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吳軍:你一生能走多遠,取決於見識

吳軍:你一生能走多遠,取決於見識

獵雲註:2018年3月2日晚,著名語言處理和搜索專家、矽谷風險投資人吳軍博士受邀至北京大學就其新作《見識》,並以「見識」為主題進行演講。以下是演講實錄。文章來源:筆記俠

什麼是見識?

最好的能解釋見識或者命運的話,是撒切爾夫人的一句話。

她說:

「注意你的思想,因為它將變成言辭;注意你的言辭,因為它將變成行為;注意你的行為,因為它將變成習慣;注意你的習慣,因為它將變成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因為它將決定你的命運。」

也就是說,實際上命運從一開始,在很小的事情上,就被決定了。

到北大,光學會一個技能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叫做通識教育也好,博雅教育也好,素質教育也好,總歸要接受一種教育,使得你能夠一輩子受益,而且在長跑中,你要把所有的人慢慢地甩在後面。

1.什麼是博雅教育?

它包括一些基本的自然科學、人文學科等等,這些方面的教育。

為什麼要學這些呢?我知道大家是工學院的,如果沒學的話,建議你們多學一點文科課,甭管是學力學的還是學生物醫療的,因為你離開了北大,就沒機會學這方面的課程。

一些打算一輩子從事計算機的學生,從進北大就天天跟計算機打交道,其他事都不做了,到最後就是一個工匠,不會是一個大的計算機科學家。

2.為什麼要學語文?

?學語文不是識文斷字,而是增強理解能力。

我在清華當老師的時候,發現一個現象:學生做不出題,一般是題根本沒讀懂。後來我在Google和騰訊面試時也發現這樣一個現象,有時候你說A,他答B。學語文這是第一個目的,是要理解人家的意思。

?成為職業化人才的必要條件。

舉個例子,人家問你一個問題,你能答兩句,但不是職業化的,漏洞百出。一個職業化的人,寫出的東西很像樣,而語文讓你顯得職業化。不專業的人,是不可能往前發展的。

?增長知識,怡情養性。

語文有一部分叫閱讀,閱讀的意義是什麼?增長知識是一個。今天你用手機閱讀也可以增長知識,但有些時候,還是會拿書本來閱讀,為什麼?閱讀很大一個目的,對我們人來講是移情,人要做有趣味的人,不要作一個無聊的人。

3.為什麼要學數學?

學數學不是為了讓你算題,是要訓練你的邏輯性。

中國邏輯性很成問題。以前央視做了一個節目,一個大教授講秦朝為什麼統一中國?說秦朝在那個地方叫周元,周朝發起的地方,鐘鼎文,甲骨文,文字在那起來的,秦朝離文字發源地近,所以它文化積澱陳厚,所以統一中國。

按照這個理論,義大利統一歐洲多少次了,而歐洲所有語言都來源於拉丁語,這個完全沒有邏輯性。

4.為什麼要學歷史?

學歷史學的是思維的訓練。歷史是做研究,通過學歷史掌握做研究的方法,掌握寫作的技巧,這是最主要的目的。

為什麼要這麼訓練人?很簡單,今天老師教你一個東西,等你畢業後面對一個新問題的時候,沒有對錯答案,你只用找好和不好的答案。

5.通識教育,最後有什麼用?

在西方,牛頓被認為是對人類歷史第二個有影響力的人物。在西方人看來,牛頓首先是思想家,然後是科學家,因為他有一整套思想。

今天我們說你將來要出去做一件什麼事,我們說要創新。要做一個前人沒有的事兒那你一定要知道,有一套方法,做別人不知道的事。

你要站在巨人肩膀上。什麼叫創新?就是N+1,別人做了N了,你再往前走一步,不要從頭開始做,那起點太低。什麼叫山寨?就是N-1要麼創新,要麼山寨。怎麼創新,就是掌握方法。

(二)為什麼要講見識?

