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讓寶寶的睡眠與生物鐘保持同步,不再頻繁夜醒!

讓寶寶的睡眠與生物鐘保持同步,不再頻繁夜醒!

世間萬物都有其特定的規律,包括我們的睡眠和覺醒的周期規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生物鐘」。孩子體內也有隱形的生物鐘,如果能讓孩子的睡眠和TA的生物鐘保持同步,保證充足的睡眠,那將對孩子的大腦和生長發育有極大的好處,孩子的性情也會變得更平和。

爸爸媽媽們知道孩子在不同時期的生物鐘規律嗎?隨小編一起來看一看。

0-6歲孩子的晝夜節律變化

新生兒:每天基本上都在睡眠,需要睡20個小時左右,與在媽媽宮內的作息規律相似。

出生二十天後的寶寶:開始在白天醒來,晚上睡覺。

3個月的寶寶:逐漸建立日夜分明的生物鐘規律

1至3歲的寶寶:睡眠時間會由14-15個小時逐漸減少到12-13個小時,大多數寶寶可以分辨白天和夜晚,大腦功能得到進一步發育,已不需要過長的休息時間了。

3-6歲的寶寶:睡眠時間大概在10-12個小時,大部分寶寶在白天已經不再想要睡覺,如果偶爾午間小睡的話,晚上的睡眠時間就會減少。

可是,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在生物鐘的節律下睡得安穩甜蜜,大部分孩子的睡眠都比較淺,頻繁夜醒,甚至有的日夜顛倒,讓眾多寶媽們大傷腦筋,簡直是靠吊著一口「仙氣」硬撐著:好累啊!什麼時候才能有一覺睡天亮的日子?

導致孩子頻繁夜醒的原因和對策

1、驚跳錶現或做夢

在半歲以內的寶寶有可能會出現驚跳反應,這是一種與寶寶的神經發育不完善有關的生理性表現。而當寶寶長大到一歲後,會開始有做夢的體驗,夢境會讓他們感到驚悚害怕。

對策:對小月齡的寶寶,媽媽們可以用襁褓或被單緊裹住TA,讓寶寶感覺就像在緊緊的子宮內有安全感。而對於做夢的寶寶,媽媽們可以安撫寶寶,告訴TA,媽媽就在身邊,不用怕。緩解寶寶的不安情緒,讓TA重新入睡。

2、媽媽的過分愛護弄醒

當寶寶進入淺睡眠的狀態時,會不自覺地翻身或發出一些聲音,這時,一些寶媽會關心則亂,以為寶寶睡不踏實,慌忙地應答,並用手拍或抱起寶寶,反而真的弄醒了寶寶。

對策:媽媽不必著急喚醒或拍哄寶寶,觀察幾分鐘,不過多干擾,看寶寶是否會自己安靜入睡。

3、寶寶生病了

當寶寶生病了,比如常見的感冒鼻塞、腸胃疾病、濕疹瘙癢、出牙痛、中耳炎等疾病,都會影響到寶寶的睡眠質量。

對策:及時帶寶寶就診,也不必過於緊張,如果半夜一醒就把生病的寶寶抱在懷裡,反而會增加TA入睡的困難,養成不良習慣。

4、和大人同睡一張床

現在很多寶寶出生後會和大人同睡一張床,雖然能讓寶寶的心理得到一種安全感,但寶寶也很可能會因為大人的翻身、咳嗽的動靜被驚醒,出現半夜哭鬧等睡眠問題。

對策:同屋不同床,可以安排寶寶在媽媽旁邊的小床獨立睡覺,小床的小空間更能讓寶寶安心睡眠。

5、不良生活習慣。

當媽媽還在哺乳期,很容易讓寶寶養成了母乳奶睡、含著奶頭睡覺的習慣,而且有很多大人會喜歡抱哄著寶寶入睡,等寶寶睡熟後才放到床上。長期以往,寶寶就會養成非抱睡不可的睡眠習慣。

對策:避免一邊睡一邊吃母乳的習慣,在寶寶還沒完全睡著的時候,就放TA在床上睡覺,培養TA自己入睡。

6、對周邊環境的敏感

衣服的質量、紙尿褲的乾爽程度,還有室內溫度的高低、乾濕、睡床的舒適感都會影響到寶寶的睡眠質量。

對策:寶寶的衣物應該是純棉柔軟的,要時刻關注並及時更換寶寶的紙尿褲,室內溫度保持22至24℃左右,睡床應保持乾淨整潔、無玩具等。

此外,為了避免寶寶養成日夜顛倒的習慣,大人們可在白天盡量保持室內的環境光亮和正常音響,晚上則保持安靜、睡覺應關閉或調暗燈光,大人也應該養成早睡早起的生活習慣,這樣寶寶才會有良好的睡眠習慣,一覺睡到大天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高齡孕婦在孕期飲食注意好這幾項,不僅自己身體不會被拖垮,而且腹中寶寶身體也好
孕早期最傷害胎寶寶的3件事情,有多少孕媽還在做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