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禪宗公案與名師實修答疑

禪宗公案與名師實修答疑

每個人都有佛性。閱讀經典,明心見性

壇經誦讀百遍

明悟見性法要

頓悟本無所得

普皆迴向法界

——道然法師為讀書會題

GIF

念佛感應神奇 開悟不可思議

憨山大師

憨山德清(1546年11月15日-1623年1月15日),明代高僧,安徽全椒人氏,俗家姓蔡。十九出家,受具足戒。萬曆元年游五台山,愛憨山之奇秀,遂以憨山為號。先後住持青州海印寺、曹溪寶林寺,宣揚禪宗,倡導念佛與看話頭雙修。天啟三年示寂,世壽七十有八,世稱憨山大師,與雲棲袾宏、紫柏真可、藕益智旭並稱為明代四大高僧。

大師年方七歲時,叔父染病而死,其嬸撫屍痛哭:「天哪!你到哪裡去了!」他滿腹疑團地問人:「叔身在此,他又到哪裡去了呢?」不久,嬸生下一嬰兒,他又好奇地問母親:「這嬰兒從哪裡入嬸腹中?」母說:「那你是從哪裡進入你娘腹中?」至此,死去生來之疑,耿耿於懷。古人有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疑是入道第一法門。

十二歲時,聞金陵西林無極大師有大德,遂投大師門下,深得賞識。因讀《中峰廣錄》 ,立志修習禪宗法門,脫離生死苦海。十九歲依無極大師剃染,專心參究向上一著。因久不得要領,改為專心誦持阿彌陀佛名號,逐漸打成一片。一日,夜夢阿彌陀佛出現西方,相好莊嚴,了了分明。又欲見觀音、勢至二菩薩,二菩薩即現半身於空中。此後三聖時現目前,他想:「時時見彌陀,何愁不開悟?」一日聞無極大師講《華嚴懸談》,至十玄門中「法界海印森羅常住」時,了悟法界圓融無礙之旨。

二十歲時,憨山大師往天界寺,參加雲谷大師主持禪七活動,雲谷開示審實念佛公案。憨山禪師從此參究,一念不移,如在夢中,了不見同參亦不知有日用事,乃至行於都市不見一人。

二十九歲,憨山大師校訂《肇論》 ,從前對《物不遷論》中「旋嵐偃岳」之旨不明,讀至梵志幼年出家修行,皓首而歸,鄰人見後問道:「過去的梵志還在嗎?」梵志答道:「我和過去梵志相似,但又不是過去梵志!」恍然了悟「諸法不遷」之旨,當即下床禮佛,雖然一起一伏地拜著佛,卻沒有起伏相可得。來到院中,風吹庭樹,飛葉滿天,卻又了無動相,憨山想道:「這不正是『旋嵐偃岳而長靜』嘛!」後來小解,不見有流動相,則曰:「這不正是『江河競注而不流』嘛!」於是生死之疑從此冰釋,乃作偈曰:「死生晝夜,水流花謝;今日乃知,鼻孔向下。」次日同參妙峰問道:「師兄近來修行有進步否?」憨山大師答道:「夜裡看見河邊兩頭鐵牛斗入水中去了,至今絕無消息。」妙峰笑道:「恭喜師兄住山有本錢了!」

三十歲時,憨山大師前往五台龍門靜修,單提一念,勇猛精進,直至一字不識之地,身心洒然,如入極樂世界。至次年夏,大風猛吼,萬竅怒號,溪水奔騰,聲如驚雷,憨山大師定中受擾,乃向妙峰禪師請益。妙峰開示:「境自心生,非從外來,聽古人道:『三十年聞水聲,不轉意根,當證圓通。』」憨山大師於是每日坐在溪邊修行,初則水聲宛然,時間一長,動念即聞,不動念即不聞。一日,忽然忘卻身心,一切音響頓時消失,自此,即使聲音如雷,也再不能擾動大師靜寂心境。

一日憨山大師飯後漫步,攝心歸一,忽然立定,不見身心,唯一大光明藏,圓滿湛然,如大圓鏡,山河大地盡現其中,及出定則智慧朗然,自覓身心了不可得,即說偈道:「瞥然一念狂心歇,內外根塵俱洞徹;翻身觸破太虛空,萬象森羅從起滅。」從前疑慮,當下冰消,及視飯缽,則已蒙塵。

大師初悟後即刺血泥金,抄《華嚴經》一部,上結般若勝因,下酬父母之恩。其間曾做三個與禪修有關的嘉夢:初夢清涼國師開示,初入法界圓融觀境,所謂佛剎互入、主伴交參、往來不動之相;醒後自見心境融徹,無復疑礙。次夢彌勒親授經書,並開示道:「分別是識,無分別是智。依識染,依智凈。染有生死,凈無諸佛。」自此識智之分,瞭然心目。次夢文殊菩薩請浴,浴後飲菩薩送來的腦髓;覺後五臟洞然,輕快無喻。

