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人行走遍緬甸維加斯東南亞每一個角落

三人行走遍緬甸維加斯東南亞每一個角落

這幾年走了好些東南亞國家,雖然每個國家都有著不同的文化和風景,但是東南亞整片土地相似的宗教和歷史背景,依然使得頻繁造訪逐漸失去新鮮感。11月份的時候在越南和緬甸之間做抉擇,最終還是選擇了緬甸。我所期待的亮點主要是兩個,一個是傳說中奇幻的蒲甘佛塔,另一個便是卡勞和茵萊湖之間的鄉間徒步。

另外有一篇文章會詳細記錄我們此行的攻略,因此在這兒還是希望能更原生態的表達在這趟8天的旅程中的所見所感。事實證明,這趟旅行超出意料,而充滿了小小的探險的意味,因安全感之外的一絲不確定而變得趣味十足。

緬甸的歷史,光從編年表上來看便充滿了血與淚。王國衰落後,1885年英軍不費吹灰之力佔領了緬甸,此後緬甸一直作為英屬印度的一部分,處於英國的殖民統治之下。喬治奧威爾的《緬甸歲月》便是對這段時期的詳細描述。英國統治末期,昂山素季的父親所帶領的獨立力量引入日軍勢力進行反抗。最後在各方的權衡之下,1947年,昂山將軍帶領緬甸走向獨立。同年,昂山被刺殺,彼時昂山素季兩歲。此後,緬甸便陷入漫長的軍政府執政時期。在此期間,緬甸雖然獨立,卻依然處於極權主義的陰影之下,經濟極度落後。而民眾的生活,據說和《1984》的描述極為相似。這也因此吸引了研究喬治奧威爾的學者艾瑪拉金的注意。2004年左右,她來到緬甸旅行,並寫下了《在緬甸尋找喬治奧威爾》一書。一直到2010年,緬甸進行了「民主選舉」,此後雖然並未立即開放,但也逐步的解鎖了政治,文化,生活上的限制。到2017年底我們造訪的時候,大城市看起來已經有一派欣欣向榮的氣息,雖然基礎仍然是破敗。

因為旅行不長,而且同伴幾人都處於疲憊的年底,刻意把行程放緩。然而因為在緬甸不得不坐夜大巴的緣故,還是從一開始累到了結束。

12月23日下午,小分隊三人從上海飛抵曼德勒。打算稍作歇息,便去趕晚上十點的大巴,前往卡勞進行兩天一夜的徒步。機場到曼德勒市中心一個小時的路程,我們在計程車里被顛來倒去。但其實比起在金邊機場的經歷,這已經是非常愉悅的體驗。至少,將我們和曼德勒的漫天塵土作了個分割。

因為LP推薦的Green Elephant關門大吉,計程車司機很善意的將我們拉到了一家非常local的餐廳吃飯。也是這在緬甸的第一餐便讓我們打消了繼續吃緬餐的念頭。

緬甸

平心而論,緬餐並沒有像斯里蘭卡的全素咖喱套餐那樣難以下咽,甚至個別菜品味道還不差。除了湯,所有的菜都是事先做好,用大量的香油封浸,防止因蟲蠅高溫變質。菜多為南瓜,豆類,雞肉,豬肉,還有腌制的魚類。加上特製的辣椒醬,倒是挺下飯。湯裡面加了認不出的蔬菜和香料,辛酸開胃。需要炒菜的話,也可以來一個炒蔬菜。

緬甸

不是不好吃,而是這樣的一餐下去,總顯得有點兒辛酸。就這一次嘗試過後,便是一路的亞洲料理了,炒粉,春卷,肉類咖喱,和冬陰功。

十點鐘,準時上了我們提前預定好的VIP大巴。車況很好,座位寬大舒適,甚至還配備有電視機。旅行的愉快和新鮮感涌了上來。

緬甸

卡勞徒步,原始之旅的小浪漫

凌晨四點,到達地處高原的卡勞。懵懵的下車,發現已然變了一個世界,身上的襯衫瞬間被寒冷浸透。原定要來帶我們去旅館稍事休息的徒步嚮導,變成了一個英語不佳的本地人。他正在一個勁地告訴我們,今天沒有旅館空缺,想讓我們去烤烤火,等到清晨六點鐘。順著他的指向,離下車點二十米,確實有一堆篝火在風中燃燒。一個荒郊野嶺的小鎮,三個衣著單薄的姑娘,和路邊一群本地男子一起站在風口烤火……有趣而荒謬的情景。兩晚沒有休息好的我們,面對接下來兩天的徒步行程,還是決定留一個人看行李,另外兩個人去路邊找旅館。(事後想想,若不是緬甸民風淳樸,單留一個女孩子在人生地不熟的荒野還是很不安全的,應該一起行動才對。)十幾分鐘後我們入住了一個相對當地物價而言簡直天價的旅館。趕緊洗漱,並在旅館中依然持續不斷的寒冷和瑟瑟發抖中合目養神到天明。

