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捂秋凍」這說法科學嗎 你「捂」對了嗎

「春捂秋凍」這說法科學嗎 你「捂」對了嗎

最近這幾天,出門散個步、逛個公園,有陽光、有微風,很是愜意,可您別看天熱了就減衣。長期以來,我國流傳著「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春不減衣,秋不加帽」「熱不馬上脫衣,冷不立即穿棉」的說法。這樣的說法科學嗎?「春捂」又該怎麼「捂」呢?

何謂「春捂秋凍」

冬去春來,是從冷轉熱的過渡階段,天氣雖然已經暖起來,但是氣候經常變化,一會暖一會冷,往往是太陽出來後,風和日暖,遇到颳風下雨就會冷起來。由於人們在冬天已經習慣了多穿衣服,到了春天如果把衣服脫得太多,就會不適應氣候變化而容易著涼得病。所以,人們在初春季節要有意捂著一點,慢慢地減衣服。

春捂秋凍,從科學的角度講,春季自然界氣溫處於上升階段,晝夜溫差大,這個時候,感冒、過敏、關節炎等各種疾病也容易找上門,學會正確的防護,也就是春捂,能幫你把疾病擋在外面。春捂,不要著急地脫掉厚厚的冬衣,我們要注意保暖,提防冷空氣的到來,因為氣溫的不斷轉換,人們就很容易得病。保暖是我們天冷時首要的任務,衣物上的保暖是首先要做的,同時我們也可以通過一些食物保持身體的溫度。

「春捂」的好處

「春捂」有利於調節人體的恆定溫度,因為無論季節如何變化,人的體溫總要保持在37℃左右,人體保持恆定的溫度,一是靠血管的收縮和皮膚的出汗來調節;二是靠增減衣服來維持。如果過早地減掉衣服,就會破壞人體恆定溫度的調節,影響身體健康。「春捂」有利於抵禦風寒。人體也同自然界一樣,在春天開始復甦,原先處於「冬眠」的皮膚細胞開始活躍起來,毛孔張開。這時當冷風襲來時,就能長驅直入,使人感到寒冷。「春捂」有利於適應季節的變化,在初春時節,經常有寒流和強冷空氣南下,導致氣溫急劇下降。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捂」著點兒,就很難適應這種冷暖的變化,許多人甚至可能會患感冒、氣管炎、關節炎等疾病。

「春捂」的氣溫標準

氣溫:15℃是春捂的臨界溫度。研究表明對兒童、老人等需要「春捂」的人群來說,15℃可以視為捂與不捂的臨界溫度。也就是說,當氣溫持續在15℃以上且相對穩定時,就可以不捂了。

溫差:日夜溫差大於8℃是捂的信號。春天的氣溫,前一天還是春風和煦,春暖花開,剎那間則可能寒流涌動,「花開又被風吹落」,讓你回味冬日的肅殺。面對溫度百變的春天,應該隨天氣變化加減衣服。而何時加衣呢?現在認為,日夜溫差大於8℃是該捂的信號。

「春捂」的時間

什麼時候是春捂的最佳時機呢,中醫專家表示,一般要捂到清明節前後,氣溫比較恆定以前。專家說,現在的春天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春天,氣象學中的春天是連續氣溫10℃-22℃達到5天以上,一般出現在3月底至4月初。再具體一些,冷空氣到來前24-48小時。專家發現,許多疾病的發病高峰與冷空氣南下和降溫持續的時間密切相關。最明顯的就是感冒、消化不良,在冷空氣到來之前便捷足先登。因此,捂的最佳時機,應該在氣象台預報的冷空氣到來之前24-48小時,晚了則猶如雨後送傘。

