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與山堂-高俊傑

與山堂-高俊傑

見與不見

 見與不見

凌晗 

00:00/04:24

高俊傑,1979年生於江蘇宜興,2002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2008年畢業於法國南錫高等建築學院。2008年就職於中國美術學院,2012年創立與山堂工作室。致力於紫砂、琉璃等手工藝創作設計。

生於宜興的陶藝世家的高俊傑,兒時便對「心與物游」的器物製作發生興趣,並在「玩興」中表現出秉異的天賦。多年來,高俊傑憑藉其深厚的技術功底、對傳統及現代文化的獨到見解,將人生坐標定位在陶藝、硫璃的手工創作,並展開了深入的研究和持續的探索。

他的作品充分尊重材質的本性,同時融入了自己的藝術理念和感悟,不刻意取悅,匠心獨運,質樸坦然。經他過手的器物既有「日用」的親和力,又展現出藝術家對當下多元性的追求和運手收放自如的洒脫。

古法琉璃需純手工製作,每一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生命體。琉璃的製作工藝相當複雜:火里來、水裡去,制料、畫稿、雕蠟,翻模、鑄造、加粉(古法琉璃「粉末鑄造法」關鍵所在)、煅燒、打磨…?…?有些步驟要反覆操作,一般一件古法琉璃器製作過程需二十多天,當中的各個環節很難把握,可以說是一半靠技藝一半憑運氣,成功率僅有70%。更關鍵的是,琉璃的原材料價格昂貴且不可回收,一旦出現一點點問題,全部心血就付諸東流。這也是琉璃被古今中外的貴族階層奉為奢侈品的原因。

在900度的高溫下,琉璃原料煅燒過程中自然形成的氣泡,被琉璃愛好者稱之為

「琉璃的呼吸」。而天然夢幻的氤氳色彩,是琉璃華麗的衣裳,在燈光的照射下

能發出炫目的光彩。

古法琉璃與玻璃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它是一種半透明物體,似透非透,讓人捉摸。其欲蓋彌彰、耐人尋味的觀感,溫潤如玉、如切如琢的鑿磨觸覺讓人愛不釋手、浮想聯翩。古法琉璃正是因此承載了厚重的文化,成為了自遠古時代以來讓人們心醉神迷的藝術品。

中國傳統文化崇尚「道性」,如文人畫家賦予「梅蘭竹菊」以「四君子」的雅號,「松竹梅」被尊為「歲寒三友」,「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東西方文化根本的差異在於,中國人更樂於通過「自然」這一載體委婉而詩意地表達情感,並且自然而然地將文化載體的範疇延伸到人工雕琢的每一件器物上。

古法琉璃器皿和玉器、陶瓷一樣,自古就被廣泛地應用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如造像供養、文房清玩、茶道、香道、花道、飾品等,不一而足。《西遊記》中的沙僧就是因為打破一隻琉璃盞而被貶下天庭的。古法琉璃也因其獨特的質感

煥發出來的魔性魅力在幾千年的器物流變史中獨樹一幟、經久不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書桌前的奇幻漂流
詩文 見與不見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