很多時候,我們人最終的發展——能走到多遠,飛得多高,取決於人的見識。

今天我們都生活在一個很好的時代,比如當你掌握一個了技能的話,畢業以後,你就會有一個很平穩的發展。但是到30、40歲的時候,好像你再也進步不了了,你在公司里只能混日子,只能養老。

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怎麼突破這個天花板呢?這是我們今天要講的事情。

這兩天接受媒體採訪,感受最深的是「焦慮」二字。

第一個焦慮:對前途的焦慮。比如說人工智慧這個東西會不會搶我的工作。

第二個焦慮:對「壞日子」的焦慮。這很有意思,大家說現在是壞日子,我說「不不不」,任何一個時代,都說前面的日子好,現在日子不好,這是典型的焦慮心理。

焦慮怎麼來的?是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如果你對未來確信的話,不會太焦慮的。

世界上幸福指數最高的有三個國家,一個是哥斯大黎加,一個是新加坡,還有一個丹麥。這些國家的價值觀和幸福的原因都不一樣,但是有一點是共同的,即這些國民對未來都有一個很大的確定性。

我剛才講見識決定人的一切,我們還聽過一句話,教育改變命運。我想大家之所以來上北大,是因為你們相信這句話,否則也不會那麼辛苦跑到北大來讀書。

案例

19世紀初有這麼一個英國人,因為家裡窮,他從小沒上過學,18歲的時候,還不會寫自己的名字。但是這個人非常上進,他在一個礦上做工,掙來的錢,拿出一部分來上夜校,所以到了19歲,他會寫自己的名字了。

過了一年,他慢慢地閱讀,別人去酒館裡喝酒時,他就在那學習。後來結婚生子,不幸的是太太很快過世,他自己又當爹又當媽,但是仍然非常努力,30歲左右做了一個技師。

這個人一輩子非常努力,但是運氣不是很好。

他發明了一種燈,當時英國煤礦叫安全燈,但是非常遺憾,在英國同時代有人了發明一個幾乎一樣的東西,那個人大名鼎鼎,叫戴維爵士,是英國皇家學會的會長,是至今為止,全世界發現新元素最多的人。

可以想像,發明一個跟英國皇家學會會長一樣的東西,不會有好果子,專利糾紛很多年。

遇到這樣的問題,你可能有三種不同的態度:

?第一種,非常憤怒,把別人給摧毀掉。

?第二種,認慫了。

?第三種,分析原因,該怎麼辦還怎麼辦。

這個人採用第三種態度,一邊打官司,一邊繼續做發明創造。

後來他有了一個名稱叫做「火車之父」,這個人是斯蒂芬孫,這是教育改變命運的案例。

這個例子還說明了一點,他不光很努力,並且對待命運有一個非常積極的態度,因此這決定了他最後的命運。

但是現在很多人不相信教育改變命運。

這兩天,又有兩個大問題:

第一個問題:寒門出貴子這件事,最近不會發生了。很多人問我,是不是這樣?

第二個問題:很多人問我,現在社會階層是不是固化了?不動了?

社會階層是不會固化的,雖然上升的通道很窄,往上通道還是有,就看你的見識有多高,往下的大門永遠是敞開的。

教育資源永遠不可能平衡,大家能坐到這來要感恩。在全中國一萬個人裡面,沒有一個人能坐到這裡,全世界沒有一個地方教育資源能夠平衡。我從來不相信,試圖把教育資源搞平衡的努力。

有人說,MOOC(慕課)出來以後我們每個人都能受到北大教育,我說NO。在慕課以前,有無數類在線教育、電視教育,讀書人還是讀書,不讀書人還是照樣打遊戲,慕課出來以後照樣是這樣。

二、最大的命運是什麼?

第一個是時代。

你生活在什麼國家,生活在什麼時代,就是你最大的運氣。為什麼同一個時代,有人命好,有人命不好呢?因為有人相信這個時代,有人不信。

比如北京的房價,十年前很多人說北京房價挺便宜,永遠有人站出來說,北京的房價已經夠貴了,是巨大的泡沫,一定會崩潰的。每年都有人說這個話,到現在也沒崩潰。

所以千萬不要說未來怎麼不好,未來是一個好時代,你最大的運氣是你相信這個時代。

第二個是出生。

你不可以控制的,是生在哪,但你可以控制你能做的事,你能把握的你的命運就是這樣的。

回到我一開始講的,寒門能不能出貴子,很多人說現在寒門難出貴子。我相信你們和美國貧民窟的市民比,家裡都不算寒門。美國貧民窟,有這樣一些黑人群體,70%的家庭沒有爸爸,大家都說這個群體沒救,因為他們確實在貧民窟里很難走出來。

