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藝術鑒賞——米芾書法鑒賞

藝術鑒賞——米芾書法鑒賞

米芾臨王羲之之《元日帖》

米芾(1051年-1107年),北宋書畫家。字元章,時人號襄陽漫士、海岳外史,自號鹿門居士。北宋著名書法家、鑒定家、畫家、收藏家。米芾原籍襄陽(今屬湖北),後定居潤州(今江蘇鎮江)。召為書畫學博士,擢禮部員外郎。米芾在官場上並不得意,其「不能與世俯仰,故從仕數困」。因其衣著行為以及迷戀書畫珍石的態度皆被當世視為癲狂,故又有「米 顛」之稱。

《草書九帖》局部

《草書九帖》,為宋高宗內府所御藏,並有米芾之子友仁跋:「右草書九帖,先臣芾真跡,臣米友仁鑒定恭跋」。九帖名稱為《德忱帖》、 《家計帖》、《元日帖》、《吾友帖》、《草書帖》、《中秋詩帖》、《目窮帖》、《奉議帖》、《海岱帖》。米芾對書法要求「穩不俗、險不怪、老不枯、潤不肥」,即要求在變化中達到統一,把裹與藏、肥與瘦、疏與密、簡與繁等對立因素融合起來,也就是「骨筋、皮肉、脂澤、風神俱全,猶如一佳士也」。章法上,重視整體氣韻,兼顧細節的完美,成竹在胸,書寫過程中隨遇而變,獨出機巧。

《多景樓詩帖》局部

米芾《多景樓詩帖》,紙本墨跡,行書,原為長卷,宋時已被改裝成冊。凡四十一行,每行二、三字,共九十六字,字大如拳(約3-4寸)。此帖詩書合璧,人書俱老,結體遒勁,筆多燥鋒,運筆蒼勁剛健,筋骨雄毅,神氣飛揚,氣象萬千,為米字中最為豪放者,被吳其貞譽為「米之絕妙書」。雖其「用筆結字稍有失懈處」,但仍不失為米芾傳世大行書中的佼佼者,也是他晚年豪放書風的代表作。多景樓在今江蘇鎮江北固山甘露寺內,背倚北固,北臨大江,氣勢雄偉。始建於宋,今已毀。

《珊瑚帖》 紙本墨跡,縱26.6厘米,橫47.1厘米,現藏故宮博物院

米芾行書《珊瑚帖》,又名《珊瑚筆架圖》。是米芾晚年的著名墨跡。該作較其中年之前作品,字態更為奇異超邁,隨意而書,神韻自然,神采更趨飛揚,形式感也更具意趣。米芾用筆豪放穩健,結字寬綽疏朗。其書體瀟洒奔放,又合於法度。《珊瑚帖》的書寫材料很特殊,竹紙,淺黃色,紙上竹纖維較多。據說這是迄今發現最早的用竹紙書寫的作品。

《研山銘》手卷,水墨紙本,高36厘米,長138厘米,分三段。

《研山銘》,分三段。第一段為米芾用南唐澄心堂紙書寫三十九個行書大字:「研山銘五色水浮崑崙潭在頂出黑雲掛龍怪爍電痕下震霆澤厚坤極變化闔道門寶晉山前軒書。」在運筆上剛勁強健,具奔騰之勢,筋雄骨毅,變化無窮。結字上,自由放達,傾側之中含穩重,因而端莊之中婀娜多姿,較之《多景樓詩》《虹縣詩》少些飛白靈動,更具剛勁、奔騰、沉頓雄快,乃米書成熟之作,為米芾書法中之精品。啟功先生賦詩讚曰:「羨煞襄陽一枝筆,玲瓏八面寫秋深。」

《將之苕溪戲作呈諸友詩卷》,米芾書,紙本,行書,縱30.3厘米,橫189.5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將之苕溪戲作呈諸友詩卷》,全卷35行,共394字,末署年款「元戊辰八月八日作」,知作於宋哲宗元祐三年戊辰(公元1088年),時米芾38歲。開首有句「將之苕溪戲作呈諸友,襄陽漫仕黻」。知所書為自撰詩,共6首。

此卷用筆中鋒直下,濃纖兼出,落筆迅疾,縱橫恣肆。尤其運鋒,正、側、藏、露變化豐富,點畫波折過渡連貫,提按起伏自然超逸,毫無雕琢之痕。其結體舒暢,中宮微斂,保持了重心的平衡。同時長畫縱橫,舒展自如,富抑揚起伏變化。通篇字體微向左傾,多攲側之勢,於險勁中求平夷。全卷書風真率自然,痛快淋漓,變化有致,逸趣盎然,反映了米芾中年書的典型面貌。吳其貞《書畫記》評此帖曰:「運筆瀟洒,結構舒暢,蓋教顏魯公化公者。」道出了此書宗法顏真卿又自出新意的藝術特色。

此卷末有其子米友仁跋:「右呈諸友等詩,先臣芾真足跡,臣米友仁鑒定恭跋。」後紙另有明李東陽跋。據鑒藏印記,知此帖曾藏入南宋紹興內府,明楊士奇、陸水村、項元汴諸家,後入清乾隆內府,並刻入《三希堂法帖》。

▎素材來源於網路

內容由靜之堂編輯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joyclass靜之堂 的精彩文章:

藝術鑒賞——李成繪畫鑒賞

TAG:joyclass靜之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