價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