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的一點人生經驗

我的一點人生經驗

這兩天,我在知乎上很認真地回答了一個問題。我覺得,這是我寫答案最認真的一次。不搬到這裡來,實在有愧於自己的忠實讀者!下面是我的原回答:

有哪些越早明白越好的人生道理?

到目前為止,我後悔沒早明白的道理,有以下這些,每一條都是我的親身體悟。因為沒明白這些,走了很多彎路。現在記於此,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不要輕易違背自己的天性,不能強迫自己去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這樣不僅做不好,做的過程中也會很痛苦。天性是大自然賦予的,我們要尊重它。按照自己的天性去學習、生活、工作,這樣人生才會快樂,活得才有意義。德國社會學家韋伯說過:「凡是不能讓人懷著熱情去做的事,都是不值得做的事。」

2.做事情,不能憑一時的激情,而要靠穩固的信念。激情容易消失,信念才能長久。任何事情,只有持之以恆,才能出效果。苟有恆,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莫過一日暴十日寒。很多科學家的重大成果,都是堅持十幾年的研究才發現的。每天進步一點點,細水長流,才是人生的致勝法寶。

3.每天讀書思考的習慣,越早培養起來越好。後悔高中畢業後,才開始在書(非教科書)上用力。如果再早幾年,思維被打開,就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4.讀書要讀一流的書,暢銷書沒多少營養。一流的書,就是經典,比如:《道德經》、《理想國》、《利維坦》、《社會契約論》、《論自由》等等。這些書是歷史大浪淘沙後留下的,經過了無數代人的檢驗和認可,它代表了人類共性和永恆的東西,讀之大有裨益。讀通一本經典,抵得上讀其它書十本、百本。

5.做人要真誠自然、表裡如一,有自己穩定的人格,不能恍恍惚惚,讓別人捉摸不透。所謂的城府,不是什麼好東西。故作高深、虛情假意的人,終究得不到別人的認可。

6.要準確定位自己,差異化發展自己。人與人不一樣,不能老拿自己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相比。要知道自己的短處,也要知道自己的長處。不要盲目自卑,也不要盲目自傲。不斷發揚自己的長處,形成差異化標籤,最容易取得成功。

7.在獨處與合群之間,要找到一個平衡點。既要培養獨處的能力,也不能喪失合群的能力。一味獨來獨往,會慢慢喪失人的社會性,性格孤傲,說話做事不接地氣。一味追求合群,就會在群體中淹沒自我,找不到自己的價值所在,還浪費了大量時間。

8.賺錢的意識和能力,要早點培養。多賺點錢,人生就多一份選擇。錢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但能解決生活中百分之八十的問題。有一點錢,人才活得有體面、有尊嚴。不然,在重大災禍面前,人性的惡會暴露得很明顯。誰也不想這樣。

9.人生是一場長跑,不要太計較一時的得失。一時的失敗,決定不了整個人生。人都可能走錯路,但不能明明知道自己錯了,還是捨不得回頭。即使損失三五年的時間,也值得更正方向。

10.相信自己,始終相信自己。大部分人的意見,其實都不值得遵從。人不能活在別人的意見和看法之中,要有自己的堅持和判斷。只有自己才最了解自己,只有自己才能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別人的意見,只能當作思考的原料。

11.要根據自己的職業規劃,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不同的行業需要不同的思維方式,知識結構會影響人的思維方式,學習知識不能泛而全,要注重取捨,有所側重。

12.身體鍛煉與腦力鍛煉要相得益彰、不可偏廢。沒有好的身體,腦力容易衰竭,學習、工作效率低。沒有好的腦力,身體再強壯,也只是個愚笨的莽夫。

13.工作再忙,也要抽出固定的時間來陪陪家人。越往後越發現,人生的幸福建立在家庭之上。和諧美滿的家庭,是一個人的生命根基和奮鬥動力。

14.下班後,不要把工作的思維和情緒帶到家中來。工作是奮鬥的戰場,家庭是心靈的港灣,兩者不能混為一談,應該有明顯的界限。

15.只有自己變得美好,才能給周圍的人帶來美好。只有自己先愛自己,之後才能愛別人。每天充滿負能量的人,會把負能量傳導給別人,引起別人的不適,對別人很不尊重。

16.什麼都懂一點,不如只在某一方面做到精通。膚淺而龐雜的知識,只能給你提供聊天的材料。系統而專業的知識,才能轉化為生產力。

17.了解自己的天賦和特長後,要把天賦和特長發揚到極致。不做到極致,天賦只能白白浪費,特長只能稱為特點,起不到任何作用。只有把天賦和特長發揚到極致,才能被社會「標識」,吸引更多目光和資源。

18.有機會幫助別人時,盡量多幫助別人,不求回報。人生,都是不斷在結緣。結善緣,得善果。今天你幫了他,明天他又可能幫了你。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性學小師兄 的精彩文章:

離婚是個好制度

TAG:性學小師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