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艾聊職場之《人工智慧AI會不會搶走人類的工作?》

艾聊職場之《人工智慧AI會不會搶走人類的工作?》

人工智慧AI會不會搶走人類的工作?

據說人工智慧未來會奪去人類50%的工作,是真的嗎?如果是,該如何應對呢?

您好,您的問題是「人工智慧AI會不會搶走人類的工作?

記得,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在2016WISE大會上表示:「未來十年,世界上50%的工作都會被人工智慧所取代。」

以及,網路上鋪天蓋地的指向性標題:「即將被人工智慧替代的十大職業,你慌了嗎?」、」2018年可能被人工智慧替代的十個職業「、」BBC預測最可能被AI取代的十大職業「......

一時間,心神不定,人人自危。

然而,在此之前,我們必須要明白兩件事——

一、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絕不會因為某個人、某件事而停止。

二、當人類遭遇AI來襲,我們到底能做些什麼?

一、誰都無法阻止科技的進步

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

從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機的發明,為機器提供了蒸汽動力,推動了機器生產的發展,人類進入「蒸汽時代」;到第二次工業革命,電力成為機器的豐要動力,並廣泛用於生活領域,人類進入「電氣時代」;直到第三次科技革命,原子能、電子計算機、航天技術、生物工程等領域的突破,極力改變了人類生產生活方式,人類社會進入信息化社會......人類社會的每一次巨大改變都是如此的長驅直入、不容拒絕。

人類當前對人工智慧AI的抵觸與擔憂特別像100多年前喜愛坐在馬車上穿梭街道的歐洲貴族。因為,一開始,乘坐馬車的人,簡直恨透了汽車。為了抵制汽車的發展和普及,舊金山市規定汽車在市內的行駛速度不得超過8英里/小時。有的城市甚至不允許汽車在大路上行駛。英國貴族們甚至操縱議會通過了歧視汽車的法令,要求在汽車和馬車會車時,汽車要停車為馬車讓路,如果馬車夫有要求,汽車司機還要使發動機熄火,以便讓馬兒安靜地通過。

而放眼2018年的今天,我們可以看到,汽車早已成為目前這座星球上人類最為依賴的運送物資、日常出行和長途旅行的交通工具。

誰都無法阻止科技的進步,即便再不喜歡。更何況,人工智慧並非一無是處。

2017年7月20日,在聯想2017 TechWorld大會上,劉強東闡述了未來無人機的布局:將在四川建立185個無人機機場,建成後將實現24小時內送達中國的任何城市。同時,劉強東還表示,人工智慧將催生第四次零售革命,京東12年內將實現銷售增加10倍。

與高調介入的京東不同,低調的順豐從2012年就開始研究無人機,已在無人機領域獲得了151項專利。未來,順豐希望通過「大型有人運輸機+支線大型無人機+末端小型無人機」三段式空運網,實現36小時通達全國,即便是地形複雜或偏遠地區也不例外。

在舊金山灣地區的初創生物技術公司 Zymergen 的實驗室,可以看到機器人伸出一個機械手,抓取一個上面有數百個小孔的塑料板,然後掃描了這個板上的條形碼。下一步動作則是肉眼無法觀察到的,機器人通過給予這個塑料板一個聲波的衝擊,使每個小孔都能濺出一滴小液珠,這個液滴迅速地被機械手獲取,然後送往下一個儀器進行分析。相比較傳統科研人員使用移液器一個孔一個孔的操作,這個機器人 1 秒鐘可以取 500 個樣本

如上只是耳熟能詳的幾個案例,人工智慧AI若能被妥善利用,它為人類社會帶來的便捷、效率和價值其實遠遠超過人類的想像。

二、當AI來襲,我們能做些什麼?

要知道,即便沒有人工智慧AI的誕生,隨著時代的變遷,一些「工作」也是會被自然淘汰和淹沒的。比如那些歷史上曾經社會地位很高的職業,機械員、領航員、報務員、秤將等。

人工智慧已是未來發展趨勢,無法阻擋,並且早晚會遍及到各個領域,成為你我的競爭對手。所以,與其強硬抵抗,不如順勢而為

中國銀行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認為,技術進步會不斷消滅舊的就業崗位,也會創造新的就業崗位。未來人們的收入高低,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能否和機器人默契配合。

那麼,我們就來看一看,當AI來襲,人類還有哪些工作有可能不被替代?

1、與想像/創造力相關

眾所周知,人工智慧在存儲量、記憶力、計算力、邏輯思維能力上比較有優勢,但在想像力和創造力方面基本為零。當我們從事內容創作,比如寫詩、繪畫、文藝、娛樂等,依賴的並非是邏輯推理,而是情感和想像力。所以,如果讓人工智慧拍一部《復仇者聯盟》或者寫一部《哈利波特》,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2、與溝通相關

人工智慧可以運用預先存儲的海量詞句及其強大的檢索能力模擬與人聊天,答疑,但在人際關係的維護和鏈接方面並不能產生真正意義上的「情感」。比如與戀人、父母、子女、朋友之間的親密關係,比如與上下級、客戶之間的職場關係,總之,但凡必須要「情感」介入的事情,人工智慧目前和可預見的將來都會無能為力。

3、與深耕相關

人工智慧可以依靠海量數據用幾秒鐘時間整理出一篇新聞稿,但如果讓它花一年時間去採訪100位牛人,寫出既專業又有深度的書籍或文章,人工智慧是做不來的。所以,在某一個領域進行深耕,在某一個領域提供私人化、個性化服務、成為這一領域的超級IP,在這一領域內具有強大的個人影響力和品牌,人工智慧也將無法替代。

4、人機聯合

鑒於人工智慧未來發展的必然性,若能妥善利用人工智慧,將新技術、新功能應用到自己所在的行業、所做的事情上,讓AI為自己打工也未嘗不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綜上所述,「人工智慧AI會不會搶走人類的工作」這個問題其實並不是討論的重點,真正需要探討的是,我們如何順應時代的變遷,與時俱進,挖掘優勢,在不可控、不可逆未來發展中立於不敗之地。

關注艾軒聊職場

助力你揚帆起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軒聊職場 的精彩文章:

TAG:艾軒聊職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