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最聰明的學生不會從事金融工作!

最聰明的學生不會從事金融工作!

http://pic27.nipic.com/20130228/5311590_150628145136_2.jpg

文章簡介

作為一名昔日學物理的學生,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你,「上不上華(金)爾(融)街?什麼時候上街?」這是困擾大部分理工科學生的日常問題,當然學霸們除外。實際上,金融工作往往意味著體面的收入,出入高級工作與娛樂場所的風光,相比於實驗室的枯燥與論文寫作的窘境而言,明顯更具吸引力。越來越多的理工科學生放棄了本專業而轉行從事金融工作,這也引起了對於人才行業分布效率的擔憂。

好在Pian Shu在她2015年的一篇工作論文中,利用1994-2012年的MIT畢業生數據證實,至少在麻省理工這樣的一流學府,那些最聰明的理工科學生並沒有轉行從事金融工作,而是留在了科學與工程相關的領域。這份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大家的擔心。

具體而言,研究發現,學生在校成績每提升一個標準差,其轉行從事金融工作的可能性會下降44%,與此同時,其未來成為一名專利發明人的概率上升升28%,擁有的專利數量增加40%,專利被引次數增加33%(某種程度上可視為專利的質量)。更進一步,作者發現那些轉行的同學往往是更多參與課外活動與更重視軟技能而忽視學習的學生,結合現在大學的學生評價體系(比如學生幹部加分之類的),不禁陷入深思。

1

不同專業從事金融工作的比重

作者在文中首先展示了歷史上不同專業轉行進入金融行業的比例。如下圖所示,學數學的學生有將近四分之一的學生轉行從事金融工作,而地球科學沒有任何學生轉行(難道是金融街不要?)。這讓我想到多年前聽到的一個段子,據說哈佛大學的大陸博士生有多少人最後奔向華爾街,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統計系的那個博士什麼時候「覺醒」,給我講這個故事的師兄同屆的統計系同學是一位台灣同胞,結果他們這屆最後也沒有幾個人奔向華爾街,不知道是不是個悲傷的故事。

2

專註於學習阻礙了你的轉行之路

更進一步,作者分別利用了學生畢業後的專利數據(這個數據匹配起來是非常辛苦的)以及是否從事金融行業為因變數,在校期間的GPA作為自變數,控制了學生入學成績以及一系列個體差異後,發現:學生在校成績每提升一個標準差,其轉行從事金融工作的可能性會下降44%,與此同時,其未來成為一名專利發明人的概率上升28%,擁有的專利數量增加40%,專利被引次數增加33%。特別地,高年級的成績影響最為顯著。

3

特徵:少選課、課外活動、軟技能

作者還比較了那些轉行到金融的同學與其他同學在校期間的差異,總結起來有三個顯著特徵:

1)準備轉行的同學平均每年都會少修一些專業課程,特別是在入學的前兩年,大一和大二會每年平均少修3-5學分課程。另一方面,他們投入學習的時間和精力也更少,從而學業成績更差。

2)那麼這些從學習上「擠出來」的時間被用在哪裡了呢?數據顯示這些時間大量被花在了非學術活動中,特別是「兄弟會」活動中。

3)結果就是,轉行金融的同學邏輯思維、學習能力等方面相比於其他同學的提升顯著更少。

4

金融危機的威懾力

文中還有一個有趣的發現,作者發現美國次貸危機那年入學的在專業選擇上更青睞理工科專業,同時他們在校的成績與學習努力程度也顯著好於其他年份入學的學生。特別是那些入學成績在後四分之一的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成績提升更大。

文中還有一個有趣的發現,作者發現美國次貸危機那年入學的在專業選擇上更青睞理工科專業,同時他們在校的成績與學習努力程度也顯著好於其他年份入學的學生。特別是那些入學成績在後四分之一的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成績提升更大。

這倒是從一個側面說明,「生於憂患」是有一些道理的!

參考文獻

Pian Shu, Innovating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r "Cashing In" on Wall Street? Evidence on Elite STEM Talent, 2016,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Working Paper 16-067

編輯:Jessic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熊彼特的廚房 的精彩文章:

TAG:熊彼特的廚房 |