美國完全是按照學區劃分的,有的學區學校好得不得了,但在貧民窟學區就很差,怎麼辦呢?在貧民窟里辦一個學校,這個學校有一個特別的要求——進來以後,早上六點鐘來學校,晚上十點鐘再回家。

美國是高中四年,他們學會一個技能,從此脫離了他們的社群。

說明什麼呢?人的差異不是那麼大,但是環境很大。

所以到北大來,很重要的一條:你學哪門課真的不重要,環境很重要,你周圍的同學很重要。這是造就你進一步成功的一個因素,這也是為什麼說教育能夠改變未來。

這個教育,不是說教你哪些知識有用,而是因為你有一個辦法,能夠進到這樣一個好學校。

所以:掌握一個技能很重要,如果沒有一個技能,空談素質教育的話什麼事都幹不了。

但是光有技能,你們就不來北大了。所以你想要的一定是比技能更多的東西。

從次貧階層到中產階級是不難的事兒,你有一個技能就行了,但是從中產階級到精英階層是很困難的事兒,不僅僅是金字塔尖太小,更重要的是除了技能以外,你還要有見識,這個見識是通過素質教育,是可以獲得的。

三、如何自己決定命運

人最後的前途是由什麼決定的?實際上某種程度上是命中注定。

你小時候養成的很多習慣,做事的方式;年輕時候,在學校跟老師學到了什麼東西(不是指課程,是學到什麼習慣)等等,最終決定你的命運。

你能不能改變你的命運?現在還能改,等畢業以後改起來就非常困難了。

有人說,我之所以沒成功,是我運氣不好,馬雲成功是他運氣好,這有一定的道理,但不一定都對。

據不完全統計,有這麼一個規律:凡是最後成功的人,對命運都很敬畏,他會說我不過是運氣好一點罷了,或者說運氣這個事很重要等等;沒做成事的人,都會說,我不過是運氣差一點罷了。

人總有好運氣和壞運氣,不可能一輩子碰到壞運氣,或者總是有好運氣。一次好運幫不了你,不用擔心永遠是厄運。

我博士畢業時我們校長比爾布來迪——生物醫療儀器的專家,他畢業典禮上不講別的,就講你們要相信命運,不要對自己過於自信,對命運要有敬畏,相信自己不會一輩子壞運氣。

在美國密蘇里州的一個中學,有一個學生,我們叫他高富帥,學習成績很好,體育也很好,學生會主席,是大家的偶像。

他高中畢業的時候,一個最受歡迎的年紀不大的美女老師,祝賀他時,親了他一下。其他的男生會嫉妒,但不太敢說什麼。

後來有一個非常屌絲式的男孩子,大膽地站出來說,老師不公平,我們都是你的學生,憑什麼你親他一下,不親我們?

布朗小姐說,因為他做東西比你們做得出色得多,如果你們做得像他這麼出色,將來我也會不食言地親你們一下。

這個高富帥學生,聽到她這個話,特別感動,一輩子特別有動力,要把事做好。

他家裡比較有錢,中學畢業以後,就進了大學,學了新聞。畢業後進入新聞界,成為一名名記者,得了普利策獎。1945年被杜魯門總統任命為當時主管新聞的官員,相當於今天白宮新聞署署長。

那個提問的孩子,運氣時好時壞。但最終有個好運氣降臨到他身上——1945年當選美國總統,他便是杜魯門。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光靠運氣是不行的,杜魯門有很多的優點,一步一步走到了總統的位置,他那種很踏實的做事方式,決定他最後有一個好運氣。

瓦特改進了蒸汽機,他雖然上不了大學,但從小就很有見識,在大學裡工作,給人修儀器,上了所有的物理課,有著很好的教育,最後拿著牛頓發現的鑰匙開啟了工業革命的大門。

四、在大學應該幹什麼?

