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778億美金?雷布斯或憑小米IPO有望登頂華人首富寶座

778億美金?雷布斯或憑小米IPO有望登頂華人首富寶座

作者 | 葉子棟

來源 | 品牌內參(ID:brand180)

近幾年,關於華人首富稱號的爭奪可謂是如火如荼,從2016年霸氣登頂的王健林,到2017年順勢逆襲的許家印,再到2018年新科首富馬化騰。華人首富寶座的歸屬可謂是你方唱罷,我登場,這也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了我們國家日益繁榮的經濟。

而在今年,華人首富極有可能再度易主。據最新的福布斯財富排行榜顯示,騰訊創始人馬化騰憑藉435億美元的身家,位列全球富豪第十七位,華人富豪首位。而這位有望替代他的人,就是社會我雷哥,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為什麼說,雷軍有可能奪得華人首富寶座呢?這就要得益於小米悄然開售的Pre-IPO融資項目了。

小米Pre-IPO融資項目方案顯示,目前小米底層資產估值為540億美元,上市後保守估計市值為1000億美元。而雷軍持有小米科技77.8%的股權,也就是說,小米成功上市後,雷軍的身家將達到恐怖的778億美元。那到底是什麼,讓成立於2010年4月的小米在短短八年內,有望超越百度和京東,成為國內第三大科技股的呢?

1

用渠道打開市場

小米用八年走完了聯想三十年走的路

2010年到2015年,是阿里巴巴、京東等線上電商平台發展最為迅速的幾年,也是小米從誕生到成為市場巨頭的幾年,這並不是巧合。從小米第一代產品上市以來,小米就只接受官網訂購和網上銷售。這不僅讓小米擺脫了零售環節和線下渠道的資金付出,讓手機可以以成本價銷售,也讓小米打響了「全網最高性價比」的名號。

以MI為例,2011年10月上市的小米1,是小米公司專為發燒友級手機控打造的一款智能手機,搭載MIUI操作系統,採用專為iPhone供貨的台灣TPK生產的電容式觸摸組,和高通1.5Ghz雙核處理器,屏幕為解析度480x854的夏普4寸液晶屏,售價僅為1999元。而在當時,配置相等的手機,售價最低都在3000元左右。

除了高性價比的優勢,小米也熟練的運用飢餓營銷、粉絲經濟等方式,牢牢抓住年輕人的心。相信不少購買過小米手機的朋友都知道,從小米的新機發布到購買手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每當有新產品上市時,小米就會依託品牌官網,小米論壇和其他社交媒體,在產品開發階段就開始吸引大量粉絲參與產品的創意與開發,最後通過F碼兌換搶購資格,參與到預售和限時搶購當中。

以線上渠道突破年輕人市場的小米,從一推出就取得了相當驚人的市場反響:2011年10月份,小米第一部手機面市,並且在當年的最後三個月就賣出了27.3萬部;2012年,銷量719萬部;2013年,銷量1870萬部;2014年,銷量6112萬部,增長227%;2015年,就達到了7100萬部的銷售成績。

市場佔有率的不斷提高,也讓小米成為國內智能手機市場成長最快的一匹黑馬。這也讓不少業內人士慨嘆,小米用八年走完了聯想三十年的路。

2

線上被圍剿,線下成被告

小米遭遇滑鐵盧

在迅速成為國內最年輕的手機巨頭後,誰也不會想到,小米的滑鐵盧會來得這麼快。

2015年,小米手機高開低走,年度計劃銷量是預期8000台,衝擊1億台。最終,全年銷量卻只有7000萬台,遠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同年,華為手機銷售量率先突破1億台,小米國內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也被華為搶走。

更讓小米鬱悶的,是華為Mate 7橫空出世,衝擊高端市場成功。而小米力推的小米Note卻因為沒有跟上指紋識別大趨勢等原因,高配版在2999元價位顆粒無收,成為小米最失敗的旗艦機型。

為了緩解壓力,2016年雷軍並沒有給小米手機提任何業績目標,說:「2016,開心就好。」

然而2016的小米不見得能開心。

整整一年裡,小米不但沒有重現往日輝煌,甚至有進一步下滑的趨勢。數據顯示,2016年Q1到Q4,小米智能手機銷量(出貨量)同比下跌分別為:32%、38.4%、42.3%、40.5%,全年出貨量同比下跌達36%,市場份額也從2015年的15.1%下跌到8.9%。

