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千萬別錯過!小兒發熱推拿及中醫特色療法

千萬別錯過!小兒發熱推拿及中醫特色療法

小兒發熱推拿及中醫特色療法,一學就會!

小兒推拿是一種純中醫、綠色自然療法,在中國古代就有相關記載,在明代形成了獨立的體系。醫生根據小兒生理、病理的特點,通過推拿小兒特定的穴位來達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近幾年,隨著抗生素濫用的危害被越來越多的人認知和了解,小兒推拿這一無針、無葯、無創傷的安全綠色療法日益受到人們的認可,小兒推拿適用於新生兒至14歲的兒童,既可幫助孩子強身健體,又可以治療兒童常見病,並具有益智、增進食慾、助長、增強免疫功能等作用。

推拿按摩的同時配合中藥外治,通過局部藥物穴位滲透,使療效加倍!

小兒推拿的功效

1、平衡陰陽、調和臟腑、疏通經絡、行氣活血、扶正祛邪;

2、通過按摩小兒身體的某一穴位,通經活絡,緩解、解除小兒病痛;

3、未病先防,增強兒童體質和提高些童兔疫力。

小兒推拿範圍

1.呼吸系統疾病:感冒、發燒、咳嗽、哮喘、反覆呼吸道感染等;

2.消化系統疾病:厭食、嘔吐、腹瀉、便秘、食積、流涎、腹痛、腸梗阻、腸系膜淋巴結炎、肥胖症等;

4.泌尿系統疾病:遺尿、尿頻、尿急等;

5.頭面五官疾病:假性近視、斜視、鼻炎、耳鳴、聽力障礙等疾病;

6.新生兒疾病:黃疸、小兒斜頸、臂叢神經損傷、先天性足內、外翻等;

7.消化道疾病:泄瀉、厭食、積滯、口瘡、腹痛等。

8.神經系統疾病:小兒智力低下、癲癇、夜啼、遺尿、注意力缺陷多動症、多發性抽動症、孤獨症、小兒腦癱、腦炎後遺症、腦積水、臂叢神經損傷、腦外傷後遺症、擦腿綜合症等。

9.泌尿系疾病:泌尿系感染、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等。其它:小兒生長發育遲緩,汗證、紫癜、肥胖症、小兒鞘膜積液等。

10.其它:兒童保健、夜啼、嬰兒吐奶、抽動症、生長痛、小兒生長緩慢、腦癱、智力低下等疑難雜症,優勢病種,呼吸道疾病:感冒、反覆呼吸道感染、咳嗽、肺炎喘嗽、哮喘等。

小兒推拿的準備事項

1.按摩時要使用按摩介質

使用介質後,按摩會順滑很多,不會磨破寶寶的皮膚,就用家裡最常用的不會引起寶寶過敏的介質就好,家裡的嬰兒潤膚油、按摩油、嬰兒橄欖油都可以。

2.操作者要修剪指甲,以免劃傷寶寶。要搓熱雙手。

3.室溫要合適

按摩時室溫最好控制在20到26度。以寶寶不受涼舒適為宜。

4.媽媽心情平和

按摩是一種愛的傳遞,寶寶需要感受到你的愛。

小兒推拿的注意事項

1.安心的氛圍

無論在家或者旅途中,媽媽的按摩往往是最好的安慰。尤其寶寶生病時,媽媽怕自己按摩不好,會選擇去醫院,這時寶寶免疫力差,容易交叉感染從而使病情加重。再者寶寶對醫院的環境也會容易因不適應而哭鬧。

2.按摩時不宜過飽或者飢餓

哺乳時和之後的一個小時內不做推拿,清晨起床按摩是可以的。

3.時間不宜過長

一般來說,如果是日常的保健按摩,10-20分鐘就足夠了。可以早上和晚上會更加輕鬆。寶寶生病時可以根據具體情況來定。

4.不要強迫寶寶

按摩是愛的傳遞,不要讓寶寶排斥,寶寶生病時不舒服可能會不配合,媽媽盡量多一點的耐心,可以邊說故事,看書,玩玩具邊按摩,可把按摩當成和寶寶互動的小遊戲。

5.寶寶高燒時除了退燒手法的推拿,不做其他保健推拿。

6.寶寶皮膚破損、感染、過敏的部位不做按摩。

7.按摩一般先仰卧位再俯卧位。

8.手法宜輕不宜重

小兒推拿要求手法均勻,力度柔和,平穩深透。

小兒發熱推拿辯證治療舉例

外感發熱治則

清熱解毒,發散外邪。處方:開天門、推坎宮、運太陽、清天河水、清肺經。風寒者加推三關、揉二扇門、拿風池、推天柱骨;風熱者多清天河水,加推脊、揉大椎、揉曲池、揉外關、揉合谷。

肺胃實熱治則

清瀉里熱,理氣消食。處方:清肺經、清胃經、清大腸、揉天樞、清天河水、退六腑、揉板門、運內八卦。

陰虛內熱治則

滋陰清熱。處方:補脾經、補肺經、揉上馬、清天河水、推湧泉、揉足三里、運內勞宮。

氣虛發熱治則

健脾益氣,佐以清熱。處方:補脾經、補肺經、運內八卦、摩腹、分手陰陽、揉脾俞、揉肺俞、清天河水、捏脊。

小兒發熱的中藥外治治療:

外治方一:柴葛解肌湯

柴胡12g、葛根9g、黃芩9g、羌活6g、白芷6g、桔梗6g、芍藥6g、石膏3g、甘草3g、用薑汁調貼大椎。一天一次。

外治方二:退熱散

大黃、山梔子、僵蠶各10g,牛膝5g,細辛2.5g。用薑汁調貼雙湧泉。一天一次。

外治方三:貼肚臍

梔子,知母,石膏,滑石用柴胡針或藿香正氣液調和貼肚臍,效果非常良好,(一般沒超過三天的)。

臨床上小孩發燒以外感為多,所以小孩若是低燒可以試試推拿手法,這樣既方便,也可以避免藥物的副作用。

外感患兒起病較急,推拿治療效果較好,但家長在家自行治療效果不佳的時候,一定要到醫院接受正規的治療。由於小兒的體質不同,病情變化比較複雜,故小兒推拿必須結合時令、氣候和癥候表現的差異加以辨別和處理。

另外小兒要注意隨天氣變化加減衣服,以防感冒發燒。日溫差也較大時,家長一定要適時給小兒加減衣服,預防感冒。注重合理餵養,不可過食肥膩食物,以免傷食積滯,從而引起發燒。

發燒時要多飲水,飲食宜清淡,一般來說急性發燒需要1至3天痊癒,長期低熱而用藥效果不佳的患兒相對治療時間長些,因為長期低熱患兒的治療一般都需要從發病的本因入手。

發熱指體溫異常升高,是小兒常見的一種病證。嬰幼兒時期一天體溫在一定範圍內波動,正常腋溫為36℃~ 37℃。外感發熱可由某些急性傳染病導致,對於體弱患兒,由於得病後容易出現兼症,應予以注意。

來源:基層醫生公社 閆金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