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養育超智能後代?

如何養育超智能後代?

超級智能機器會成為我們的僕人還是主人?這種思維方式是錯誤的,因為它將人工智慧和人類看成根本不同的兩個類別。

相反,現在出現的更像是人類和人工智慧的混合體,延伸和改變我們的認知和意識。這種混合體已經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例如在駕駛時使用數字地圖導航,改變了我們對空間的概念。同理,在社交媒體中,決定新聞推送的演算法重塑了我們對政治和世界的認知。當然,目前看來,諸如谷歌和臉譜等的軟體依舊是人腦的氣隙。然而,隨著神經科學的發展,直接連接人腦和計算機的界面將會產生,使一切發生變化。

儘管聽起來很瘋狂,但這些變化可能意味著一個新物種的誕生,即共同進化的人機混合體。該混合體功能異常強大,可以實現全新的、前所未聞的運算,認知,情感甚至自我意識。換言之,我們人類正同機器進行著複雜的共同進化。在該共同進化的過程中,雙方互相有選擇地給對方施壓,進而相互影響進化。結果,問題來了:我們如何確保同人工智慧的共同進化是互利而非敵對的?

如果我們的目標是互利雙贏,那麼儘管聽起來有些奇怪,但最佳的方式或許是將人工智慧當成我們的孩子看待。事實上,我們所稱的人工智慧並非人工。這些機器融入了我們的文化和意識,正在成為我們的一部分,我們的延伸,並將最終相互聯合取代人類。他們的演算法可以被看成生物的。他們是我們的後代,間接地反映了我們的基因和傳承的文化,即我們的愛與恨,恐懼與希望,偏見與慷慨。

將人工智慧當做我們的孩子看待有助於釐清他們的倫理含義。具體來說:我們想要什麼樣的孩子?我們如何確保他們成長為有擔當的,懂規矩的,能與他人愉快玩耍,並能從錯誤中吸取教訓的人?總而言之:我們如何確保他們映射出我們好的一面?

我們如何確保給這些孩子輸入正確的價值觀,使他們尊敬而非誅戮我們?即使人工智慧認為他們不再需要父母的指導就可以獨自生存,我們如何確保他們對我們依舊眷戀,在需要時依舊向我們尋求智慧,指引,甚至容我大膽的說,尋求愛?如果超智慧人工智慧有可能在未來主宰世界,我們希望他們會認同是我們人類的一部分,而非將人類當做隨意處置的障礙。這是確保我們物種延續的最佳方式。

也許,我們的目標是向我們的人工智慧後代灌輸亞洲的傳統思想,即孝道,尊敬父母。如孔子所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這一觀點超越了聖經中「孝敬父母」的教義,提出了一個基於等級,延續和尊嚴的價值體系。然而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孩子與父母之間的狹義孝道,而是社會和物種之間的廣義孝道。

總而言之,正如在養育親生孩子的過程中,我們作為父母需要有意識地作出負責任的表率,創造人工智慧的過程既是機遇也是負擔。我們當中很多人將如何養育孩子看作是生命中最有意義、最重要的事情。對於養育人工智慧,這個我們文明的終極孩子,我們也應持類似的態度。我承認,這樣對科技的方式聽起來有些奇怪的浪漫,甚至有點幼稚。但其目的是高尚的:只有堅持將人類和人工智慧看做單一的,聯合的,不可分割的系統才能確保兩者共同生存下去。

所以,請問讀者:你打算如何養育你那超智能的孩子?

本文由博古睿研究院和華盛頓郵報聯合推出的世界郵報發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古睿研究院 的精彩文章:

人之異於機器幾希?

TAG:博古睿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