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那些千百年籍籍無名,忽然爆紅的小詩

那些千百年籍籍無名,忽然爆紅的小詩

文 | 虢雪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在央視的《經典詠流傳》上,清代詩人袁枚的小詩《苔》經過譜曲詠唱後瞬間爆紅於社交網路。

其實不只是《苔》,有很多優秀的詩詞都是通過影視劇而為人所熟知,繼而在籍籍無名千百年之後,再度受到追捧,引發人們的強烈共鳴。

今天讀者君就以手抄的形式為您盤點近十年來那些因影視劇而爆紅的詩歌……

(此次手稿將贈出,快去底部參與活動吧)

清·袁枚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2018年,農曆春節期間,在央視的文化綜藝節目《經典詠流傳》上,清代詩人袁枚的一首五絕《苔》經過鄉村教師梁俊和貴州山區孩子們的演唱,一夜爆紅於社交媒體。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樸素無華的句子令無數人動容。

或許我們無法擁有太多東西,沒有閃耀的天賦,但是,我們依然對生活有著美好的嚮往,對未來滿懷憧憬:不要輕視自己,生命的光彩由自己主宰。

登華岳南峰極頂七絕

清·牛兆濂

踏破白雲千萬重,仰天池上水溶溶。

橫空大氣排山去,砥柱人間是此峰。

《白鹿原》中,朱先生將生死置之度外,單槍匹馬闖入方升軍營,對方升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憑三寸不爛之舌說退20萬大軍,在和白嘉軒返回白鹿原的路途中,朱先生躊躇志滿,登峰詠出這首詩。

此詩的作者是清末關中的大儒牛兆濂(《白鹿原》中朱先生的原型)

電視劇《白鹿原》熱播那段時間,在我的朋友圈有好多朋友都轉發了這首詩,「橫空大氣排山去」,信息紛紜的時代里,瞬息萬變,如何守住自己的內心,既跟隨時代的腳步,又不亂了自己的步沓,「砥柱人間是此峰」,也許正是我們每個人都要思考的。

南鄉子

宋·蘇軾

東武望餘杭,雲海天涯兩渺茫。

何日功成名遂了,還鄉,醉笑陪公三萬場。

不用訴離觴,痛飲從來別有腸。

今夜送歸燈火冷,河塘,墮淚羊公卻姓楊。

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有這樣一個片段,畢業聚會上,張開引用了一首詞對大家說:何日功成名就了,還鄉,醉笑陪公三萬場;不用訴離殤,痛飲,從來別有腸。在場的人皆動情。電影上映後,這首詞也被無數學子當作畢業離別時互贈的寄語。

這首詞的原作正是大詞人蘇軾的詞作《南鄉子》,後來被三毛在《滾滾紅塵》的劇本中改編成「醉笑陪君三萬場 不訴離傷,禪心已失人間愛,又何曾夢覺,這些個千生萬生只在,踏盡紅塵何處是吾鄉……」

人生廣闊,我們都應該有此豪情。

公無渡河

漢·蔡邕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

墮河而死,將奈公何。

《軍師聯盟》播出後,口碑炸裂,為近年來少有的國產劇佳作,其中一首漢代政治家蔡邕的小詩《公無渡河》意外走紅。

它極其精準又微妙地詮釋了那種明知不可為而偏要為之的情感,透出一股悲壯甚至壯烈的氣魄。羅曼·羅蘭說:「在這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還依然熱愛生活。」

願你熱愛生活,願你義無反顧,願你拼搏半生,無怨無悔無所懼。

十五從軍征

漢·無名氏

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

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

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穀持作飯,采葵持作羹。

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

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大軍師司馬懿》中,晚年的曹操在郊外聽到小女孩兒唱著這首《十五從軍征》的歌謠,不禁感慨萬千,最終他下定決定,停止戰爭,與民休息。

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

《紅海行動》在不斷刷新中國電影票房記錄的同時,也在大銀幕上用血淋淋的畫面告訴人們一件事:和平可貴。

雖然這個世界並不太平,好在我們生在一個太平的國家。

摸魚兒·雁丘詞

元好問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

君應有語,渺萬裡層雲,

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

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

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

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這兩句詞因為《神鵰俠侶》中的李莫愁數次提及,以至於很多人都認為這是金庸寫的句子而廣為傳唱。但事實上,這兩句詞出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詞》一詞中的「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若不是金庸,這首詞可能不會被那麼多人所熟知;但如果沒有這首詞,恐怕李莫愁這個角色在塑造上就會遜色很多。

這是大師與大師之間的互相成全。

一代經典就此誕生。

問道詩

唐·李翱

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

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

這是《大明王朝1566》里,嘉靖帝一出場說的第一句話。「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這是嘉靖皇帝引以為豪的政治手腕和帝王之術,他可以將內閣、司禮監、東廠玩弄於股掌之中,但最終卻丟了民心,自作聰明誤國誤民。

這天大的自信,最後也變成了天大的諷刺。

但這首詩本身有十分豐富的人生哲理,仁者見仁。

梅花

唐·崔道融

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橫笛和愁聽,斜枝倚病看。

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甄嬛傳》播出後,江陵才子崔道融的這首《梅花》一時名聲大噪。尤其「清極不知寒」和最後一句為人所津津樂道,此詩精巧,雅緻,用詞考究,其背後所表達的情感也綿密深沉,俘獲了一批女孩兒的心。

也堪稱是近幾年影視劇中最為人所熟知的一首詩了。

無題

夕嵐分彩翠,高樹藏鶯聲。

乍向風中看,花落更分明。

徘徊覺露冷,清宵月影橫。

泠泠砭肌發,疑是曉寒生。

一望可相見,一步如重城。

所愛隔山海,山海不可平。

這是littlesen當年發表在北大未名bbs詩詞歌版塊的一首詩,其中尤其是後四句被廣為傳唱,名噪一時。以至於出現了很多狗尾續貂的拙劣之作。這首詩因為意境優美,經常誤被某些網站選進「最美古詩詞」里。

·文末彩蛋·

本次的讀者君手抄稿(共10張)將贈出,贈出規則:轉發本文至朋友圈並截屏發至讀者後台,並留下電話(方便與您取得聯繫),讀者君會在12小時以後從後台抽取一位將此手稿贈出,快來參與活動吧!

本期話題

你還見過哪些出現在影視劇里的詩句?

?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

作者:虢雪,讀者新媒體編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者 的精彩文章:

一個人最重要的能力,是過好自己的生活
民國第一才女呂碧城:所謂的活出自己,就是內心足夠強大

TAG:讀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