談一次戀愛,這是你一輩子最好的時候,別辜負掉了。談一次戀愛,變成一個健全的人,你才知道自己是什麼樣子,你在別人眼中的樣子可能比你自己眼中的樣子更準確。

要交一些好朋友,因為在大學交的朋友是沒有功利性的、志同道合的好朋友,畢業以後交的朋友,很大程度有功利性。

至少有一個興趣愛好,儘可能發展它,儘可能做到極致。什麼事做到極致都不容易,在做到極致這個過程中,你需要克服很多困難,當你克服這個困難的時候,你就變成另一個人了。

一定要知道自己喜歡什麼,這一點很重要。所以在大學做什麼,這是很重要的。

再接下來,你總要進入職場,所以為了它還要做一些準備。

這是我的五個建議:

1.看透錢。

看透錢不是說裝清貧不掙錢,但是錢不是目的,錢是工具,拿了錢以後,你是為了干成更了不起的事兒,是為了增加你的影響力,不是說只是為了得錢,所以在大學你要習慣看透錢。

2.樹立一個信仰。

甭管什麼樣的信仰,只有有信仰,你說一個事才能理直氣壯,別人反對你的時候,你才能站出來反對他,才能一口氣一輩子走到頭。

3.可疊加式的進步。

科技的發明,是可疊加式進步,越進步越快,希望在將來的人生中,你的進步速度是疊加式的,我們也叫複合增長。有一本書叫做《異類》,裡面提出1萬小時的定義,一個事兒做好了要重複一萬小時。低水平的一萬小時,每一次有一個進步疊加,不斷往上走。

4.主動往上努力。

當你主動為自己、為自己的的工作往上努力,你就會有一個目標,然後你需要一步一步知道,如果進了上一級台階,會是什麼情況。當你做到,比同齡人好不少的時候,可能實際上,你的貢獻比他大十倍。

5.做一些別人做不了的事情。

任何一個東西,你比周圍人好一點,你就是特殊的、非常稀缺的資源,有溢價的能力,你就能獲得別人獲得不了的東西。

開發DIPlearning掙多少錢?JFD一年一千萬美元。美國大部分公司CEO,工資是50萬美元。這就是一級工程師和五級工程師的差異,也是愛馬仕的鉑金包或者凱利包和一般街頭買的A貨包的差異。

最後,我概括一下我的一些感悟:人生是一條河。

怎麼理解這句話?

河有三個維度,長度、寬度和深度,最後你對世界的影響力就是體積,體積越大影響力越大。

給大家看兩張照片,海灣大橋和金門大橋。但人們只認得出金門大橋,為什麼呢?世界上只知道第一,不知道第二。謝謝大家!

問答環節

提問:您橫跨這麼多領域,您學習的方法論是什麼?

吳軍:講學習方法論,就要回到我們博雅教育。實際上人的知識是相通的,你不要局限於自己所學的專業,尤其是在大學這個階段,一定要爭取學得非常廣。人應該像一個圓規,有一個針,往地下一紮就扎住了,然後你能畫一個圓,這代表你各個方面全面的發展,這個針是你的專長,你要儘可能專得非常深,這是我的看法。謝謝!

提問:吳老師您好,我想諮詢一下,如何勵志,尤其是如何找到符合自己的志向?

吳軍:首先找到你喜歡的事情,別怕試錯,別怕失敗。第二個,你要認清,我們處在一個環境中,勵志不能立得很不靠譜,儘可能發揮自己的興趣愛好,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一定要考慮到這個大環境。謝謝!

提問:我自己做人工智慧這個行業,招人的話,一般層次低一點的學校的學生,能幹活,但是思想境界上不來,見識不夠,說話別人理解不了;我要招好的學生的話,也困難,人家看不上我這個小平台。

吳軍:這是很普遍的現象。我覺得有兩條,第一是真誠。我當時拿到Google offer的時候,我有更大的offer是AT&T,之所以去Google,是因為當時他們處理我的case非常快,我覺得它有一個真誠在裡面。AT&T很麻煩,拖了半年多,我才拿到offer,所以真誠是很重要的。

第二是你要人家確確實實感覺到,你需要他,也要讓人家感覺到在你那好像能夠有更大的發揮餘地。謝謝!

提問:吳軍老師,您對我現在從事的互聯網行業,企業級服務的看法是什麼?

吳軍:這個行業在中國,應該很有前途。中國企業級軟體基本上空白,因為歷史上是盜版。現在因為有雲計算,所以軟體可以放在雲計算中心,你可以遠程使用這個服務。這種方式,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版權問題,不是賣軟體,而是賣服務。從市場前景來講,還是非常可觀的一件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獵雲網 的精彩文章:

為垂直領域提供AI晶元全定製解決方案,鯤雲科技欲做物聯網AI生態系統的構建者

TAG:獵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