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都會博物館:自然之詩——日本江戶繪畫展

大都會博物館:自然之詩——日本江戶繪畫展

鈴木其一筆(1796–1858)《旭日松鶴図》,立軸,絲綢,由理查德?菲什賓(T. Richard Fishbein)和埃斯特爾?本德(Estelle P. Bender)提供

日本江戶時代(1615-1868),繪畫藝術百花齊放,藝術家們對傳統的畫風進行著大膽的嘗試。從中國水墨畫、西方油畫到日本繪畫藝術的新方法,當日本畫家們走出繪畫學院既定的規則時,新的流派風格就這樣出現了。「自然之詩——日本江戶繪畫展」於2月27日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展出。本次「自然之詩——日本江戶繪畫展」展出了埃斯特爾·本德(Estelle P. Bender)和她已故的丈夫理查德·菲什賓(T. Richard Fishbein)收藏的40餘幅日本江戶時期的繪畫。她將大部分繪畫作品作為禮物贈送給大都會博物館,以追溯這個迷人時代的主要學派和運動的發展。當代日本的陶瓷作品與江戶時期的繪畫同負盛名,大都會博物館各式各樣的展館和媒體設備為本次展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自然的慶典是一個統一的主題,詩歌和繪畫藝術的獨特互動是日本文化藝術傳統中一個特別的焦點。「自然之詩」將會揭示江戶時期藝術家將詩歌應用於繪畫創作的方式,他們以此將繪畫轉化出一種混合文學與視覺的獨特藝術效果。所有的日語文本都有英譯版本,以幫助遊客欣賞文字和圖畫之間的相互關係。

円山応挙(1733 - 1795)《楓樹下的兩頭鹿》(1787)。懸掛捲軸,絲綢。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菲什賓·本德(Fishbein Bender)藏品。由理查德·菲什賓(T. Richard Fishbein)和埃斯特爾·p·本德(Estelle P. Bender)贈送。

本次展覽的靈感來自於收藏家們在家中欣賞這些作品的方式,展覽將江戶時期的畫作與15個當代日本陶瓷作品同時展出。意想不到的繪畫與裝飾物的配對也是古老的日本傳統的一部分。另外50件來自大都會博物館的不同樣式和媒體的作品將為參觀者提供進一步的背景介紹。本次展覽由哥倫比亞大學瑪麗?格里格斯?伯克日本藝術中心的策展人約翰?卡彭特(John T. Carpenter)和亞洲藝術學院(Department of Asian Art)的助理館長莫妮卡?賓塞克(Monika Bincsik)共同組織策劃。

理查德?菲什賓夫婦的藏品主要集中於18、19世紀代表重要藝術家和每一個主要的學派和江戶時代的藝術運動的作品。一開始,他們把收藏的重點放在表現繪畫的姿態和特點的作品上,注重繪畫中墨水的細微層次,以及空白區域和墨水區域的相互作用效果。而當他們開始接觸並學習了一些作品,尤其是那些充滿色彩並且構圖複雜性的浮世繪學派的繪畫作品後,他們最終拓寬了他們的視野。本次展覽向觀者展示了日本畫是如何從中世紀末期盛行的土佐派和狩野派正統風格中發展演變為全新的琳派(Rinpa)、南畫(Nanga)、圓山四條派(Maruyama-Shijō)以及浮世繪(Ukiyo-e)。

大都會博物館的支持者紐約市民埃斯特爾?本德和她已故的丈夫理查德?菲什拜因自20世紀70年代末相遇以來,就對藝術和旅行,特別是對歐洲和日本的藝術有著無限的熱愛。

起初,他們在不同的領域進行收藏,包括陶瓷和日本版畫,但最終集中於江戶時期的繪畫。在評論他們收集的原因時,人們注意到,他們的藏品中包含並了不同學派和血統所代表的江戶時期藝術的多樣性。

菲什拜因先生在《目錄》的前言中提到,「我們最喜歡的作品是樸素的、優雅的、平和的、舒緩的,這也是我妻子的品味和偏好。以日本繪畫傳統中詩歌、繪畫、書法的深層互動為靈感的不同作品中體現出了統一的脈絡,這是對作品上題寫的詩歌的一種潛在的抒情感知。由卡彭特先生提供的,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瑪麗?格里格斯?伯克日本藝術中心(Mary Griggs Burke Center for Japanese Art)的副主任岡多里?岡(Midori Oka)所作的完整的畫冊將出現在展覽上。這本書由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出版,由耶魯大學出版社發行。

展覽的最後一節展示一幅名為「吉原花柳界」 (Yoshiwara demimonde)的女性畫像,其中包括17世紀晚期的一幅罕見的、保存完好的交際花畫像。

配合這次展覽而組織的教育項目包括定期的畫廊參觀和關於「自然之詩」的系列講座。講座將在羅吉斯大禮堂舉行,講座的主題分別為:「文人畫」、「中國詩歌的正典」、「日本古代宮廷繪畫」、「晚期江戶繪畫、版畫和書籍的流行韻文」。(文字來源:Attendnyc,編譯/姜婉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周立波持槍涉毒案紐約開審 拒對所控罪名認罪
安智:AI推薦與垂直內容並軌 積聚轉型勢能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