這不禁讓人感慨國內智能手機市場風雲變幻之快。

一方面,「消費升級」取代「高性價比」成為市場主流。2015年相較於2014年,2000-3000元價位國產機佔比從2014年的28%提升到2015年三季度的88%;3000-4000元檔位國產機佔比從2014年的8%提升到2015年三季度的77%。「拋棄低端價格戰、走精品路線、尋求品牌溢價」成為2016年各大國產手機廠商的共識。

另一方面,在手機同質化嚴重的大背景下,線下渠道的重要性開始顯現。2015年華為利潤增長率高達49%,主要源於線下渠道;vivo 2015年出貨量同比增加了66.7%,線上渠道出貨佔比僅為5%。

而由於小米長期堅持「高性價比策略」,留給線下渠道的利潤空間並不夠,限制了它推進渠道分銷模式來爭奪線下市場的可能。「去渠道化」起家讓小米先天缺乏線下渠道,很難跟上市場下沉的趨勢。而在我國的大部分城市,賣場和店面依舊是消費者體驗、購買手機最重要的一種途徑。

更讓小米頭痛的是,隨著魅族、華為等其他手機品牌UI能力的提升,從前MIUI吊打其他廠商的情況不再。如今MIUI很難跟競爭對手拉開差距,以往建立的優勢也在縮小。

一直以來,小米關於專利的問題也被大家詬病,專利不足已然已經成為了小米前進的短板。2014年12月,因涉嫌侵犯愛立信所擁有的ARM、EDGE、3G等相關技術等8項專利,小米在印度被愛立信訴至印度德里高等法院。

2015年11月19日,小米被一家名為BlueSpike的NPE訴至美國東德州聯邦地區法院馬歇爾分院,指責小米通過Tomtop銷售的智能通信設備涉嫌侵犯其在美國擁有的專利權。

此後,小米就開始加大了自主研發力度和專利申請力度,同時,也積極開始在海外收購專利。去年7月份,小米與諾基亞合作,從諾基亞手中購買了部分專利就能說明它在專利方面的重視。

3

從手機企業到打造完整生態產業鏈

科技企業小米涅槃重生

曾經有人說「從來沒有一個手機品牌,在沒落之後還能崛起的」,但這句話對小米來說可能只會成為再一次輝煌的註腳。

從去年第二季度開始,小米的出貨量就有了顯著提升,市場份額重返了世界前五。IDC報告顯示,去年第四季度小米已經上升到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銷量)第四。在2017年,智能手機整體市場銷量下滑6.3%的情況下,小米的銷量逆勢同比增長96.9%,是全球範圍內唯一還在增長的品牌。

然而,2017年,小米業績的增長並不僅僅是由智能手機銷售驅動的。在經過前兩年的慘痛經歷後,小米為自己訂立了一個鐵人三項:「硬體+新零售+互聯網」。就是充分利用手機業務已經積累起來的能力和優勢,尋找新的增長點,建立新的增長業務。小米生態鏈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小米利用手機業務積累起來的用戶群、品牌熱度、電商平台、供應鏈號召力、爆品操作經驗等核心能力,用「投資+孵化」的方式整合外部研發資源,迅速打開了生態鏈的布局,也讓大眾熟知的小米手機正式上升為小米科技!

同時,小米圍繞鞏固手機業務彌補關鍵能力短板,一方面加大研發投入,僅在2016年就申請了7071件專利,獲得了2895項專利;另一方面加大線下渠道布局,2016年2月開始啟用「小米之家」線下門店,一年多時間就開了156家。由此,小米突破局限,走上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新零售模式。

4

未來看點:物聯網(IoT)

和小米生態鏈企業

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概念逐漸被運用到商業探索和創新中,越來越多的企業也在這些領域下起了功夫。

而小米物聯網憑藉廣大的生態鏈企業,已經成為全球最大智能硬體物聯網平台。截至去年年末,小米物聯網平台聯網設備超過8500萬,日活設備超過1000萬,接入設備超過800種,合作夥伴超過400家。

伴隨數據和人工智慧紅利臨近,依託生態鏈廣泛的產品布局,小米有望成為物聯網和智能時代的領導者。

歡迎小夥伴在底部發表神評,與我們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牌內參 的精彩文章:

《前任3》文案,扎心了!
一顆棗4塊錢,一個農民竟將紅棗做成市值百億的上市公司!

TAG:品牌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