清晨太陽出來後,整個景象就再也不一樣了。八點半,帶著暖意的太陽撕開寒冷的霧氣,我們坐在旅館的屋頂吃著可口的炒飯和煎蛋。因為美好的旅程在即,雖然疲倦,卻依舊帶著雀躍。九點鐘,導遊前來接我們,一口流利的英語,帶著令人喜愛的認真和誠懇。在他的建議下,我們仨先去了不遠處的當地周末集市,然後再出發。

緬甸

我們所選擇的A1,是TripAdvisor上面評分最高的徒步嚮導之一。善於提供英語流利的導遊給自行組團的遊客。行程會根據導遊個人的經驗而進行微調,行李會由出發點運至終點茵萊湖的旅館,而且會專門配備一名隨行廚師。事實證明,這樣定製化的服務,雖然價格略貴,但是體驗非常好。

緬甸

緬甸

背著我們清一色的kanken小背包,我們從一處農莊開始出發。村邊有一些農婦正穿著當地的服裝,塗得滿臉的Thanaka,在井邊洗衣。毫無商業化痕迹的撣邦鄉下,依然是一幢一幢的吊腳小茅屋。徒步的線路,如其他旅行者所介紹的那樣,其實並無太出色的風景。極目望去,多是連綿不絕的紅土地,偶過之處有村莊。到了飯點,炊煙裊裊。於我們而言,這原始和貧窮的觀賞中帶著新鮮,看這風中飄著的塵土,路邊不相識的熱帶的植物。雖然覺得生活在這裡的人未必對於自己的生活存在著不滿,內心卻依然存了一絲小小的僥倖。生活在更為富裕而開放的地區,已然帶給了我們更多的選擇和可能。使我們今日能夠隨心所欲,踏上異國的土地,而不必日復一日,面朝紅土。

緬甸

說是完全沒有商業化的痕迹也不盡然。途中還是在一個小小的茅棚休息,一名白髮蒼蒼的老嫗織著樸素的當地服飾,希望路過的遊客能夠購買。價格是非常之便宜,可是買了,於我們卻是實實在在的無用之物。好在緬甸的人,不知道是因為天生敦厚,還是開放尚不久,和寮國,柬埔寨相比起來,還是樸素很多,也沒有過多的兜售,反而因為這點小小的「商業化」,內心還存了一點羞愧。當然這點羞愧,到了蒲甘和曼德勒的遊客區,也是所剩無幾了。

在這個有老奶奶的休息站,我們可愛的嚮導PK,向我們講述了一些緬甸的歷史和地理。有些我在LP上也看到過,但是在正午炎熱的日光下,喝著本地人斟來的茶,吹著緬甸的風,感受便很不一樣了。緬甸是個多民族國家,而且因為歷史上沒有大一統的緣故,這個因為英國殖民統治而硬生生拗在一起的國家便顯得很不和諧。不同地區生活著不同的民族,許多都擁有自己的軍隊—不一定大,也不一定強有力,但是偶爾的混戰便夠人受。各個地方還有不同的方言,連一句簡單的你好和謝謝,我們都學了不同的版本。此情此景下,旅伴引用的一句話便令人印象深刻—A language is a dialect with an army。不知道這些軍隊,能夠捍衛他們的語言到何時。甚至無知如我,也不知道這樣的捍衛於當地人而言,是好是壞。