春捂應該捂多少天,一般情況下,立春後最短要捂10天至15天。春捂有何溫度要求,通常來說,15℃是一個臨界值。捂過頭反而使人上火、血壓升高。春捂不是一味地捂,而是順應天氣增減衣物。捂著的衣衫,隨著氣溫回升總要減下來。但是減衣不能太快,否則會出現沒「捂」到位的現象。氣溫回冷需要加衣禦寒,即使此後氣溫回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體弱的孩子和老人才能適應。減衣過快有可能會讓他們凍出病來。

「春捂」如何「捂」

春捂並不是說穿的越多越好,捂是有講究的。中醫專家認為,一般捂的部位都是人體怕冷或者是人體陽氣容易受到侵襲的部位。春捂還要講究「上薄下厚」,中醫專家認為,人體下身血液循環相對上身來說較差,更容易受到寒流的侵襲,所以初春要注意腿部保暖,捂腿、捂腳、時時顧護人體的陽氣。腳部位於肢體最末端,是身體上對外界溫度最敏感的部位之一,所謂的「寒從腳上起」就是這樣道理。腳部受涼後不但會反射性地引起鼻黏膜血管收縮,讓人更容易被流感病毒、鼻病毒等侵襲,還容易引起腹瀉。腳是人體上穴位非常集中的部分,有些人經常出現偏頭痛、小腹疼痛卻總也找不出原因,其實就有可能是因為腳部寒冷影響到全身經絡運行所造成的陽虛。天氣開始轉暖後,很多人習慣於一下子脫成單褲,這是不符合初春養生原則的。褲子最好是由厚變薄逐漸減,毛褲、絨褲減成秋褲,厚的秋褲減成薄秋褲或連褲襪,再減成單褲。這道理和捂腳是一樣的,目的是防止寒邪侵入人體。

除此之外,「春捂」還應捂哪些部位?專家表示,比如腹部、四肢部、背腰部。捂膝關節,因為膝?關節這個地方皮肉比較薄,缺乏脂肪層對關節的保護,平時不要穿得太單薄,可以戴個護膝或者穿個秋衣秋褲;捂腹部,胃腸道對溫度刺激特別敏感,如果保暖措施不好的話會引起腹瀉腹痛,女孩甚至容易造成痛經癥狀;捂背腰部,這些部位是陽氣聚集的地方,感受風寒面積比較大,有的人穿著短夾克腰部護不著,也容易出現腰部的病變。

頸部,特別是後頸部有一個重要穴位——大椎。如果讓大椎穴、督脈受涼,很容易感冒;肚臍,中醫稱肚臍為神闕穴,是人體最薄的部位,寒氣最容易侵襲肚臍,易導致腹痛、腹瀉、腹脹,溫暖此處可增加脾胃陽氣,特別是一些胃部怕冷、愛腹瀉的人,要特別注意這個部位的保暖。從中醫上講,腰為腎之府,如果不注意,就會時常出現腰酸軟、怕冷、尿頻或者容易睏倦疲乏;下半身,女性下半身特別容易感染寒氣,傷及子宮,女性在開春盡量下半身多穿一些,特別不要露大腿、穿超短裙。

春捂是不需要捂頭的。春天是萬物生髮的季節,人的陽氣也會隨著自然規律而生髮,陽氣是向上的,所以如果還捂著厚厚的帽子,就會影響到陽氣生髮。只是摘帽子也要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果您現在還戴著厚厚的帽子,先換個薄一點的,別一下子摘掉,要逐漸適應外界環境。

「春捂」期間該怎麼吃

營養專家說,春季天氣還是反覆變化的,會出現忽冷忽熱的問題,尤其是對一些老年人或者孩子,以及免疫力比較差的人群來說,在沒有注意加減衣服的情況下,很容易引起傷風感冒、發熱等疾病。不光是保暖,嘴上也得多多注意,在春季要多食用一些時令蔬菜,尤其是一些綠葉菜,每天蔬菜的攝入量可以達到1斤左右,動物性的肉類,比如魚肉、羊肉還有禽肉類,保證在100克左右。另外,主食方面,依然推薦粗細搭配。

本報記者王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