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今日關注】王必成-王必成中將為什麼被譽為「王老虎」?

【今日關注】王必成-王必成中將為什麼被譽為「王老虎」?

原標題:【今日關注】王必成-王必成中將為什麼被譽為「王老虎」?


29年前的今天,1989年3月1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著名軍事將領王必成中將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77歲。


王必成


王必成,湖北省麻城市人。人稱作「王老虎」。王必成一生戎馬倥傯,先後參加了黃橋戰役、蘇中七戰七捷、豫東戰役、萊蕪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和抗美援朝金城夏季反擊戰役等。特別是孟良崮戰役,他所率部隊首先攻入敵指揮部,擊斃了國民黨王牌軍七十四師師長張靈甫。解放後,他曾擔任過上海警備區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王必成De大事記


·1912年2月29日 王必成中將生於湖北省麻城市乘馬崗鎮小寨村

1912年2月29日,王必成生於湖北省麻城市乘馬崗鎮小寨村。


·1989年3月13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著名軍事將領王必成中將因病在南京逝世


1989年3月1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著名軍事將領王必成中將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77歲。


王必成De故事


王必成中將為什麼被譽為「王老虎」?

王必成,1912年2月29日出生於湖北省麻城縣的一個貧苦農民之家,少年時期投身革命。1928年參加當地赤衛隊和共產主義青年團,1929年參加紅軍,第二年入黨,參加過鄂豫皖蘇區歷次反「圍剿」、川陝蘇區歷次反「圍攻」和舉世聞名的長征,三次過草地。



王必成


由於他英勇善戰,很快由班長、連長、營長升至團長、團政委,在長徵結束時即由普通一兵成長為紅三十軍八十九師副師長。1936年10月,紅四方面軍到達陝北,久經戰火考驗的王必成隨即進入抗日紅軍大學(後改名為抗日軍政大學)學習,為日後進一步成長奠定了紮實的軍政素質。他成名於新四軍時期,立威於解放戰爭中,是「人民軍隊不可多得的虎將」(陳丕顯語)。


打新豐、攻句容、襲東灣,全殲延陵(賀甲)之敵,連戰皆捷,創造了新四軍對日作戰多個「首次」

1938年春天,王必成從延安奔赴東南抗日前線,擔任新四軍第一支隊二團參謀長,不久擔任團長。二團又稱「老二團」,前身是中央主力紅軍長征留下的堅持在湘贛邊、贛粵邊、贛東北的游擊隊。在堅持艱苦卓絕的三年游擊戰爭後,這支部隊重新集結,隨陳毅挺進江南敵後抗日,戰鬥在茅山地區,為創建茅山抗日根據地浴血奮戰。


王必成到二團時,已是身經百戰的年輕軍事指揮員了。在粟裕率先遣支隊取得首戰韋崗的勝利之後,王必成指揮二團打新豐、攻句容、襲東灣,全殲延陵(賀甲)之敵,連戰皆捷,創造了新四軍對日作戰多個「首次」。


新豐車站戰鬥是新四軍的首次夜戰。新豐車站在京(南京)滬鐵路鎮江與丹陽之間,駐有日軍40多人,還有特務、漢奸、路警等,共100餘人。1938年6月30日下午,王必成率二團一營自丹陽延陵鎮出發,隱蔽進抵新豐車站東南9公里之東岡。


7月1日夜11時許,我軍對駐新豐車站日軍發起突然攻擊,並與敵進行白刃格鬥,殲滅日軍10餘人。又用火攻燒死日軍30餘人,並燒毀車站。此次戰鬥歷時1個半小時,繳獲步槍6支、刺刀6把,配合地方抗日自衛團破路基、拆鐵軌、割電線,使日軍在江南最重要的交通運輸線陷入癱瘓。

句容戰鬥是新四軍首次攻入敵占縣城的戰鬥。1938年8月,為配合國民黨第七十九軍向蘇南丹陽、武進的進攻,新四軍第一支隊決定由王必成率二團主力襲取江蘇省句容縣城。受命後,王必成立即排兵布陣:第二營往東昌街,向鎮江方向警戒,破壞道路、橋樑;第三營進襲城北門外飛機場,並對湯山東昌街方向實施警戒;支隊特務連配合地方武裝,在天王寺至句容間之五港、雙廟、張廟一帶阻敵並破壞公路,掩護攻城部隊;第一營為攻城主力。


夜深之後,戰鬥開始,第一營乘黑暗用雲梯突入城內,順利佔領東南門。第三營亦入城作戰,經巷戰,佔領商會及偽自治會。日軍一部固守樓屋,負隅頑抗,王必成命令一、三營以火力封鎖正面,從側面縱火焚燒,城外飛機場房屋亦被完全焚毀。此次戰鬥共斃傷日軍40餘人,繳獲步槍2支、手榴彈2箱、子彈5000餘發,其他軍用品若干。


東灣戰鬥是新四軍典型的攻點、打援兼顧的戰例。東灣地處句容縣,靠近茅山抗日根據地的北緣,是日偽軍在溧(水)武(進)公路上的一個重要據點。駐守該據點的日軍約50餘人,據點內工事堅固,並環有三道鐵絲網,該據點北邊不到6公里處的天王寺駐日偽軍200餘人,東北14公里處的薛埠駐日偽軍400餘人,西北之方邊駐日偽軍70餘人。


1939年春天,日偽軍企圖修復從天王寺到丹陽延陵鎮的公路,以封鎖和分割茅山抗日根據地。為粉碎日偽軍企圖,王必成決定襲擊東灣據點,其部署是:主攻和助攻部隊,分別尋點突進;打援部隊埋伏於吳家邊附近公路兩側,打擊天王寺的援軍,並對薛埠方向進行警戒。


2月8日晚,攻擊部隊乘夜色隱蔽接近東灣,正面主攻部隊進到第三層鐵絲網時被日偽軍發現,雙方隨即展開激戰。與此同時,擔任助攻的兩個連從西面突入據點,迅速消滅了頑抗的日偽軍,並將據點付之一炬。天王寺日偽軍聞訊後來援,在吳家邊以北遭到伏擊,大部被殲。


日偽軍又增派汽車5輛載150餘人附炮4門,繼續從天王寺向東灣增援,遭到打援部隊的頑強阻擊。東灣據點被摧毀後,二團各部遂撤出戰鬥。此戰中,新四軍部署嚴密,動作迅速,攻點與打援均獲勝利,共殲滅日偽軍110餘人,繳槍20餘支和彈藥一批,粉碎了日偽軍封鎖與分割敵後抗日根據地的企圖。



王必成


延陵(賀甲)大捷是新四軍首次引起全國輿論關注的戰鬥。1939年11月8日,在地方武裝配合下,王必成率二團與新六團並肩戰鬥,在丹陽延陵鎮附近的賀甲村一帶與「掃蕩」的日軍發生激戰,經30個小時拼殺,共殲日軍168名,生俘3名。當時,上海等地的報刊曾以《偉大勝利在江南》的醒目標題予以報道,江南人民則稱之為「延陵大捷」。延陵大捷有力配合了全國軍民的抗日鬥爭,戳穿了反共頑固派誣衊新四軍「游而不擊」的謊言。


多次戰鬥讓王必成和他的二團擴大了影響。後來,江南人民譽稱二團為「老虎團」,稱呼王必成為「老虎團長」、「王老虎」。《黨史縱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非常歷史 的精彩文章:

新中國成立初期剿匪記:先後共投入了150萬兵力
蔣介石為什麼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方針?

TAG:非常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