我們都很喜歡導遊PK,不僅僅因為他始終保持著令人尊重的態度,不卑不亢,而且因為他確實很了解自己的國家和家鄉,隨時隨地給我們補充眼睛看得到以外的風景。如果沒有他,我們可能只是漫無目的的走過了四十公里的鄉村。跟著他一起走,我們認識了菩提樹和它的果子;知道了龍舌蘭是從一種鐵樹一樣的植物的中心釀造出來,而且順著它的葉子撕下那堅硬的角,那強韌的纖維可以用來縫補衣物;我們品嘗了那種酸酸的沙梨;知道了緬甸的水稻分成兩種,一種綿軟易消化,一種堅硬卻頂飽,適應城市和農村兩種需求。像是上了一趟遲到的植物學課程,戴著草帽在鄉間行走,遇見花,遇見樹,學習他們的名字和故事。

緬甸

緬甸

緬甸

地勢不算太崎嶇,暮色四合之際,我們和一群趕著牛車的農民一起爬上高處的村莊。煙霧像是具象的有靈魂的夜,從田野裡面漫上來,把我們托上今晚休息的地方。

緬甸

緬甸

因為緬甸的電力供應不足,我們所居住的村莊基本上沒有電。比我的想像好一點點的是,我們居住的農家,還是在客房門口懸掛了一盞昏黃的電燈。當然,要節省著用。不過我們發現其實問題也不大,因為從未發現月光如此之明亮。

緬甸

接下來我們度過了人生中難忘的一晚。和PK以及前來應援的大廚RMET一起吃完平安夜大餐後,天空已經布滿星星。銀河尚未升起,但是星星之亮之密,我人生中也沒遇見幾回。用手擋住最近的那顆燈光,我們便暴露在了整個宇宙之下。考拉醬掏出手機,用軟體對照著告訴我們各個星座的位置。此後我雖然只記住了獵戶座,但是在上海,在香港,每每看到那三顆排成一列的星星,便感到十分親切。

正當我們三個興高采烈地認識星星的時候,廚房裡面傳出一陣歌聲。PK和RMET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正拿著一把吉他彈唱情歌。房東大媽生起一堆小型篝火,靜默的坐在他們旁邊。兩位小哥其實看起來挺直的,但是這樣浪漫的場景下,我們對他倆組CP的YY也是很難免。何況RMET還會做萌系的水果拼盤,以及點亮我們平安夜的火焰香蕉甜點,而PK忠實靠譜。

緬甸

緬甸

緬甸

星星看夠了,我們一起坐在寒浸浸的地板上,盡量讓自己靠近火堆而不被燙傷。我們的手機信號是早就沒有了,可同伴卻突然發現其中一位小哥刷起了FB。PK跟我們解釋,我們在機場買的MTR的卡其實不如當地人用的划算好用。說起他們有電話卡的歷史,從2000年以來,經歷了從2000美金一張的天價一直到近年來買卡幾乎免費的過程。而就在幾年前,一張電話卡還要買1000美金,即使有錢的上層階級買得起,也需要排很久的隊。夾雜在這個飛速發展的世界裡面,封閉所帶來的傷害是毋庸置疑的。言語間他們非常崇拜昂山將軍和他的女兒昂山素季。前者為了國家而犧牲了自己年輕的生命,而後者繼承父親的遺志,放棄了自己在英國的家庭,被監禁多年。基於依然敏感的政治現實,我們不敢問太深。近年來剛開始的民主化,至少給這個國家帶來了久違的開放。而開放之後的路,仍需努力和耐心。

緬甸

夜間我們是住在一幢看起來還不錯的樓房的二樓。一樓是不太能住人的,堆著許多糧食,緊挨著廚房不遠處是牛羊圈。按照這家牛羊的數量,應該是當地過得還不錯的住戶。再次發現,住宿的條件比我們想像中還是好多了。卧室是整個的二樓,竹地板上放著幾捲鋪蓋,層層疊疊。而且不知道是不是房東提前幫我們捂暖了,毯子裡面都帶著暖意。蓋了四層毯子的我們悶頭大睡,補足一覺。

緬甸最美的就是清晨與傍晚。六點鐘起來,霧氣仍未消散,一切都欣欣然的。清晨的陽光有形,把廚房裡面的身影,牛羊圈都照得十分真實而富有生活氣息。告別招待我們的一家,跟著PK再次愉快的上路。因為靠近茵萊湖的緣故,來自各處的徒步隊伍逐漸相遇匯合。

緬甸

緬甸

緬甸

緬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樂威斯丁 的精彩文章:

東南亞高調之旅-緬甸小勐拉-泰國曼谷-越南河內-非禮賓-菲律賓-馬來西亞

TAG:娛樂威斯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