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老年學二胡的三個「做到」-作者:王寧

中老年學二胡的三個「做到」-作者:王寧

我們身邊有好多親愛的中老年朋友們在學習二胡, 他們認真、勤奮的精神,讓年輕人自愧不如。但是我們也看到身邊好多中老年二胡學習者,他們勤勤懇懇,自己的二胡水平卻依然原地打轉,這是為什麼呢?

從06年開始到18,我已經在中老年教學崗位上工作了十二年了,這十二年來,我發現我們優秀的中老年學習者們他們都有這三個「做到」,而一直不進步的學習者們就缺少這三個做到,現在我分享給朋友們,供大家參考。

一、做到「空杯」學習

這個比較好理解,就是空杯精神。好的學習者,在接觸到新的教學時,會放空自我,認真的學習老師所教授的方式和方法,暫時先不去考慮其他的問題。而反之,則是帶著審視的眼光去學習,這個老師講的這種方法,他會說這個老師的方法不對,因為那個老師說了,這個技術應該這樣拉。你會發現這樣的同學積攢了一套各種老師的方法,而時間花在了如何選擇上,其實方法科不科學,對路就好。因為咱們中老年人學二胡,不考學,不比賽,自娛自樂就圖個樂呵,何必必須分辨出那個方法最好再去學習呢?

二、做到「學以致用」

可能大家對這個有疑問了,學習的目的不是學以致用嗎?是的。我發現那些學習的不錯的同學,他們學習了方法和方法後,馬上就用在自己的練習上,如果能馬上有改變他們會非常高興。可是反之,有的同學是各種文章各種視頻各種老師搜集了一堆,但是就是沒有用在自己的演奏上。毛主席說過「學習的目的全在於應用」。老師說的要求,老師說的核心,那是老師說的,而如何應用在我們身上,才是最最重要的。

三、做到「活學活用」

一套方法是可以適用於不同的地方的,但是有的同學學習,學的相對較照本宣科,老師講的在這裡用,其他地方就不能用。其實不必這樣,有時候靜下來想想,老師交給你的是方法,你要把方法變成能力,就得體會這種方法如何才能在你這裡變成咩能力,而不是「堅守陣地」式的學習。

中老年學習二胡不容易,能學號更難。在日常的老年教學中,我發現,簡單的教學已經不能再滿足老年朋友的需要了,他們更需要那種帶有問題的,帶走規格的教學,這也是新時期的一種變化,最後祝大家學習進步,笑口常開。

王寧

王寧:青年二胡演奏家、副教授

山東聊城人,優秀共產黨員,國家二級演奏員。文化部首屆民族器樂大賽一等獎。現為重慶人文科技學院音樂表演系主任兼任器樂教研室主任,同時受聘於重慶文理學院等多所高校。重慶市沙坪壩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二胡考級評委,中國文化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山東民族管弦樂學會實驗樂團名譽顧問。出版有《二胡研究與訓練》、《中外器樂作品賞析》、《中國音樂欣賞》(已作為高校教材)、教育辭典《教育理論與實踐》素質教育卷、《高師二胡選修》等專著和合著。

發表有《琴聲錚錚,珠落玉盤》、《二胡初級訓練的美與准》、《二胡快速樂曲中的時間與空間》、《淺談二胡左手基礎音階練習》等專業論文17篇。錄製有:教育電視台《中老年學二胡》四集二胡教學視頻;奪目網《專訪青年二胡演奏家王寧》。

胡琴世界網 --您身邊的二胡專家

微信:ihuqin

新浪微博:胡琴世界網

【胡琴世界網】:權威、專業的胡琴藝術宣傳平台,專業的胡琴類視頻與文章!如果您有想與大家分享的視頻、音頻、文章、論文、新聞等資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年 的精彩文章:

這對老年夫婦上演生命的最後一段甜心又虐心的旅程感動到你了嗎
2018年了,談到老年人的精神疾病與健康,你還覺得不禮貌嗎

TAG: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