四十一歲,憨山大師隱居東海牢山。一夕靜坐夜起,但見海湛空澄,雪月交光,三昧現前,無入無出,即說偈道:「海湛空澄雪月光,此中凡聖絕行藏;金剛眼突空花落,大地都歸寂滅場。」 取《楞嚴經》印證,開卷即見「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全經觀境瞭然心目,遂書《楞嚴懸鏡》一卷。

憨山大師精通釋、道、儒三家學說,主張三家思想的融合。倡導禪凈雙修,教人念自性佛,其思想見解頗與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相契。中國禪宗的祖庭—曹溪,經過憨山德清的銳意經營,由荒廢恢復舊觀,因此被稱為曹溪中興祖師。其功德巍巍,為後人所敬仰。

名師實修答疑

道然法師

問題:

近日感冒,打坐中昏沉得厲害,坐時不知不覺會睡著了。在這樣的時候,是堅持打坐,還是盤坐讀經會好一些?請師父指導。(提問者:盧麗君)

道然法師解答:

修行有修身,有修心,還有修性,就是修明心見性。其實這三者呢,我們可以三身四智一起修。身體不適肯定不便於我們去參禪打坐了,容易昏沉。但這時要看你的定位是什麼。

假設我們修身,其實修行最終是難行能行,還是看你的信心,也就是你的初發心。困難是一種資源,修行離不開苦集滅道,苦到了極限的時候,寂滅就會現前。苦,換個角度說,困難就是一種資源。在困難面前,我們如果能夠透過它、戰勝它,恰恰我們更容易明心見性。你說身體不適,實際上如果從修性的角度來講,你這個狀態就是有貪嗔痴慢疑,就是懷疑,也就是疑根。

你用人類的思想和邏輯思維,是無法修證到明心見性的!所以,不論產生任何狀態,你都必須第一時間不理它,而且還能透過。如何做,你自己把握。

第二,如果是修心,我們簡單地講,就歸納出修化身。在修化身的時候,不論身體昏沉不昏沉,其實你只有透過、不理它,才能長足地進步。

第三,如果是修報身、身體,其實你還是不理它。如果你能明白它是空寂的,這就是你突破的源泉。

預祝我們勇猛精進,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我們在還沒明心見性的時候,我們在向明心見性衝刺的時候,一定要難行能行。

修行就是修正我們錯誤的行為。如果佛陀在我們當下的這個狀態,你說他會怎麼做呢?他一定能透過當下的境界,而且毫不懷疑。所以說修行就是信願行,信就是相信我們和佛祖無二無別。願就是發大願,普度眾生。因為只有發了大願,你才能更好地克服自我。你現在說的這個問題是典型的懷疑、我執,是你目前的價值觀、邏輯思維判斷的結果。

綜上所說,我們修明心見性,用六祖惠能大師的《壇經》上的話說就是,我這一門,唯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也就是說,我們在任何時候,都是以明心見性為指導我們生命的標準,而不是以人類的價值觀、思想的價值觀和懷疑的價值觀作為佐證。

最後恭喜你,難行能行,發大願。

法寶壇經

讀書會

《六祖壇經讀書會》是在北京朝陽禪寺住持道然法師倡導與支持下創建的。道然法師是讀書會的導師,親自為讀書會題寫了宗旨:壇經誦讀百遍,明悟見性法要;頓悟本無所得,普皆迴向法界。

六祖惠能大師把源於印度的佛教通過《壇經》發展成中國禪,六祖壇經》是中國人講述的唯一被稱為佛經的最上乘經典。是無上的頓悟法門。誦讀體悟《壇經》,以一念反觀,得見本來,明心見性。

讀書會面對的人群:

願意學佛實修的朋友和已經學佛願明心見性的同修以及其他所有有緣人。

讀書會群友應樹立以下信、願、行:

一、:堅信誦讀《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對提升修行境界、開發生命智慧一定有好處。

二、:志願明心見性。

三、:身體力行,能按讀書會的要求誦讀(含靜聽)百遍《壇經》;研習實修開示(道然法師講壇經),並能親自踐行。

加入讀書會辦法:

加群主微信:13901187652,說明加入讀書會,可拉你入群。

結緣領取《六祖壇經》、《實修開示》兩本寶典辦法:

加聯繫人慧心微信號:13901187652。加微信時請標明」領書「。

六祖法寶壇經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六祖法寶壇經讀書會 的精彩文章:

TAG:六祖法寶壇經讀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